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

2016-01-09张鸣志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张鸣志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历史教学作出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从而达到其要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析了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交流式 教学

一、开展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的背景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历史组教师对本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1.你认为哪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你对历史学科的兴趣?2.你认为在历史课上教师讲教学内容与你的生活经验联系的紧密吗?3.你认为在历史课上教师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吗?第1题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指出哪一种教学形式会激发自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只是更多地痛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只有少部分学生指出了课堂要是能够和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就好多了;第2题69%的学生认为教师所讲的历史内容和现实一点联系都没有,17%的学生认为有联系,但联系不大,14%的学生认为联系比较密切;第3题89%的学生认为历史课与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毫无关系,7%的学生对此题忽略,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只有4%的学生认为历史教师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课的态度——不满,无所谓,更有甚者恐惧、无助。这个调查结果给了我们历史教师当头一棒,它引发了我们历史教师对新课改下如何改进历史教学,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思考。

二、如何开展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

在发达国家,例如,英国、法国等教育部门在课程标准中对课堂交流有着不同程度的具体要求。然而在国内,对交流式教学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没有现实可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教育学专家李镇西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勾勒出了教育的高级形态——“师生共享式”对话情景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历史教师要转变授课思路

我校是县一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好,整体素质也还不错,这样的学生群体有利于我们积极地去转变授课思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包办整个课堂的旧模式已经遭到学生的强烈反对,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相信学生的能力,努力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大大地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导历史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交流这种方式将师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时,我们要做好角色的转变,努力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创造一个师生、生生平等的教学平台。

(二)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模式的上课流程

交流式的历史课堂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我们要提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回答,之后其他学生对其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是教师点评。这种教学流程目的是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原来的课堂听众转变成课堂的探讨者,变被动为主动,让枯燥的课堂充满了色彩。这种课堂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

在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模式中,我们更是一位设计师,要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选择有效的实施策略来开展交流式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上课不是简单的传授历史知识,而是要学生和我们一起分享历史学习的快乐。1.正确的引导: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对历史知识有更浓厚的兴趣去探索,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历史推理技能。2.促进生生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要比师生之间交流更能达到心理认同,他们是同龄人,彼此间更能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要促进他们之间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四)巧妙运用原有知识

许多心理学研究也论证了知识的保留、回忆与信息的适当应用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表明,新的信息能否牢固地保存,与它是否能够与原有知识紧密结合有关。新知识须反复使用才能重新组合而形成牢固的记忆。交流讨论法恰恰能使学生多次运用原有知识来获得和使用新知识。与学生谈话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用讨论法上课时知识外延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可见学生获得知识并不单单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可以通过讨论,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获得和巩固新知识。

当然,将交流式教学运用在教学中,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比如,提高教师教学理论和业务素养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学识,以及学生的对话无序等问题。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积极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对事物认识的能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这样才能够对历史问题做到充分的理解。第二,意识到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只有做到师生平等,民主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构思,学生的智慧才得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第三,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使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已及对事物独特的见解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要作出正确的评价。在信息时代化的今天,中学生的思想是比较活跃的,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喜欢争论,并且对事物的看法要按自己的标准进行衡量。教师必须适应他们独特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创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现多渠道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并不在于学生的发言结果是否正确,主要是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动了脑筋,开阔了思维。

参考文献:

[1]吴丰波.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交流式教学[J].吉林教育,2011(19).

[2]吴海燕.高中历史交流式教学法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5(1).

[3]孙琪.历史课堂的交流式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