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国民性批判主题浅谈
2016-01-08蔡沁妤
蔡沁妤
【摘 要】《国画》是一部由王跃文创作的官场小说,具有非常强烈的批判性特征,深刻的揭示了国民劣根性,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当代文学中国民性批判作品渐少的今天,《国画》都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虽然《国画》的出版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出版后,依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主要针对《国画》的国民性批判主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画》;国民性批判主题;分析
一、《国画》的核心内容分析
《国画》是一部具有高度批判性的官场小说,由王跃文创作,出版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可以说是继鲁迅先生的一系列富有批判性的作品后的又一力作,这部作品赤裸裸的批判性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朱怀德的灰色官员,从小说中主人公的种种事迹的描述中,深刻的揭露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整体上的国民性批判精神,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当代文学中国民性批判作品渐少的今天,《国画》都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国画》具有高度的历史地位,虽然出版较晚,但是可以作为中国当代官场小说的开山之作,而且这部小说自九九年初版之后,直到二零一零年才被再版,可以说之间也经历过各种波折,最终成为官场小说的经典,而王跃文也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很多学者对于《国画》这部作品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一般都只了解其对于官场的描述和揭露,关于其内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国民性批判却鲜有人知。
二、《国画》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分析
国民性立意深远,内涵深刻,一个民族整体的性格,以及这个民族所有的品格,包括优点和缺点的总和就叫做国民性,关于国民性批判起源较晚,大约在清朝末期,才逐渐有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的论题,梁启超作为其中一位代表对于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进步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梁启超也是受到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影响,同样自身思想比较先进,在一九零一年提出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的初步思想形式,他认为中国的专制统治固然造就了泱泱大国的成型,但是专制下的人性已经变的扭曲,贪婪,狭隘是当时中国民族的劣性,要想使中国的社会得到进步,必须改造整个国民性,启蒙运动由此而来,可以说这是国民性批判的开端,而后关于国民性批判的行动一直未中断,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国民性的批判以及鲁迅先生通过文字带来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关于国民性批判的深刻回忆。
《国画》这部作品承接了鲁迅先生的思想,自出版起就受到读者的追捧,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官场文化更是十分精妙,中国的国民对于官场也是极为向往,对于官场文化也非常执着去了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息息相关,而《国画》正是能满足读者心中的好奇,本身这部作品就很生动的表达出了官场上的人生百态,对于官场世界有着非凡的理解和淋漓尽致的展现,其实这部作品是可以作为官场上的生存秘籍来品读,因为其超高的还原度以及作者丰富的官场知识都是作品优秀的体现,但是《国画》中的国民性批判精神是无论如何都抹灭不了的。
《国画》的主角叫做朱怀德,王跃文在初期的创作时候并没有刻意将其写成一个清官或者贪官,一切都是随着剧情的开展进行陈述,可以说朱怀德这个经典人物是这部小说直到完结才孕育出来的,朱怀德想做一个好人,但是他又并不想损害自身的利益而成就别人,所以他不得不做一些坏事,他也想做一个清官,可是当时的官场的情形又怎会轻易成为一个清官,所以他又成为了一个灰色人物,这个人物本身是及其矛盾的,但是融入整篇小说中,朱怀德就是个完全符合诉求的人物,因为文章中的国民批判性是体现在朱怀德这个形象上的,这一点很成功。朱怀德对现实已经麻木,整个现实推着他走,他不得不走,虽然在做了一些错事之后也会忏悔难过,但是现实的大潮推着他,给予他心里上的慰藉,使其又反身投入官场的博弈之中。可以说,朱怀德是鲁迅曾经刻画出的一系列人物的延伸,但是整篇文章看上去,读者们对于朱怀德这个人物更多的是愿意去接受他,他游走闯荡于官场,有失败也有成功,无论何时都已自身利益为重,利益貌似成为了他做所有事情的理由,很多读者在内心里甚至是理解朱怀德的,这不得不令人深省与反思,难道是现代人们已经将这种利益第一的官场规则视为平常?还是已经习以为常?不管如何,很多读者都是后知后觉,在发现了其中的深意后才明白这种惊心动魄的原因。
三、结语
《国画》的警示意义绝对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其想表达的国民性批判精神也是另辟蹊径,可以说在现代官场具有相当的警世意义,而从官场延伸到人性,从小说延伸到现实,其国民性批判更甚,令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国民不得不思考,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也正是在此。
参考文献:
[1]侯胤.从《一朵小云》和《阿Q正传》看对国民性的批判[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2]孙璐璐.带着镣铐舞蹈——《兄弟》:继续国民性批判与追求诗意的温情[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郑国友.真实的荒诞的真实——王跃文官场小说的美学品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