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微博舆情引导策略探讨

2016-01-07姚远耀肖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高职院校

姚远耀+肖燕

摘要:在网络微博时代,高校的舆情引导问题是高校维稳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微博舆情的发展现状出发,总结出高职院校微博舆情的传播特点,根据对热点事件的分析推出微博舆情的演化过程,进而对高职院校微博舆情引导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博舆情;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215-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成为公众表达舆论诉求的阵地。[1]这种网络交流方式在高校非常流行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微博使用率也非常高,微博舆情问题也相对复杂多样化,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正确使用微博发表舆论,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维稳工作。

二、高职院校微博舆情的发展现状

1.学生参与积极性高。90后的高职学生思维大都比较活跃,崇尚自由,富有个性,对网络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据调查统计,80%的学生都有玩微博的习惯。因此文字结合动态感觉的微博内容更具传播力。微博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思想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释放压力和发泄情绪的工具。

2.微博舆情已发展成为院校网络媒体新常态。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未柠在2014年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分析报告中指出“三微一端”的移动舆论场已成为中国网络舆论新重心,诸多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布局微博平台,微博舆情已渐渐在互联网上常态化。现如今在整个互联网舆论大环境下,各大专院校也相继开通了微博平台,微博舆情已发展成为院校网络媒体新常态。

3.机构设置不健全,引导人员力量不足。当前,各高职院校很多都没有专门的微博舆情管理机构,在网络媒体新常态下高校成立一个校内微博舆情管理机构势在必行,对高校维稳工作意义重大,并且校领导应给予该机构足够的重视。

由于没有专门的微博舆情管理机构,同样也就缺少相应的一支微博舆情管理队伍,现如今承担微博舆情信息引导的人员多半是管理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和各系部辅导员,他们只是兼职管理,缺乏相应的引导管理机制,也缺少相应的院校微博舆情“发言人”。

三、高职院校微博舆情的传播特点

根据高职院校微博舆情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微博舆情具有以下传播特点:

1.自由性。微博作为一种自由表达言论的网络新媒体,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给了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时事评论的便利,每个学生都是微博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学生可以通过微博立即发表意见,下情可以直接上达,意愿诉求表达更加畅通。每一个师生员工均可利用微博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出来,而且也可评论校内外的热点焦点事件,并公开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2.群体性。微博圈上一个群体的态度是由一群具有相似思想态度的人聚集到一起,然后集中通过微博反映出来。每个学生都可以申请微博,并且可以相互在微博中关注对方,从而形成了一个微博朋友圈。朋友圈里针对一个热点话题,每个人可以群体发表意见,很容易形成群体事件,由此而构成了一种高校微博舆情。

3.突发性。高校微博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舆情监测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学生可以立即在微博中发表意见,学生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同时,各种渠道的意见又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

4.复杂性。大学是一个开放、自由、单纯的环境,作为高校的主人翁——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向往自由,情感表达直接,网络自律性差,信息真伪甄别能力差,法律意识不强,造成很多学生在转发评论微博信息时不计后果,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此外,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高职学生思想单纯的特点,通过微博诱骗他们从事一些违反犯罪活动,这些都造成了高职院校微博舆情情况复杂多变。

四、微博舆情的演化过程

微博舆情的演化应具备这三个条件:(1)要有庞大的用户群;(2)微博热点事件要有一定的影响力;(3)要有一个“舆情领袖”发起。

下面我们以最近炒得火热的“×××涉黑,家藏20吨黄金”事件为例来进行分析。2014年12月27日晚新浪微博传出×××涉黑,家藏20吨黄金,顿时校园内所有师生都知道了此消息。有网友细追源头,发现“20吨黄金”的说法来自新浪前总编辑“老沉”。随后,“老沉”出来辟谣解释道,“20吨黄金”只是针对热映影片《智取威虎山》的台词所发的评论,与×××没半点关系,是好事网友的误传。分析此条微博之所以能演化成为舆论的热点,与这三个条件都有关。第一,新浪微博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博媒体之一,拥有上亿的用户群;第二,×××是中国有影响力的文化界名人,最近因为接连缺席“三级”文艺工作座谈会成为舆论的中心;第三,此条微博是由新浪前总编辑发起,之后才被众多网友病毒式地转发误传,以致于发展到整个微博圈。

