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纸为媒承古典妙剪翻飞竞风流
2016-01-06常丽丽
民乐悠悠、管乐铿锵;“舞”彩缤纷、合唱激昂;画林泼彩、墨海飘香;诗词曲赋、唐风宋韵。艺术楼前,展板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呼之欲出;教室里,一群群学生妙剪翻飞,演绎出心灵手巧的咏叹调……
这就是享誉三晋的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实验小学。该校以“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名校,培育世纪优秀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于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乐、书法、国画、剪纸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其中,剪纸更是学校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一、因地制宜,创建特色
剪纸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中的奇葩,它具有单纯、明快、朴实、装饰性强的风格特点。然而,剪纸在当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年轻一代的清徐人已经不再了解剪纸,甚至不再喜欢它。为了抢救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将剪纸引进校园,把剪纸与富有艺术创造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把民间和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使民间剪纸得以持续发展,得以传承。在剪纸教学活动中,该校注意到,既要关注形式层面和个人自由发挥的成分,又要重视传统民间剪纸中的经典作品、传统纹样及美好的寓意;既要结合现实环境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新形象、新事物,又要掌握具有丰富形式、美好寓意的传统题材。
二、立足传承,推广普及
学校把剪纸列为校本课程之一,编制了校本剪纸教材,从剪纸内容、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活动原则到评价标准,都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经过实践和探索,该校剪纸教学实施“三部曲”。第一是学会剪纸的语言——基本纹样,了解并掌握基本纹样的表现手法、使用范围、变化形式和寓意,这是学习剪纸最基础的一步,只有“肚里有货”,才能“手上出彩”。第二是掌握剪纸的造型——传统题材,在民间剪纸中“牡丹”单独运用表示“富贵吉祥”;与莲花、菊花、梅花相结合则象征“四季平安”;与寿石、桃花组合则表达“长命富贵”;配十个古钱寓意“十全富贵”。在剪纸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它们的造型,更要了解它们的寓意,感受传统题材所表达的愿望和流露的真情。第三是拓展剪纸的新形象——表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适合学生创作表现的内容既有形态各异的卡通形象,也有飞机、军舰、飞行器等现代科技产品,还有富于童话色彩的森林城堡等,让每个学生像学写汉字那样学剪纸。
三、依托经典,创造展示
学校在第二课堂开辟了剪纸小组,美术教师常丽丽老师以《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原形,组织大型的剪纸活动。学生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系列古典剪纸作品展版在省工艺美术馆参加了为期20天的展览,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学校参展单位,并被山西省直工委授予一等奖荣誉称号。(见图1)在太原市音体美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剪纸展版再次引起同仁们的好评。展览的两百余幅《水浒传》、《三国演义》典型人物剪纸作品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独特艺术魅力的传承,重在人物内在性格凸显于外的表现。而《红楼梦》与《西游记》作品则以章回故事情节为内容展示,一幅一情节,引人入胜。参展作品线条流畅、不留剪痕,画面上无论是纸眼还是细窟,剪锋走处弯如弦、直似尺。饱满的构图、圆润的线条、对称的格局、再加上独特的四维创作方法,无不凝聚着生命的力量。学生们的剪纸作品既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又体现了现代艺术风貌,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夏牧老师挑选各班喜欢剪纸的学生组成剪纸组。先教会这些小艺人,然后在以点带面进行剪纸技能技巧的推广。剪纸组的学生们以清徐地方文化为题材,剪出了有山西地方特色的面食文化和醋文化系列作品。孙淑芳老师则带领四年级学生完成了难度极高的五十六个民族系列套色剪纸,让赏者叹为观止。
四、古为今用,实践创新
在剪纸教学中,除了要练好基本功,激发学生剪纸学习的兴趣外,还要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步步的学习中掌握传统,剪出新花样。抓髻娃娃是剪纸传统造型,以此为创作元素,进行团花的创作,学生们的作品真是各有特色,别有情趣。三年级的学生们运用剪纸组织做成了剪纸长卷——“我们的社区”,拙朴的剪纸技巧与学生们的天真情趣,带给观者一种震撼和感动。剪纸这种古老的艺术表现语言在学生们心中得以传承,让人觉得欣慰。
五、构建平台,育人为本
在清徐县实验小学,德育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之心——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学校无死角,处处教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教育人。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空间都育人”正是学校德育的一个亮点。通过精心设计,以剪纸为载体,把教育目的和多种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年学校都会对教学楼、音美楼、生活楼走廊进行精心布置。学校还对教学楼进行了全面设计,新增二十二块剪纸文化与传承版面,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具体更直观的学习资料。建成了长100余米、共60块精美图版的“校园主题文化长廊”。结合学校营造书香校园这一实际,根据各年级“经典诗文诵读”的不同情况,设计了独具风格的底饰。四楼以“剪纸艺术”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团花、十二生肖、福字等剪纸图案。荟萃剪纸精华的上千幅作品腾挪墙壁,在四楼整个楼道内华丽登场,真可谓“以纸为媒承古典,万种风韵汇长廊”!既有实用价值,又形象生动,为学生的学习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丰富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清徐县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教育,任重道远。在教学中要用“守”来传承剪纸文化,还要用“变”来发展剪纸文化,要让它作为一种血液、一种生命元素活泼地流动在新一代的身上!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