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6-01-09张俊生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脉络导图教材

张俊生

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教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它是一种有利的思维工具。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巧妙地对思维导图加以运用,将较为枯燥乏味的内容转换成丰富有趣的图表、图片等。这样一来,地理知识便会形象客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中笔者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地理教学 应用 探究

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受到教师的大力青睐,有了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形象了很多,通过它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创造性的思维。思维导图可以将重点内容和其他内容很好地形成一个系统,学生以重点内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提纲挈领,从而掌握全部的地理知识。

本文中笔者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原则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众所周知,思维导图是以图为主的教学工具,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地图、地貌图等。我们通过思维导图将这些地理知识很好地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张思维导图中,让学生加强学习,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将地理课本上的文字、图形、图像等联系起来,将大量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张趣味性强、联系性强的组图。思维导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板书的单调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更积极、有趣。思维导图的脉络性很强,学生通过掌握它的脉络就能抓住地理知识的重点,使得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知识的主次也很好地展现出来了。思维导图是模拟了我们人类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伸缩性很强,可以在图中清晰自然地表达出主观意图,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有效。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原则

1.以教材为基础。教材是任何一门课程开展的基础,思维导图的应用也是为教材上知识的教授服务的,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脱离了教材,即使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徒劳,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展开,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来进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教材为基础不能完全照搬教材,教师要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只是一味地根据教材内容来画思维导图,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会太良好。

2.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对任何一门课程的总体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收知识,颠覆了课堂的主副位置。这种课堂是不可取的,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主题。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使用思维导图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接收能力、年龄生理特点等。高中时期,学生都处在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理,渴望新奇特的事物出现,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运用思维导图时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新鲜气息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我们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

3.坚持开放性的原则。我们在地理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养成发散性思维,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思维导图时,一定要选择开放性、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教学资源。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让学生学会在课前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从而改善预习的效果

课前预习是每一节地理课能够很好开展的基础,它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预习的过程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可见,课前预习是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能只是简单地阅读一下课文,我们要引导好学生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前预习中去,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人口的变化,这一知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黑板中心定下主题——人口的变化,然后由学生思索与人口变化所有相关的信息、因素,以及产生的影响问题。凡是与人口变化相关的话题都可以列举出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有的话题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张知识脉络图,让学生通过互联网针对这些方面进行逐一了解。

(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去发现疑问并提出,然后利用预习时的思维导图设计上的知识脉络图,将这些疑问归到相应脉络图的所属部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影响这些疑问的关联要素有很多,可以通过这些要素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相应的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补充提问,通过脉络图对问题进行归纳,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加以指导。这样学生的学习便会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三)在课后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巩固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设计的知识脉络图为教学基础,将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点,教学中的重点以及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等等,在图中标出来。并对这些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而对于重难点之外的其他知识点,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引下,以课题为基础,建立多组课题。通过小组之间合作、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题中一直保持激昂状态,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朱燕如.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5).

[2]邹少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

[3]王飞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27).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脉络导图教材
烃思维导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