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2016-01-07温善娥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作能力生活化

温善娥

摘要:作文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不足,造成写作文难的现象。写作必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作文写作的生活化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263-02

小学作文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很早以前例如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就开始实践“生活作文”的教学。但受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并未广泛推广,造成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无米下锅”。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年龄特点,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和技巧。以下,从四个方面对“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也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丰富素材。作为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用心观察生活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的时间设计各种相似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把刚学到的课本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会生活的美。例如,老师通过让学生分小组表演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其中,体会生活所含的价值和美。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想法。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所想所感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自由地去写,而不是被迫去写。把每次写作都看作是为了一个目标进行的。这就是一种生活作文。

作文不仅是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情感的主要途径,作文就是生活的再现。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自己的话、诚实的话。”客观上,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平时又不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作文素材比较缺乏,以至于写作文要不不会写,要不语句不通。作为老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注意搜集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事件。鼓励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自己的所见所闻,老师不做评价。老师也要注意搜集生活资料,选出典型的常见的事例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例如,在以“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要求学生写作文时,课堂上可以选取妈妈照顾生病的“我”这种每个学生都会遇见的事情,让学生自己“表演”:妈妈是怎么精心照顾我的?对我说了哪些话?怎么去的医院?我的病是怎么痊愈的?通过对“事情经过”具体的表演,让学生自己体会妈妈对自己的情感,最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构思想象,然后把事情经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很容易完成一篇作文,而且内容比较充实、真实,更不会像借鉴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客观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不仅为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在社会环境中捕捉生活资源

生活就是课堂。小学生写作文难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由于年龄的原因社会接触面狭小,阅读量不大,造成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低下,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而且,受国内教育制度的影响,升学压力大,课业繁重,各种补习班占了周末的时间,社会生活实践严重缺乏。学校要定期组织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例如,在指导叙事性作文写作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进行义务劳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然后把事情经过真实地表达出来,同时也培养小学生发扬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在写游记一类的作文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春游,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这样在写作文时就不会不知道写什么。

除此之外,家庭生活环境也是学生作文材料的重要来源。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放学后,让学生不同程度地体验家务劳动,不做家里的“小皇帝”。劳动会带给学生很多的课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品味生活的味道。每一件细微的小事,每一次的真情流露,都会变成写作的素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出现内容空洞、脱离生活的现象。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网络可以说是我们搜集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与传统的课外阅读方式相比,网络阅读对于学生来讲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有益的阅读。布置每天的家庭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网络阅读的时间,第二天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下阅读的内容以及感受。这样,学生每天都会获取许多新的知识,写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说。

三、在真情交流中唤醒生活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为教师应及时把握写作契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写作资源,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写作空间,帮助学生及时将所思、所悟付诸笔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例如在写景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参观自己所熟悉的校园一角,然后由学生描绘所见到的校园美景。作文中表现出的可能是模糊的景物形象,形状、颜色、大小等也并不具体,描写苍白。通过总结原因,学生观察马虎、顺序混乱是造成表达笼统、不清晰的重要原因。于是我又安排了“再现美景,吸引赞赏;定格放大,细细赏析;变换焦距,点面结合”三个环节,用自己深情的话语,来告别朝夕相处的母校。

1.再现美景,吸引赞赏。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把美丽的校园一角拍摄、再现出来,辅之轻快柔和的音乐。课一上来,几分钟的视频就深深地拉住了学生的心。引得学生静静地欣赏,眼神里流露着惊讶之色。接着,学生按照教师的拍摄顺序,在优美轻快的音乐中,细细地欣赏,赞美之情溢于言表。endprint

2.定格放大,细细赏析。学生已充分感受到美,到底怎么美,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教师明确,须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教师放大镜头,如池畔假山,细细看看,有什么特点。细看之后,学生纷纷说出假山的特点,泉思如涌。例如一学生描写假山:

“假山的堆砌是胡乱的。我想这也是种美。一样了反而不好看。那形状也是随机组合,但细看却是奇形怪状:有的像叱咤风云的将军,有的像张牙舞爪的里龙首,有的像一位弯背的老人……令人称奇的是,最高的一座假山上,有几丝水直泻下来,那是迷你瀑布吧。”而古银杏的树皮,则成了“干裂的河床”、“老人的额头”、“将军的铠甲”、“乌龟的壳盖”。

3.变换焦距,点面结合。学生写景的过程中,或专注于具体的景物,或停留在总体的印象,好的作文力求面点结合。一般来说,视频片段首先是呈现总体的远景镜头,请学生说说总的景物特点;然后再是具体的近景镜头;最后又是整体的远景镜头,请学生再说说总的印象感受。进而作文可以按照“面—点—面”的顺序描写。远近结合,相得益彰。

看来,只有细细地观察,才有细致的描写;有顺序地观察,才能层次有条有理,特点鲜明,面点结合。

四、在小组合作中互评提升

当前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升的一大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的内驱力。而内驱力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外,学生间合作学习所产生的成就感也是重要的内驱力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习作的交流与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变被动写作为主动表达。

在写作教学中,我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将全班分成学习小组。打破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流与对话,加强生生对话。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影响作用,通过互评建构学生头脑中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习作的写作方法。同时,教会学生评价作文的方法,并将互评与自评相结合。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小范围的修改点评,作文网络平台修改拓宽了修改时空,为师生等参与修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学生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和感悟。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会在社会环境中捕捉生活资源,在真情交流中唤醒情感体验,并在小组合作交流与互评中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描写,真正激发表达欲望,不再对写作有畏惧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实现写作素养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曾笃学.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教育革新,2012,(06):53-54.

[3]邓细英.“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09,(10):25.

[4]储开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之管见及建议——由两篇高考“争议作文”引发的思考[J].语文建设,2008,(02).

[5]任海霞.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一堂作文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2007,(10).

[6]周一贯,叶松伟.小学作文教学新概念研究[J].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写作能力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