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读”的认知意义
2016-01-08王心新
王心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22-0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本文试着从几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1."读"的作用
1.1 语文教学的本体是学习语言,而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有效的语言训练可以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要充分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提高发展语言修养。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1.2 朗读有助于中学生的审美教育。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音一般由韵、声、调三部分组成,音节纯一,铺排富有节奏感、音律美,朗读起来可以得到美的熏陶。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经过有感情的朗读,就可以扣住学生的心弦。
1.3 自读中感知,要有"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2.以读启学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者,学法也。学法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建立学法指导的关键是先掌握读法。我们知道,又许多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人们依靠语感的模糊功能,则能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运用。语感是在听和读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语文,不仅能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不可言传的词语,而且可使学生"披文入情",进入作者精心设计的情景之中,使书面语言还原成具体的情、景、物,使作者的感情完全融于学生的身心之中。这样,教师只要稍作点拨,学生对课文便心领神会。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课文,从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在反复朗读中感悟作者急切和快乐的心情。于是,我只稍作点拨,学生便能理解课文内容。
3.以读悟写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读是理解输入的过程,写是表达输出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因为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从阅读中悟出的,即使是教师归纳出的写作的一般规律,也必须经过学生在阅读中的内化、运用才能得心应手。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品评写作方法入手,在读课文、理思路、明表达,把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表达方法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如《落花生》一课,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许地山从落花生与苹果、石榴的特点进行对比,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学生熟读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谈谈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了什么。然后,选择一种熟悉的事物写。这样练习,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4. 以读激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教学中,如果是学生没有很好地阅读课文,往往对教师所讲内容不知所措,学生等到老师讲解完课文,做完练习题目,才知道课文的意思,才理解了文义。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学生没有把课文阅读透彻,处于一知半解之中,如果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课文,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通过多读课文,使学生思路清晰,使课文中的词语同具体事物及其表象联系起来,形成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5."读"的培养
5.1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和凭借,有关知识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内容都立体地蕴含在课文中。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常利用课本的课文作为契机,引导他们扩展性地阅读,从而增大读书量。因为课本上节选的课文是经精心挑选的,很多是名篇或名篇中的节选。如在讲《草船借箭》时,可讲讲内容的大概,讲到精彩的地方故意卖个关子: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作品。且提出要求:过一段时间大家要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可讲述故事、可就自认为优美的句子等谈感受。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大激发了,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读书。
5.2 教给方法,指导读书。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马马虎虎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因此我指导学生读书应把精读、背诵和博览相结合。
"读书破万卷",其中包括精读和背诵。在语文学习中,精读和背诵一些诗文、片断很有益处。然而,没有"读万卷书"的烘托,背诵、精读会失之孤陋、缺乏底蕴。精读、背诵的少量文章中,语言和内容的覆盖面和再现频度相当有限,必须加之以广读。现代文尤宜少背多读。与古代的读经不同,与研读各种学术专著也不同,大量阅读语言丰富、内容通俗的读物,必要而且可能。广读博览虽然不能深思熟记,但是能对语感培养、艺术熏陶、性情陶冶形成合力;对语言、内容也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再现、再认记忆,还能组合、扩展为链索式、网络式记忆。这是精读、背诵少量文章不能等同的。而且以记忆为主的阅读,青少年时读一、两遍,胜过中老年时读若干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