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新方式: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

2016-01-07奉海春刘克汉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奉海春+刘克汉

摘要:优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优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方式在教学质量检验、教学质量反思和教学质量发展等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199-02

教学质量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所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高校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由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支持系统等五个方面有机构成的体系。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创新优化高校教学质量体系的方式。当前,各高校优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监控实施等方面展开的,忽视了传统上属于非教学组织和力量的介入,从而制约了优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一个由非教学管理部门管理、传统上不属于教学单位的大学生实践平台,在保障教学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方式的创新。

案例材料来自于2014年10月至2014年11月笔者对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实地调查;写作基于三种经验材料:一是对参与该中心创业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二是调查日记;三是有关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新闻报道。

一、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概况

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于2010年创建,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投资200多万元。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整合校内外的政策、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构建大学生集“学习、实践、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平台,营造开放、包容、自由的环境,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基地,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其发展理念是:通过课程体系、模训体系、实践体系和行动体系的“四位一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其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引导大学生创业、创办微型企业,使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综合与集成。

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主要由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领导沟通、社会伦理、作品展区和服务支撑六个板块组成,每年能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发展成长机会。该中心每周举办一次“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邀请工商、税务、金融以及企业成功人士到校与我校创业大学生分享经验和提供各类创业咨询和指导。截止到2013年11月底,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有记录的创业项目有146个,已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有75个,其中,微型企业72家,个体户3家。自建立以来,该中心得到了来自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梧州市政府等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先后接待了区内外60多所高校领导专家的考察指导,被光明日报、新华网等30多家国家、地方媒体报道140余篇,部分创业典型案例还入编了自治区教育厅统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已经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2013年12月成为首批“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二、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方式创新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目的在于为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能力提供有效的平台。但是梧州学院的实践表明,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在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支持高校教学,成为支持校内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有效力量,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新方式。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区别于其他校内教学机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保障方式,其理由可归结为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所具有的以下基本功能。

1.教学质量检验平台。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通行做法是:一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牵头,由组成一个由教育评价专业人员和学校责任心强的资深教师组成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校级评估专家组;二是评估专家组通过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学生评议、检查教师教案等方式了解师生对教学质量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三是评估专家组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对学校教学质量状态做出初步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诊断,并以报告的形式向校长和教务处提出改进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议。这种教学质量检验方式突出了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评估专家组的价值,是典型的以“管理为本位”的检验方式,难以全面深刻反映大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切身感受和客观评价。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将从课堂所习得的知识用于创新和创造,大学生在这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或切身体验更能体现大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实际运用,也更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实际状态。

案例1:梧州学院大学生A某在该校“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经营一家以电脑维修、电脑技术培训与购买指导等业务的微型企业,2014年营业额达到40万元。谈到创业与学校教学的关系时,A某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认为创业其实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最彻底的检验。一向学习优秀的他自认为搞个电脑维修点是小菜一碟,但是创业过程中发现,课堂知识根本不够用,加之学得不牢,不少电脑故障问题要向同行请教才能解决,搞得自己很狼狈。他得出一个结论:教学质量关乎创业质量。

2.教学质量问题反思平台。在以学生本位的语境下,高校在反思教学质量问题时倾向于从学生的视角,主要从教师的态度、经验、教学水平,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式的合理性等方面展开的,而往往忽视了大学生对自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来反思教学质量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高校教学质量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有关教师教学规范越来越多、教学内容一年一个样、教学方式年年换的现象,但是高校教学质量却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则为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反思、反思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有效平台。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在性格上的缺陷、知识上的短板、学习态度上的不严谨等,也可以反思教学内容的不足和教学方式的陈旧等问题。endprint

案例2:在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经营设计业务的大三学生B某,他认为创业的经历和教训给自己反思学校教学提供了基本素材,他指出学校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传授,忽视了理念和文化知识教学,他以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为例,课堂上老师教授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实验室老师传授具体的设计知识,但是设计者的理念往往限制了设计创意,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设计的物品的款式、图案设计、色彩配置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触犯客户的禁忌,因此,他建议应完善专业内容设计将学生的理念和文化教育提高到与理论和技术知识同等的高度。

3.教学质量发展平台。高校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实践教学。因此,教学质量建设的内容也是围绕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质量两个方面来展开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实践教学则试图通过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提高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但是实践证明,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无法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质量,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因此,从这意义上,我们需要拓展新的教学平台,需要创新推动教学质量发展的平台。而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一个新的创业平台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延续:一是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也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二是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更好层次的实践活动,也是对此前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案例3:来自某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C某与其他三个同学合伙经营一家购物中介微企,他认为在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创业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了如何将课堂上所学的管理知识运用于企业的具体管理活动之中,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如何协调好既是合伙人又是企业职员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自我反思;同时,创业也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商业竞争过程中,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和创造机会才能使自己的企业生存下去,他总结道,创新启示并不只是形式和方式上的创新,根本上是在已学课堂知识基础上的知识创新。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围绕着如何优化高校教学保障方式的问题,以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例,具体从教学质量检验、教学质量反思和教学质量发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新方式的内在逻辑,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检验平台,体现了“学生本位”的理念,弥补了传统以“管理本位”的高校教学质量检验制度的不足;二是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反思高校教学质量反思平台,弥补了教学质量问题诊断过程中的学生缺位;三是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发展平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创新了教学途径,拓展大学生素质的平台,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纵深发展。

结合以上结论,本文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可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纳入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范畴,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优化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新方式而纳入到保障体系的范畴;二是加强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新方式推广建设;三是加强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有关教学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检验制度、教学质量反思制度和教学质量发展制度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