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瓮安灯夹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16-01-08刘许瑞
刘许瑞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群众、为人们所进行表演的团体表现形式,其体系与工艺品和文人们所待的场所有关,随着人们的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这种世代相传的遗产在人们的创新中得到不同的历史感与认同感,从而激发人们探寻更多的追求与创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在不断改进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贵州瓮安的灯夹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灯夹戏;表演艺术
在人们的生活中,或许谈论国家大事、上国际舞台这是需要天赋或者后期训练的。但是有一项我们是与生俱来就会的,那就是对身边的传统习俗、民间活动与节日的耳熟能详,这种对自然界和人们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稍加加工在文化上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以人为主的活的文化遗产,在精神、艺术、生活上都是值得人们保护和探究的。众所周知,中國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这里有着勤恳勇敢的中国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给我们创造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大多都是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仅得到了保护,也得到了继承。相对的像很多人口相传的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保护措施不当,更多的时候人们的意识还不够,甚至没有。就目前的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在人们眼中消逝。如何才能发挥好这类文化的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让它带动经济发展并进行对它的保护,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这种文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中国贵州瓮安就流传一种颇为著名的民间习俗活动,当地人称为“灯夹戏”。这个地处贵州西南小角的小镇,由于受到巴蜀的文化的感染,民风在很多地方与众不同,灯夹戏在不同层次上加深了人们对瓮安的印象,慕名而来的人们的研究也给瓮安带来不同程度的文化冲击与经济效益。
一、瓮安灯夹戏
(一)来源
有传说是皇帝母亲眼睛生病,爱母的皇帝希望母亲命早点康复,就替母亲向天祈福,渐渐地母亲的眼病逐渐好了,为了还愿,就在每年的除夕夜将爆竹点燃,自己亲自扮演小生并让大臣们一起附和敲锣打鼓,从此这项活动慢慢地进入民间。瓮安的灯夹戏主要是由于民间艺人云游贵州,在瓮安时将川戏带入平定营和草塘,有人将其改进创新,将花灯与川戏唯美的融合起来,流传至今就成了今天的“灯夹戏”。
(二)形式与特点
灯夹戏主要是运用戏曲和花灯的形式组合而成,将歌舞、诗乐结合一起。在表演时,当花灯的表演结束后立马就会穿插进一场川戏,这种两种戏相互轮流,成为它最突出的特点。其内容与形式衔接比较融洽,让你有种五彩缤纷、应接不暇。“灯夹戏”的工具通常都是锣鼓与二胡的结合,还以快板、笛子和板胡为辅助器具。在演奏时,节奏分明,自有轻重缓急之分,这种民间习俗最重要的是击鼓者手拿双棍,击打圆鼓。团队之间配合默契,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不仅让人心情舒畅,也能让人欢快轻松。其技术精湛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形式也颇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如果遇到盛大隆重的事、如喜事时,人们就会盛装出席,阵容强大。我们都知道,每一项风俗或多或少都与宗教挂一点勾,“灯夹戏”自然也不例外。从正月初九开始时,所有的戏迷分子在领头的带头下,穿着盛装,去跪拜菩萨。点烛烧纸,供奉以后才能出发去演出。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都要去“化灯”,演“灯夹戏”的成员们站成一排敲锣打鼓,跪拜菩萨,向菩萨祈求一家人的平安福气。每年都有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随着他们的观赏,对瓮安当地的经济与文化自然或多或少带来冲击,将瓮安文化带向世界各地,将外面文化与技术间接的传入瓮安,对当地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效益。但是当地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尚未达到正统,意识仍处于薄弱阶段,仍需努力开发并采取鼓励措施,极致的开发当地潜在的非物质文化。最近,贵州省的政府在全省公布了具有代表性的第四批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瓮安的“草塘火炉”与“灯夹戏”都荣幸地在名单内,并且被分为传统的戏剧类和民俗类。这种独特的嫁接技术终于得到人们的正视与保护,将这种表演人间的善美与崇德的民间歌舞继承起来,让它将不同的区域文化观念与文化意识,在表演中演绎着民族团结的精神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贵州是个有着自己悠久历史的山区,能够将灯夹戏放上历史保护舞台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增强的体现。灯夹戏的保护,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将传承民间习俗的智慧与娱乐精神。努力探究资源的开发是贵州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我们都知道,贵州属于落后贫困地区,尽管近几年经济发展有所改观,经济仍然不发达。因此在农村甚至在县城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和孩子都在努力地维持自己的生存能力,怎还会有能力去做什么艺术。更何况没有人教与没有机会,这种口述相传与肢体动作结合的艺术在渐渐的凋零,老幼两代根本无力去支撑管理与继承。从而迫使很多传统习俗逐渐衰败,灯夹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无人继承的状态。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下,人们对经济财富的追求多于对自身文化的保护意识,就算有组织地去表演,也套上了一层商业模式,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了味,失去了本身的色彩。随着近日下发的文件来看,国家已经发现这种趋势的错误,将灯夹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代表着这种文化有了政府的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老一辈的“信仰”,无论是眼睛看的还是耳朵听的,甚至就是手舞足蹈的灯夹戏类的,都是在运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人们的不同情感希冀。