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6-01-08傅彦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口算计算能力审题

傅彦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43-02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数学计算能力呢?我觉得有这几个方面:

1.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教学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和成长的平台,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教育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瑰丽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那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吗?

比 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其中有几人也附和着)"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94%的学生赞同的点着头)"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此时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孩子们。"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在家里哭呢!"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掌叫好! 亲爱的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你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2.心理方面的因素

2.1 情感不稳定。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琐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2.2 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抄错。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单一,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收获。

2.3 多做导致排斥。数学计算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题。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错误很多,也体现不出学生计算水平的高低,做到后来草草完成。而学生做得少,认真做正确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所以"成功是成功之母"说的不无道理。每次计算时8-10就足够了,如果用"拔苗助长"式的练习错误会更多,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会产生排斥,计算错误也就多了!

甚至在教学工作中会发现有些同学排斥了,会拿着课本问老师:"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不会!"其实并不是他不会而是他排斥你的'题海战术'!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对症下药。

3.口算能力方面的因素

强化口算基本训练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对于一次性完成一整面口算来说,学生就是虎头蛇尾了。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教育学生应认真、仔细做每-道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点。在实践中,

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多,正确率会明显提高。

4.理解算理上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问题。这也是必须掌握的计算基本技巧。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能有质的飞跃。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方法方面,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深刻,运用起来更方便,长时间不会忘记。

5.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抄错题"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教低年级的老前辈,就低年级抄错问题上请教如何预防。她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做题。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数字经过大脑分析后再说出来,就错不了了!如果他能读出来后再写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数字。"当学生计算的错误很多,老师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导致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反应。 如果要让学生做20道题,为何不把这20题分二到三次去做,每次只有6-10题,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率、快节奏"的步伐去练习,错误会明显的减少。

计算错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自我检查、验算的好习惯,提高其自身的计算能力。因此,我们小学教师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去,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口算计算能力审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招”学会审题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七分审题三分做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