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改革探讨

2016-01-09顾莉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更新观念小学数学教学

顾莉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更新观念 培养学生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鱼”代表着现成的知识;“渔”代表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那么,应如何“授人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从自己的主管愿望出发,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的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靠机械地重复进行学习。教学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具体到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师讲例题,学生靠题海战术,来消化掉课堂上教师通过例题需要记住的知识点。现在发展到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小学模式教学,没完没了的习题练习,把幼儿的学习兴趣过早地就扼杀在摇篮里。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依旧还在采取这种教学模式。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出现了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逃课逃学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兴趣的缺失。现在虽然我们的教学手段已经提高了很多,运用上了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如幻灯片、投影片、计算机课件、光盘等,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有形、声、色的变化和发展了,并且通过这些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教学难度已经有所降低了。可是时间一长,这些所谓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对它们又失去了兴趣。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只是治标了,根本就没治本。就像在教学小学六年级数学单位“1”时,现在用课件,把单位“1”对应的量,换颜色、不停地闪烁,目的其实还是让xues记住这个量对应的就是单位“1”。不论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用彩色笔在黑板上标示出来,还是利用计算机课件让它闪烁,变换的是手段,而根本的教学模式却根本没有变化。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随着社会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加,仅仅定位于传授固定知识和现有知识技能的教学观已经不适于社会的需求。以授“渔”为导向的教学观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只有掌握了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多元、不间断地进步与更新。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恰恰适应现代这种多元化的教学。

小学阶段数学教师要传给学生什么?不是看给学生做了多少题,也不是让学生背了多少条数学概念,还不是在小学阶段就把高中的排列组合学完,更不是天天捣鼓奥赛数学题。而是为学生培养出正确的学习习惯,教授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如果一旦目的达到后,往往就会放弃实现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说会放弃学习。教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努力做到让学生学会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做边思考,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几何图形对于小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因为他们数学知识结构中虽然已经有了边和角的概念,但是头脑中的几何图形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如果一上来就让他们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点,是很难和学生已有的几何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也就很难准确地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点。如果,我们先给学生介绍四边形的概念,让学生对四边形有了清楚的了解后,再去认识平行四边形就变得容易了,四边形就可以使平行四边形和小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学习,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培养了小学生一种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逐渐改变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出学生们的创造性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质疑和探索的余地,使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避免了数学教学中的疲劳轰炸、题海战术,让学生在悟中学、学中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兴趣,善于思考和创新。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内容,新意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前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堂好课,是要让学生完全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去,这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互动。

例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单位“1”的认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可是单位“1”却是分数教学中一个必须清晰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干巴巴的让学生理解单位“1”,固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明白,但是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不妨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来完成对单位“1”的寻找,笔者在教学中就常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避免了教学中的枯燥和无味,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对单位“1”的寻找。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根据课程类型与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究奥秘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感受,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主动的发展。

总之,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必须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实现“因材施教”,避免流水线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氛围中想学、会学、乐学,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一曼.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J].学周刊,2012(7).

[2]严友华.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突出合作: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数学大世界,2012(5).

[3]邢美.小学教学“反思性学习”的体会[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2).

[4]徐卫文.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更新观念小学数学教学
师德建设之我见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既要注重“课堂预设”,又要重视“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