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绽放个性精彩

2016-01-09王力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宽容关爱尊重

王力

摘要: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教师,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学生 老师 尊重 关爱 宽容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最高的情操之一。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师工作的永恒主题。无论是成绩优秀的,还是成绩落后的;无论是开朗活泼的,还是内向寡言的孩子,只要细心观察,用心理解,就会发现他们眼中都充满爱的渴求。教育就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身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教师只有用爱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才能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那么,怎样关爱学生,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一、关爱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坚信自己有能力和力量,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感表现,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尔辛曾经说过:“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平时我们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大胆展示自己,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锻炼,培养他们为集体争光的意识,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成功,更是一份自信,一份对班集体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曾经读到一段有关师德的文字:当学生失意、心情沮丧时需要激励;当学生面临困难、信心不足时需要激励。而这激励可以是如同丘吉尔一样慷慨激昂的演说,也可以是一次鼓舞人心的交谈,还可能仅仅是一句表示赞扬和肯定的话语或掌声。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当学生表现得有困难时、有进步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以此来激励她,使学生获取信心。作为教师,心中必须时刻装着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关爱,让他们有充分显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和教师交流,教师的言行、评价和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要用爱心去拥抱学生,去理解,信任他们,要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和教师交朋友。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奔跑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首先要将尊重学生放在首位,教师要时刻把学生摆在心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学会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体会到自由奔跑的快乐。

自尊心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非常可贵的,但也是非常脆弱的。它就像一张白纸,一旦你捅破了它,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所以,我们要小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同学们面前的形象,要做到少指责、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埋怨、多理解;少打击、多肯定。切不可使用责备辱骂、训斥指责、嘲讽轻视等语言,侮辱性语言对人的心理伤害最大,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对一些自我要求不严、上课违纪的学生,教师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他,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然后课后再找他单独谈。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建立自信。必要的表扬是成功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肯定学生,表扬赞赏学生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我们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三、用宽容去呵护学生让学生快乐成长

中国有句古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宽容、善待他人。作为教师必须有宽容的胸怀,包容学生所有的错误和过失,严厉地批评使学生无地自容绝不是教育的好方法。教师的宽容也会潜移默化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大部分都极易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教师要用宽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学生所有的错误和过失。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眼神,或是下课时几句闲谈。教师的爱要毫无选择、公正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要摆脱偏执狭隘的感情。当然,教师的爱不应该是溺爱,也不仅是生活上的体贴和照顾,而是有原则的爱,诲人不倦的爱,“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触他的心灵。”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师只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与呵护,用爱心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教育家陶行知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我们要用心去教诲学生,用情去培育学生,将爱奉献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孙俊三,谢丽玲.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2]吴寿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克山师专学报,2004(2).

[3]漆玲玲.平等、对话、理解:从哲学视角解读师生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4]易朝晖,郑中兵.从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看“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宽容关爱尊重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