我们要将这种老百姓的愿望与艺术手法结合起来,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掌握好。但是不可置疑的是在瓮安地区乃至全市,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仍然很严峻。其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很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和民间技能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风险。许多珍贵的文化资料文物材料没能妥善管理:一些奇特的传统习俗正在慢慢消散。为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去切实保护它,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三、如何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某一层面上看,瓮安的灯夹戏总是在节日或者盛事上最为隆重,这种由口耳相传、身体协调组成的技术,其魅力远远不止在它的表现形式上。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和协调性很强的复杂工程,每次的动作你都不能从一而终,都要变化创新的。它考验着领队人的想象力、生存力、创新力,每一次的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力量和自信。所以在对非文化的保护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激起人们继承的保护意识,在对继承人的选择与保护中也要下狠功夫。在经济方面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与扶持,对参与活动的领头的非遗的保护意识与扶持应放在首位,只有他们看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与有足够的文化修养,这场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才真正具有文化形式与成分。
(一)传承人的发展
上文我们提到,现在大都是孩子与老人蜷缩在家。动作非遗的任务就降落在这些老幼的身上,而更多时候都是老人,由于继承人的大多都是老龄人,在内容与形式上仍然沿袭上个时代的步骤,缺乏创新思维和肢体动作的不协调性。例如很多的摸爬打滚的动作,对他们身体其实是一种挑战。在灯夹戏中,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性较强的活动,其动作与技能得熟络与灵巧,而大多数的灯夹戏逐渐沦为老人打发时间甚至是人们为了赚钱而聚集的商业性的活动,在动机中失去了价值。在节庆、节日上仍然没有创新,千篇一律。没有在时代的基础上改进,失去了时代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就是民间习俗的具体化演变,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变化。像灯夹戏中的盛事人们可以在喜庆中演绎着忠诚与花好月圆的结局,在膜拜菩萨时可以将人的真善美融入其中,只要继承人把度控制好,就能达到娱乐性与启示性相通的效果。对于继承人,我们不仅要给予财力的支持,更应该组织有倾向的年轻人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并适当给予奖励。
(二)政府的扶持
在这个政府和群众合二为一的时代里,我们的政府应该站出来,将其主导作用展现出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是要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也是其保護的根本。只有将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成员的参与、老百姓的认识提升,这个产业才能得到合理的壮大和发展。其系统化的运作与保护更需要政府的辅导、资金支持、产业包装。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基础丧失了,就会导致它自身能力的毁灭。所以只有将灯夹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政府主导,再加上专业人士与群众的支持,大家一起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倡导这种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负责倡导和组织,发挥整体布局,将方案与方向提供出来;专家也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性,从事研究事务将宣传活动做到绘声绘色:作为群众应该遵循政府与专家的意见,结合群众的习俗,把非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进行实质性的参与。大家相得益彰,共同担负起对文化的推进与开发,并进行措施性的保护。
四、结语
像灯夹戏这种非物质文化在这泱泱大国中随处可见。但是系统的、全面的很少。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该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在人们的意见与创新中发展。尽管在延续上人们却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与观念,却找不到相对的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导致了大中国的传统在人们讨论中消亡,在我们还没来得及拯救和保护中就消失了,这也成为我们国家文化的一种遗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真的民间文化,它的精辟处就是对人们的生活习俗的信仰和基础,最后经过群众的集体提炼,才有了艺术形式与传播,尽管岁月流逝,仍然磨灭不了其民族本性。如果没有继承与发展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忘本、忘国。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靠手艺谋生的艺人,他们的生活水平本就不怎么乐观,简单的艺术表演维持不了生计,这间接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惨淡窘境。如果没有人继续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与手艺,那它就会从主体上彻底瓦解,那我们的文化就只能是干瘪的文化符号了。
总之,不管今天的世界经济发展变得多么繁荣,我们都不能在岁月中丧失我们的本性。在文化中也要回归和摒弃躁动的经济圈子,让非物质文化真正的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给它舒适的生存空间,丢弃嘴上保护、继承歧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本质的思想和状态生存。根治认识和行为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