APP下载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2016-01-09杨钊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核心能力改革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杨钊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在全面的专业调研基础之上,按照“岗位—能力—课程”的思路,确立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作品解读,课堂教学精讲和适度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实施拓展式教学,使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核心能力

作者简介:杨钊(1966—),男,四川南部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学界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概念起源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核心课程的本质更强调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 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的平衡与整合,而影响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确立的主要有新学科的发展、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社会需要和期待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谓专业核心课程,指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专业属性,鲜明体现该专业的学科特点,集中显示该专业存在价值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的品质,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获取知识的经验、认知知识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知识的能力、探索与运用知识的体会等。[2]

基于以上的认识,在全面的专业调研基础之上,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载体,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按照“岗位—能力—课程”的思路,确立核心课程,制定出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岗位-能力-课程结构简表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力求通过本课程与本专业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学习,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汉文专业的文学知识体系,充分发挥文学所具有的熏陶情感、深化生命价值的教化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古代文学课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独立个性的塑造、精神成人的渠道、学术素质的培养、专业基本功的训练等重要功能。[3]

一、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作品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必须考虑知识、素质、审美、理论等层面的开拓,融传授知识、培养素质、训练能力、启迪智慧于一体。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相应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要避免因为近代人文学科分科细化而导致文学与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疏离与隔阂,在大的文化视野下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亦即学界所讨论的“大文学观”,有效利用古代文学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 发掘古代文学课程的新内涵、新意义,重新解释古代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邦国情怀和人文价值,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包括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讲习,具有历史学科和文学学科的双重品格,这就要求古代文学的教学,必须具备史学的眼光和历史的维度,同时又须立足于文学本体,品评不同时代经典作品所包含的历史环境、社会生活、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所铸就的文化内涵,以此理解和把握各种文学史现象的特殊性。如唐宋文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审美能力,如李白飘逸的诗风和笑傲王侯的气节,既有蜀人的地方特性,更是盛唐风采的影响。[4]

二、课堂教学精讲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新调整的高师汉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课时有所减少,较为注重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相应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精讲,需要教师在讲习中对主要知识节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好文学史和文学作品讲习的关系。“文学史”偏重高屋建瓴、宏观把握,理论性强,训练学生的史学思维和学术理性;“作品选”偏重具体作品的感知、赏析和理解,精细入微,延伸学生的审美思考,并且选文典型化,鉴赏专题化,方法示范化。本科教学中教师的精讲要体现出学理饱满度与活力,教学内容需要精炼、逻辑严谨、重点突出,是对真知、真理、教学规律贴近的表现。如赏析姜夔《扬州慢》一词的“黍离之悲”主旨,可以追溯源流,论及《诗经·王风·黍离》周大夫“闵宗周”之悲,箕子朝周过故殷虚之伤,向秀《思旧赋》“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的春秋笔法。

在有限的《中国古代文学》课时中,既要厘清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线索,又要对重要作家作品进行深度的解读,还要考虑学生今后从事的行业发展。专业核心课程是根据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终极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技术思维。[5]所以老师的讲习,既需要老师凭借其一定的学术积累,对重点文学问题展开专题性的精讲,力求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习起示范作用,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大一定程度的实践教学。通过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文献查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体验感悟和分析能力。

三、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拓展式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师生互动,资源整合,强化知识信息的密度,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的优势。[6]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分为三个层级,由小到大,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系级《中国古代文学》分段网络课程,校级《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视频课程,远程衔接北京大学等《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在多元文化视野中利用可取的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个个立体化的文本空间,从而构成一个使实用、互动而有实效的网络教学平台,由是展开拓展式教学。

首先是海量资源的供给。为了构建完整的古代文学知识体系,我们在网络教学中为学生集中提高课后相关的学习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些资料包括主讲教师的课件教案、古文原典电子书、古文研究专著与论文电子书、名家教学视频、古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等。其次展开网络教学互动。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师生互动,提问、质疑、辨驳、答疑,相互了解,特别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微调,教师依据自身的学术积淀、学识学养,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并且引领学生对本学科学术发展前沿和信动态及时了解。

四、专业核心课改与专业建设相结合

正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课程组有机的将教改与专业建设相联系,成功申报立项并建设市级精品资源公开课程《中国隐逸文化》,成功申报立项市级高等教育研究会教改课题《校地合作视野下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对专业建设展开研讨,提升专业品质。

《中国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专题研究和补充,属于个案研究。在辨析道家和儒家隐逸思想的实质和表现,然后对《诗经》中四篇隐逸作品和先秦隐士中的渔父形象进行分析,对汉代贾谊和司马迁《史记》中的隐逸思想和隐逸文学进行阐释,本课程的讲授力求专题性和普适、知识性和学术性相结合。《校地合作视野下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教改课题,对汉文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宏观综合探讨。在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力求系统设计和科学统筹,整合资源,避免将实践教学视为一个教学环节或一种功能,研究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体系运转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使体系运行产生最大绩效。而对实践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探讨,如建设“未来语文名师工作室”,与学校“卓越教师实验工程”和校地合作平台“某某区语文教育联盟”相联系,从师范技能训练、语文教育与研究、语文教育实践等方面,对汉文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核心课程[J].全球教育展望,2000 (5):15-20 .

[2] 曹家治,黄家琳,王健,等.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建设[J].宜宾学院学报,2012(10):85-88.

[3] 俞晓红.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0(7):58-62.

[4] 孙艳红.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裸程设置—高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构想之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32-134.

[5] 陈圆.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路径与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8):112-113.

[6] 赵世举,赫琳.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1(11):73-76.

[责任编辑范藻]

Teaching Reformation Practic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Course for Teacher's College Based on Professional Core Capabilities Cultivation

YANG Zhao

(Literature and Media Colleg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full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Job-Capability-Course" to define the core cours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in higher teacher's college, the four-aspects teaching reform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re capabilities. These four-aspect reformations are expressed as follows: Literature Reading from cultural views; combining intensive explanation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with moderate teaching experiences; implementing the extended teaching making use of the network course educational platform; combining the re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with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studying; reformation; core capability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核心能力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改革创新(二)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