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探索

2016-01-07何胜利潘万贵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何胜利+潘万贵

摘要:随着大学扩招,普通高校,尤其是生源竞争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招生越来越困难,生源质量下滑严重且层次参差不齐,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及本人基层工作经验,主要围绕我校提出的“好校风、好教风、好学风”为契机,牢牢抓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级管理的机遇,以学校“三项竞赛”为抓手,结合浙江省文明寝室建设和无手机课堂建设,根据我院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生活习惯交差、上课玩手机等不良状况,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探索,本课题主要开展学生干部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就纪检部、生活部、体育部、宿管部等部门建设和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结合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建立干群“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的学生管理体制,建立“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个人”评比体制,建立“集体+个人”相结合的表现档案,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核与管理。对学生工作满意度开展调查,对于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解决”,提升学生我院学生学习热情和满意度。对全面推动我院学生日常管理,提升我院学生工作满意度起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生源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026-0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5年的连续扩招,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质量下降,对高校后勤管理,尤其是高校公寓管理带来了难度,在我们高职院校公寓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最为突出,已成为影响公寓文化建设最难攻克的一个课题,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尤其是公寓日常管理研究有助于提升公寓文化建设水平,对整个和谐校园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之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块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工作展开研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通常是高校招生最后一批录取学生,其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学生(简称高考)和中职生(单考单招,3+2直升生、五年一贯制学生)两类学生组成,是所有高校中生源质量较差的一类,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围绕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起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服务秩序。科学、规范、持久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服务社会的态度和精神。在这种态度和精神的感召下形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目前而言,我们高校在校生主要以90后学生为主,这批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娇生惯养,尤其是来自较为富裕家庭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在高中时养成自由散漫习惯,到了大学,随着约束因素减少和缺少升学目标,在提倡“平等、自由、责任”为主的大学,绝大部分刚上大学的学生感觉解放了,感觉工作离自己还很远,不用再为升学而烦恼,在更多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里,表现出了无所适从、随心所欲、不思进取的现状,有些意志力比较差的学生因跟不上高校教学进程,出现了上课听不懂而放弃听讲,甚至出现了在一些听不懂或觉得不重要的课程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现象。除了上课就宅在寝室终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之中,长此以往,既荒废了学业,又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二、新时期下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就目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状况而言,我们在日常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可度不高。在报考专业时没有完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缺少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会出现家长包办,跟随社会大流,人云亦云等情况。二是对学校认可度不高。学生对高职学历认同不高,认为高职毕业很难找到好工作,对理想中的大学期望值很高,认为高校是高楼林立、校舍漂亮、环境幽雅。可到学校后,与想象中的大学相距甚远,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三是高校课程很难适应。很多学生基础无法适应高校课堂教学,一些意志力差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听不董、不想听的现象。四是高校管理制度问题。在提倡“平等、自由、责任”为主的大学,再缺乏相应管束,整体来说,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总体上求学欲望不是很强,给原本就自由、懒散惯了的学生提供了滋生空间。

三、高职院校日常管理探索

笔者结合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对学生会各部门情况的调查问卷,就学生会日常管理做了如下探索:

1.学生干部考核体制。学生干部队伍是学生管理中的核心力量,是维持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人力保障。学生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应开展学生会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经调查:67%的学生会干部对学生会部门工作评优表示不满意,57%的学生会干部考核需要完善,73%的学生会干部觉得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同感。如何完善学生会干部考核机制,将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细致量化,对于提升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起到极大作用。笔者通过细化部门管理职责,定期对每一项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对部门和个人工作表现进行细致化打分,学生干部的分高低将作为今后工作业绩考核作为奖励和升职的作用依据。

2.日常管理制度建立。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总体来说自律性比较差,日常管理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经调查:75%以上的学生会干部认为学生管理过程中得不到广大同学的认可,双方存在较大代沟;63%的同学认为学生会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滥用权力”;78%的同学认为学生会干部存在一边管理学生,一边自己违反纪律的情况。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建立《生物与化工学院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生物与化工学院学生奖惩条例》、《生物与化工学院学生会干部处罚条例》,通过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座谈会形式,一起建立学生会干部与班级同学建立干群“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的学生管理体制,普通同学的监督管理需要靠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自律靠普通同学进行监督,有了制度保障,学生更加遵守纪律,有了普通同学的监督,学生会干部自律性得到提高。endprint

3.学生提拔制度的建立。就我校而言,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对于加入团学等组织的热情较高,几乎每位同学都会参加团学各个部门竞聘,但经过一学期锻炼,较多同学在第二学期往往会表现出懈怠。如何提升团学干部的积极性成为我们难以攻克的课题。经调查,35%的学生干事对于当前“部长推荐+笔试+面试”的提拔制度表示不满;60%认为第二学期学生工作积极性下降是因为感觉到当选部长或晋升渠道受阻,得不到老师的认可;80%的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工作,表现出明显的疲倦感,对于团学工作厌倦;为提升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笔者做了以下探索:一是完善学生干部考核机制,建立“以实际成绩论英雄”的学生管理晋升体制,建立“大三管大二,大二管大一”上年级管下年级,“优秀干事+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主席团”完善的晋级体制。不定期地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对于做出成绩的同学进行及时提拔。二是开展工作竞赛。开展“部门间+部门内”工作竞赛,部门间考核以校学生会对二级学院考核为指标,如对纪检部、生活部、体育部等部门的考核,以学校学生会对二级学院开展的“三项竞赛”考核为依据;部门内考核以部门分组完成业绩来平定。如对学生会外联部内部竞赛,将每组同学完成的赞助量来评定。通过建立竞争机制,加大学生会内部的竞争性,使更多的同学工作热情更加饱满,责任性得到较大提高。

4.建立师生“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解决”沟通渠道。经调查:60%以上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对其学业关心不够,90%以上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等思想工作者与其沟通不够,80%的学生对于当前的管理存在不满,75%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合理诉求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或解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1)定期召开各级学生座谈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2)建立学生投诉邮箱,通过网络的力量开展工作,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给予答复;(3)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如开展非教学职业技能大赛,主要内容为任课老师认学生,班主任认学生寝室及床位等,让每位老师和学生更亲密地接触,开展无缝对接。

5.开展“班级+个人”相结合的评比,建立表现档案,和评奖评优相结合。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性较差,但集体荣誉感和文体活动的能力非常强。经调查:87%的同学很在意班级的集体荣誉感;78%的同学很在意个人荣誉;60%的同学希望通过自身表现在大学期间获得奖学金等。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笔者以我校开展的“无手机课堂”、“好三风建设”浙江省文明寝室建设为契机,开展“班级+个人”相结合的评比,将每个班级、每位同学的每个学期表现情况记录档案,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奖代惩的方法,全面激发我院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而且对全面推进学生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总结: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这需要学生现领导统筹安排,辅导员、班主任老师认真执行,学生会等日常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广大同学积极配合协助。通过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干部考核和提拔制度,打通师生沟通渠道。让学生了解制度,理解管理,让老师认识学生,了解当前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师生互动,全面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向麟海.关于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思考[J].管理科学,2013,(5):18-19.

[2]周凤山.对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思考[J].人才培育,2011,(8):90-92.

[3]周友秀.对构建职业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体系的思考[J].零陵学院学报,2009,(9):99-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