根据对此案例的分析,微博舆情的演化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或者微博用户的爆料,为舆情事件设置议程,是为微博舆情演变的萌芽阶段。根据分析,绝大多数引起广泛关注的微博舆情事件都是因为舆情领袖和网络媒体的关注,然后再经过舆情领袖的转发和评论,引来众多学生和其他舆情领袖的围观,经过病毒式的传播发酵,事件很快就在微博上形成了舆论热点。上述案例的萌芽起源于新浪前总编辑“老沉”针对一部影片的台词所发的微博评论。

2.扩散阶段。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扩大,关注事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各大网络媒体开始疯狂转载微博消息,传统媒体也迅速跟进。通过访谈、调查、进行专家评议等形式,将事件推进到又一新局面。随后,在大的舆论环境下,并在从众心理等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了舆论。上述案例的扩散就是由于×××事件的不断发酵,以及随着网友对微博信息的误传,各大微博等网络媒体的转载,最终使该事件扩散到整个微博圈,也使整个高校师生人尽皆知。endprint

3.缓解阶段。微博舆论影响的广泛性,迫使当事人和舆情领袖出面回应以缓解舆论。他们通过信息公开等方式,发布权威信息,使公众情绪趋于理性,从而引导和控制舆情发展。在上述案例中,随着整个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当事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最终迫不得已×××本人和“老沉”亲自出面辟谣,才使此事件在微博圈和社会上得到缓解平息。

4.平息阶段。随着事件的解决,社会价值和行为准则回归到常态,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渐渐消失,各方舆论主体逐渐退出当前事件的舆论场,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转战到其他新的热点事件中,形成下一轮的微博舆论,至此当前的微博舆论彻底平息。

五、高职院校微博舆情的引导策略

当前,高职院校未根据微博舆情萌芽、扩散、缓解及平息的过程建立一套完善的微博舆情引导机制。高校要建立一套涉及微博舆情监测以及引导实施等环节的微博舆情引导机制,规范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提高微博舆情引导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1.建立专门的微博舆情引导机构。由于高职院校微博人群众多,高校应成立学校微博舆情的引导独立工作机构,负责微博舆情引导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该机构应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与设备、固定人员以及一定的工作经费。人员包括专职与兼职人员,兼职人员可由各系部辅导员兼任。办公设备包括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脑等硬件设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软件设备。

2.建设一支微博舆情引导队伍。高职院校微博舆情的监测与引导需要校内师生广泛参与,各司其职,有序管理才能奏效。为此需要建立一支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行政部门负责微博舆情引导的整体布局,网络管理人员负责监控各个部门与院系的网上舆情信息,辅导员负责对学生干部进行微博引导培训以及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负责对学生进行微博舆情引导宣传及舆情信息的收集。为保证引导人员的实效性和可用性,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舆情嗅觉、巧妙的网络公关思维能力,准确预见舆情演变导向,能运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能够及时化解潜在的舆情危机,学校还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加强队伍理论培训与实践模拟训练。

3.加强师生自我管理,建立对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院校微博舆情产生的主体,也是引导的主要对象。加强师生自我管理,可以极大减轻微博舆情引导工作的负担。学生干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微博舆情的正确引导,树立学生自我微博舆情管理的意识,并相互监督,做好对身边同学的舆情信息的收集,将结果反馈给系部。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要协助对学生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

4.构建学校内部微博圈。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育“院系-教师-学生”微博圈,通过三级联动让微博舆情引导人员通过微博圈掌握微博舆情第一手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微博舆情引导实施的效果。通过院系、教师与学生等三方面的团体、个人微博,形成稳定的微博信息交流、共享微博圈,让微博舆情的引导作用扩大到学校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谢耘耕,徐颖.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2011,(04):75-80.

[2]稿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2011,(05):70-74.

[3]卓兴良.高校微博舆情引导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189-190,197.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高职院校
试论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