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1-08陈亚平马盈慧
陈亚平 王 彦 马盈慧
(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机制的改革中,内部控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使得事业单位在具体工作的执行力方面,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合理应用,事业单位可以实现对单位人员的有效监督,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体制下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效益化和产业资本化的结果,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在内部控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这些阶段:内部控制制约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及最终的整体框架阶段。不同阶段对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及对社会的影响意义不同,也就慢慢地形成了内部控制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在现阶段,内部控制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到不同企业的日常工作管理中,也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和接受。
我国对于内部控制概念的理解主要偏向于财政会计方面的工作。其具体含义是:“为了保障本单位的资产安全,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确保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贯彻实施而制定的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从我国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主要针对的主体对象是事业单位。它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建立一套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发挥出事业单位在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中的更多作用。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认识度不够
内部控制理念的诞生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形成,都是为了使事业单位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一套高效有用的管理机制,从而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更好地约束。但从事业单位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发现,很多人对于内部管理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具体作用缺乏常识性理解,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也不清楚。少量的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单位内部的核心机密部门,比如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也是仅仅为了加强对于单位会计方面人才的约束。
有些事业单位虽然知道内部控制理念的重要性,它也将内部控制制度在单位各个部门的日常管理制度内容中也有陈述,但在具体工作中却无法实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利用。从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上来看:它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机制,需要通过具体工作够真正地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但是,事业单位忽略了内部控制的这些特征,仅仅将它作为了形式上的制度。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很多的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无法真正地做到建立实施。即使具备相应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也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无法在事业单位中真正开展实施。
在我国,由于内部控制目前的应用范围主要偏向于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具体管理机制相关的条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对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主要有这些方式:(1)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方面,制定一些内部控制措施;(2)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用来监督相关的工作人员,但具体的效果不太明显;(3)虽然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的工作评价体系中没有真正地引用参考,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偏低
目前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会计工作方面。但是进入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者,并非都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专业化的系统培养,只是拿到了相关的会计从业证。这些会计人员进入事业单位后,由于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欠缺,容易出现工作失误。加上某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没有对本单位的机密信息进行很好的保护,导致一些意外的发生。这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偏低,加大了内部控制实施的难度。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的缺失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机制,它的实施过程必然需要受到一些相关的监督机制的约束。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内容面向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群体,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建立实施,也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但是,在事业单位内部,内部控制制度总是处于待建状态,或者已经建立了但没有任何实质作用。这就客观反映出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不到位,缺乏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相关的监督体制。
(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的日常花销是一笔很大的数目,需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或者领导对于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做出合理的科学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事业单位编制的存在,使得很多的单位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盲目花销,最终的成本费用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算。有些事业单位,即使进行了事先的预算管理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监督机制没有持续地执行下去,最终导致这些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出现了最大的工作偏差。
三、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度
在很长的时间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地建立实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度不够,无法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为了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地有效建立,首先应该使事业单位的所有部门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的不同,通过一些培训课的教育以及相关经典视频案例的播放,使更多的事业单位工作者感受到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在长期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应该从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入手,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控制所能意识到的风险,而非消除风险。因此,事业单位应该主动地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自己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慢慢地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促进自身整体工作计划的有效开展。
(三)加快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化能力培养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它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所完成工作内容的质量状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偏向于会计人员,这就决定了事业在招聘会计人员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培养。通过相关培训课程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具体工作岗位上的锻炼,使这些会计人员能够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配备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存在,使得事业单位在工作部署方面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前提也是要求事业单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快速建立。
(五)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良好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安全。在目前事业单位的体制下,预算管理工作一直很混乱,致使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不断加大。内部控制的实施,又需要事业单位健康良好的财务状况。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应用主要偏向于事业单位。但在事业单位运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时,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真正地建立实施。因此,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起来。
[1] 王玮.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 朱旭.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会计师,2012,(02).
[3] 封锦燕.浅析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