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热现象与冷思考
2016-01-08李守栋
李守栋
摘要:微课是多位教学实践者与理论研究者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积极探索实践后跨出的一大步,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这个浪潮中,一定要保持理性,认真反思微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办法,使微课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走的更远。
关键词:微课;热潮;对策;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46-01
要问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最火的关键词是什么,相信有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微课。我们的生活伴随着微博、微信逐渐步入"微"时代,微课也正在开启教育的"微"时代。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一般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道习题进行讲解,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更加明确。作为一种特色突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资源,微课日益备受师生的青睐,现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焦点。与众多的"微课"粉丝们一样,笔者对"微课"理念赞同与支持,极力尝试将"微课"移植到小学数学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因对微课的认识不深、生硬模仿等原因所产生的问题开始浮现,并越来越多。于是对微课教学的热情慢慢"冷"了下来,而转入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微课"的思考。
思考一:微课就是传统课堂的缩小版吗?
笔者曾经观看过网络上相当一部分关于"圆的认识"的微课,发现这些微课的设计构思如出一辙,大致进行着如下的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展现生活中圆的一些画面,导入新课;接着,请学生自己想办法尝试画一个圆,来初步感知圆;然后,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接下来,再探究圆的特征;随后,讲授圆的画法;最后,呈现不同梯度的练习题。细细揣摩,不难发现,上述过程正是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的整整一堂课。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0-30分钟。在微课中被压缩到了8分钟,更有甚者仅仅用了短短5分钟就完成了。试问,这样的微课如果让学生独立观看,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吗?
对策:微课选题切口要小、力求主题突出、内容精致
合理选题是微课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由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普遍都是构思一堂完整的课,加上教师又缺乏相应的微课制作经验,导致微课的选题常常出现了过大的现象。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一节微课涉及的教学环节较多;一些教师在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范围过大,过于追求知识大容量,覆盖的知识点多而杂。一节微课不等于传统一节课,并不是要呈现一个课时的内容。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选取的内容更加精简。一节微课就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件"事"。因此,教师选题时务必牢记,微课的选题一般是一个课时内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特殊情况下,如果是一个较复杂的知识点,选题还应灵活调整为这一个知识点的某一个方面。
思考二:学生只观看微课视频的学习效果好吗?
微课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他们可根据情况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学习。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如果忘记了较长时间之前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获得重温。可现实的问题是:学生们是否认真进行了微课学习?视频上留的思考问题是否及时完成了?实际上,由于小学生学习专注力、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再加上部分中等生和大多数学困生的微课学习质量欠佳。更令人心酸的是,某些厌学学生回家根本一次也没看过微课,更别提观看的效果了。直面如此尴尬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总结出这样的教训:只有精美的微课视频是不够的,迫切需要探讨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升学生微课学习的质量。
对策:配套提供自学任务单,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
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只是提供几节微课给学生观看,他们是较难高质量地完成自主学习的。设计与微课内容配套的学习单,则能有效填补学生独立学习微课时的指导缺失。所谓"自学任务单",是指由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以表格为呈现方式,使得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时,能够拥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指向。如果说微课是旅途中的交通工具,使学习的旅程既快捷又精彩,那么自学任务单就是学生学习之行中的导航装置,引导学习的方向。
一般来说,一份自学任务单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达成目标。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告诉学生学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要花费符合自身学习进度的时间,任何学生都能达成目标。2.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自学任务单的核心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否达成目标,主要依靠学习任务来保证。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若干个学习任务,力求具体、明确,以充分发挥它们在自主学习中的导向作用。3.学习自测。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了新知以后,可以提供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练练手,以检测自学效果。4.学习困惑。学生若对学习内容还有疑惑,可以记录在这一栏里,以便教师把握学情,给予个性化的答疑。
思考三:学生面对问题有时间独立思考吗?
在学生面对某个问题时,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去观看相应的解答过程,这样的自主学习有在成效,才有价值。但在微课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提出问题后,立刻就呈现解答过程,加上小学生也没有先暂停去思考的自觉性,导致他们几乎没动什么脑筋,使微课学习流于形式。试问,学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独立思考,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又如何培养?
例如,笔者观看过一个微视频"3的倍数的特征",新授部分先出示了一个问题:表格中1-100哪些数是3的倍数?可问题一抛出,马上就是配音:"怎么样?想好了吗?咱们一起交流一下。"可想而知,学生大多数根本没有找过3的倍数就会继续观看下去。接下来呈现的问题则是本课的核心所在,让学生根据已经找到的3的倍数,探究出3的倍数的特征,该视频同样也如上述处理。如此一来,学生虽然获得了3的倍数特征这一知识,却错失了一次培养探究能力的宝贵机会。显然,制作该微课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微视频播放的连续性与学生认知思考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
对策:问题环节呈现暂停提醒,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充足
微课作为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视频资源,有一个无法避免的局限性:缺少交互。微课并不是靠视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取知识。由于微课出示问题时,视频会自动继续播放,小学生往往来不及思考就看到接下来的解答,导致自主学习变得只是"走过场"。鉴于以上的思考,教师制作微课时,在提出问题后必须给予学生暂停提醒,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思考。
例如,在问题之后紧跟一句"现在请暂停一下,好好想一想"之类的语音提示。同时,把"暂停"提醒的文字采用放大突出的形式展示在屏幕上,并且停留数秒钟。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直观刺激,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能及时地按下暂停键。学生及时暂停播放视频,就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这对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提升都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看似简单的暂停提醒对尚欠缺微课学习习惯的小学生来说,无疑向他们提供了一件能及时"刹车"的利器。特别在开展微课学习的初期,更要注重引导学生遇到任务或问题要及时暂停。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曾说过,"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却是长期的。之所以说微课是长期的,是因为微课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当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之后,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透过这股"微课"热潮,希望教育者们都能够拨开微课起步时的"浮躁之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沉淀后的微课","冷眼"旁观、冷静思考,相信我们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