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指导下的高效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2016-01-07王园园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

王园园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人们学习特点的变化,学生希望在语言产出活动目标的驱动下,更好更快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为自己的学业和就业服务。本文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指导下,探索如何将英语写作教学科学、高效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并尝试建构一种多环节紧扣,以输出为驱动,通过输入而促成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旨在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进其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144-02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教育部高教厅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1]然而这些简单要求对很多学生来说很难达到,尤其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因为多数高校并未为他们开设专门的写作课,“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将教课文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2]P4多数教师难逃“课文中心”的路径。尤其目前,很多高校压缩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这使很多教师无暇顾及写作教学及训练,致使很多毕业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下滑。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将英语写作教学科学高效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是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指导下,尝试构建高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该模式涉及课堂阅读输入、自主讨论,课内外写作训练、形成性评价等多个环节。

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3]而Swain质疑到:仅仅依赖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4]

输入和输出假设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一些人开始探索其实践意义。文秋芳(2014)提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教学方法。在该假设中,输出被认定为既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输入是完成当下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而不是单纯为培养理解能力和增加接受性知识服务、为未来的语言输出打基础。[2]P4教师和学生可根据产出任务的需求对输入进行有选择的处理,这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和理解产出任务所需的语言形式和相关知识,与产出任务相关性较弱的输入则可舍弃。

随着人们学习特点的变化和大学英语学时的减少,细嚼慢咽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英语课堂教学。学生则希望在语言产出目标驱动下,更好更快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希望“用英语做事”的心理,一方面可盘活学生已有的被动性知识,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把课堂所学应用到语言实践中去,且易使其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主动去学习。

三、课堂教学与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

基于以上理论尝试建立一个把写作训练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和形成性测评当中去的教学新模式。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运用说、写、译三项技能完成具有交际潜质的活动,其基本表达形式应是‘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2]P8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可侧重培养学生的部分表达能力,即说、写、译中的一种或两种能力。[5]教师需把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目标分解、细化,使学生明确知道并对照检查学习效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为例,本单元可侧重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在讲授之前,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本单元学习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1.Talk about good qualities in communication.

2.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know how to properly us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Know how to prepare for a job interview.

第二,写作输出驱动的warm-up。

教学过程中把增强学生写作能力作为侧重点。写作训练不仅在学习后进行,在课前“Warm-up”环节便应开始体现以写作为驱动的预热。在输入材料部分,教师可选择人物图片、电影视频等材料,并在展示前告知学生,要完成稍后布置的产出任务,则须认真观看输入材料,从中提取必要信息。

例如在第四单元中,教师可给学生展示电影Pretty Woman片段,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词汇回答“what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n this woman?”用完整句子回答“why do you think so?”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What may influence peoples impression of a person?”并抽取组员讨论汇报。一个环节,三项具体任务,不但可帮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而且在输入材料营造的轻松氛围中进行了简单写作输出。

第三,输入促成——课内外材料阅读及分析、讨论。endprint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对教学内容有三个要求:(1)输入要能很好地为输出服务;(2)教学内容要设计信息接受和产出的多渠道;(3)设计的产出任务一定要具有潜在交际价值。阅读是输入的核心,是促成输出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作为课文的篇章结构严谨、用词准确、信息冗余度小,是课堂输入的典型素材。如第四单元就具有潜在交际价值和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作为输入材料。

输入材料的选择要注意难度适当,有一定思想深度,有潜在交际价值。教师可提供一篇主要阅读材料,通过网络平台补充相关材料,也可要求学生搜索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和社会热点。文秋芳指出其目的不在于主题本身,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用英语做事,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独立获得必要输入从而完成输出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输入素材的讨论是连接读与写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输入文本主题思想、组织结构、语言特点、特色句型的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陈述、正反互辩等形式,能锻炼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促进其思辨能力的发展,培养团队意识。为避免课堂讨论看似热闹,实则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根据“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小组讨论活动要限定好时间,讨论、汇报和评价时间总和不能超过20分钟。最好课下提前分好组,选派好组长;教师的任务指令要明确,也可下达多个任务,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主选择任务。每次选择1到2个小组进行汇报,每组汇报时间不得多于5分钟。未作汇报的同学需以小组形式提交书面汇报。汇报时要求其他学生做记录。报告结束后,同学上交记录内容,作为课堂表现测评依据。这样全班同学都被调动起来,每项输入都配有输出任务,提高了学生吸收输入的效率。

第四,课下写作输出。

教师可根据阅读素材和课堂教学环节布置长短不一、难易不同的写作输出任务。在材料讲解及讨论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对其写作技巧和句型特色进行赏析和练习,使学生对这类文章有一定了解,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去模仿。

短写作输出可以是提炼阅读材料的主题句、摘要或缩写、换位写等简单任务。这类任务与阅读材料紧密相关,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词汇句型活用能力等。长写作输出可为与阅读材料主题相关的任一视角写成作文,学生需运用系统的写作技巧,进行创新性、批判性创作。这类任务能很好地检阅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要求课后作业保持适量且难度适当。作业难度要有所区分,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在第四单元中,可要求英语水平低的同学进行摘要写作;而水平高的学生则要求进行创造型写作。

第五,评估体系。

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主要可分为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估。同伴互评可以课上或课下完成,但在互评初期应给学生每人发放一份同伴互评反馈表,并指导学生根据表上的标准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等。等学生对评价标准和内容熟悉后,这项活动也可在课下展开。长期下去,会促使学生主动按评价标准来完成输出任务。

四、总结

诚然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为指导的教学实验尚处于起步阶段,要验证该模式是否成功还需时日,有些环节还需不断改进。但该假设符合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要求,在该假设指导下,形成多环节紧密衔接,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有机高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Z].教高厅〔2007〕3号.

[2]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04,(2):4.

[3]Krashen,S. The Input Hypothesis[M].London:Longman,1985:175.

[4]赵靖娜.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J].外语研究,2012,(10):331.

[5]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当代具-身嵌入认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应用价值
大学外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外语教学研究
微媒介在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