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评价策略助推学生数学发展
2016-01-06施惠芳
施惠芳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开放数学教学评价的方式和途径,进而丰富评价的角度,提升评价的广度与深度,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达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目的。
一、激励评价,发挥潜能
教师要及时鼓励与肯定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出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3小时,这时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学生交流的做法是:288-72×3=72(千米)。正当大家认为交流结束,等待下一题时,教师发现有位学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手,教师于是鼓励他说出不同的想法。这位学生列式成:288÷72,其他学生开始议论了,此时,这位学生局促地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教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并走到这位同学身边,亲切地说:“你的思路是对的,只是还没有做完。”在教师的引导下,这位学生明白了288÷72算出的是一共要走4小时,已经走了3小时,还有一小时的路没有走,也就是(288÷72-3)×72=72(千米)。这位学生愉快地坐回座位。
当学生出现不同想法又不敢表达时,教师能及时关注并给予鼓励,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鼓励与肯定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有了继续阐述交流的勇气,进而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师生交流过程中,老师的评价、点拨是恰当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经历了纠错的过程,同时也经历着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是在师生互动、思维碰撞、评价交流中的自我修正式的发展。
二、反思评价,发展思维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交互反思评价等方式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进行完善。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有这样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周长,如果要对一些常见圆形物体的周长进行测量,需要什么工具?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测量?请每个小组讨论。
生1:可以直接沿着它的边线进行测量。
生2:我觉得不可行,圆的一周是曲线,没办法直接测量的。
生3:我们也觉得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如果把物体放在直尺上滚动,应该可以测量。
教师引导学生演示示范。
生4:我们组觉得可以用绳子绕物体转一圈,然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滚动测量法和绕绳测量法可行吗?
生5:我们认为可以,但是这两种测量的方法一个人不太好操作,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生1:(反驳)我觉得如果是特别大的物体,比如建筑物上的圆形窗户,圆形屋顶等,也不能用滚动和绕绳的方法。
我们看到,学生在讨论如何测量圆的周长时,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学生的发言既有对自身问题的反思,也有对同学观点的评价,进而还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式不断更新、反驳、完善、提升,这样思辩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延时评价,促进探究
所谓延时评价,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把评价的时间适当地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在完成思考过程、获得顿悟之后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小结。它重视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把学生推到问题开始的地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和研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恰当的延时评价能在心理上给学生创造适度的时空,缓解思维僵化,有利于学生变换思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一次教学中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用15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用多少分钟?很多的学生举手表示有想法,教师请了一位当时思想有些开小差的学生起来问答,他有些不知所措,此时,教师让另外一位学生把题目复述了一遍,再让其继续回答。他说“25分钟”,答案明显错误。但教师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该生回答:“因为15÷3=5(分),5×5=25(分)”。此时,教师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时,另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觉得不对。”并有条理地表述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白锯的次数比锯成的段数少1,我做出来的结果是30分钟。”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教师又询问回答“25分钟”的学生:“你能听明白他的想法吗?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然后教师又给他机会再说说正确的解题思路。
以上案例,教师就恰当而有效地使用了延时评价。整个过程让学生理解和领悟知识有了充分的时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和自我调整的心理空间。
四、分层评价,着力提升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自然存在的,我们应立足于现实。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评价,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地鼓励,促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搭配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探究:2顶帽子与3个木偶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通过这一内容的探究,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与理解能力的差异。第一类学生能说出一、两种搭配方法,但无序、零乱;第二类学生能写出所有搭配,但零乱、无序;第三类学生能写出所有的搭配并且有序。
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先肯定他们理解了“搭配”的含义,再引导学生思考:“你找对了一些搭配方法,你能继续把其它的搭配方法都找到吗?”对于第二类学生,教师可以先鼓励,再引导学生尝试思考:“你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到了,不简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对于第三类学生,教师可以先肯定,再引导学生反思:“你能不能再思考一下,有没有更简单、科学的方法将所有的搭配都记录下来呢?”
总之,促进学生数学发展,教师应该树立开放教学评价策略的观念,做到评价到位而不越位,切实起到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引发互动、助推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