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

2016-01-07唐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唐丽

摘要: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内涵、本质和特征,并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构建了一个由课前分析模块、课中设计模块和课后总结反思模块组成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137-02

在目前,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大家了解,此教学方式的出现使我国国内及国外的教育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外的许多学校及课堂中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方式来设计教学活动。目前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怎样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下,能够让教学活动发生真正意义上的翻转。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理念,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利用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供缺课学生使用,在课堂的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上的有关教学的视频对课堂中学到的内容进行温习和强化,这样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从此,以上两位老师开始了一番思考,应该怎样开展在课堂中的教学,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该理论应运而生。

一、翻转课程的内容及特点

对于翻转课堂,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老师预先录制好教学内容视频,课前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自主学习情况。课堂小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对于较难的问题老师在课堂给予指导和解释,课堂的协作学习可探究、延伸所学内容,课后学生自主纠错,巩固所学知识,反思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本质就是一种混合式学习,将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自主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学习和教学的效率。

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来看,它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改变了以往教学“先教后学”的流程,实行“先学后教”,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其有以下几个特征,表现是:第一,它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课题中心”的观念;第二,教师不仅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并且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老师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和学习之间的写作,利用课题习题交流讨论、实验总结等方式进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第三,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在上课前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自己安排学习进程,理解教学内容,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可以拓展学习,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育中的过分强调学习内容以及固性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

翻转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师生和谐的关系,有效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教育巨大变革引发了各国教育的热烈追捧,笔者在此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

翻转课堂主要借助微视频,通过课前自学、练习,课中互动交流、协作,课后总结反思来开展教学。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三大模块:课前分析模块,课中设计模块,课后总结反思模块。

(一)课前分析模块

和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翻转课堂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实时跟踪和分析。所以说在课前分析模块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意境的分析。学习意境是指,学生对微视频学习态度和学习看法的认知;学习需求分析是指,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的内容的基础性及学习动机进行分析。当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出,教学设计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实际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发展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分解的合理性。由于翻转课堂的微视频有时间长度的限制,它的试用范围是学习结构比较简单、目的性强、任务明确的学习内容,但是对于复杂逻辑体系的知识则需要较多的铺垫。因此在前期分析时,应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确保课程设计的有效性。

(二)课中设计模块

课中设计模块包括微视频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支持设计。

1.微视频设计。翻转课堂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中得以应用得益于微视频等信息的开展。微视频是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制作成微视频,其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情境设计、概念导入、案例分析和解释阐述等重要的教学角色,能够让学生系统直观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且微视频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状况,设计的每个视频都不会太长,时长约5至8分钟,最多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视频的设计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2.教学评价设计。学生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通过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掌握和巩固进行配套学习,因此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包括根据每个视频,设计相应练习题供学生检查学习结果。学生可以根据习题完成情况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也可以重新观看视屏,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习题的设计也应该是循序渐进,在答题中应给予一定提示,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题,这些题目可以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在线互相讨论。

3.教学活动设计。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环节是用来促进知识内化的。知识内化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协作以及借助一些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可以浏览别人的问题以及自己在学习微视频中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对学习评价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以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endprint

4.教学支持体系设计。翻转课堂知识的讲解传授主要是在课堂之外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的,这与传统的课堂依赖老师讲解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支持体系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使课外学习顺利进行。教学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学历路径,此体系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微视频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说明”来进行检索所要学习的微视频,以此来了解视频学习内容;课堂讲义能够帮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对知识做一下系统,使学习思路更加清晰明了。第二,学习评价层面。学生通过“答案核对”可以有效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状况,重新梳理知识,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第三,学习活动层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讨论记录及问题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者提供学习建议,很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达到翻转课堂内、外的连续统一。

(三)课后总结反思模块

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自于课堂教学的及时有效的反馈。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反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整和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认真反思,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修改微视频、学习评价及学习活动的内容,及时修改完善,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学的优点和功能。

三、结语

当前,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改变了以往教师是教育主体的理念,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增强了师生的课上交流及互动。翻转课堂这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内”的新的教学模式,破解了多年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而一出现就受到教育界的热烈追捧。然而在追随该教育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应保持清醒,要明确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都只是一种课堂形式,最终目的都是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The flipped classroom[EB/OL].http://educationnext.org/the-flipped-classroom.html.

[2]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1-44.

[3]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张福涛.在研究中翻转,在翻转中发展——整体推进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感悟[J/OL].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

[5]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模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6]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7]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8]杨南昌,曾玉萍,陈祖云,任友群.学习科学主流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基于美国《学习科学杂志》(1991—2009)内容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