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阅读训练的方法
2016-01-06王双梅
王双梅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坚持不懈地读书是时代的要求,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少,学习时间又有限,学生的阅读量显然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拓展阅读训练的尝试。
一、根据节选课文,阅读原著,进行泛读
艾登·钱伯斯说:“读者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儿童阅读需要带领,需要教师的推动与引导,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与行动决定着儿童阅读的基本面貌和形态。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是从名著中节选的,在教学节选课文后,教师可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原著。如学生学习了《少年闰土》后,课外阅读鲁迅的《故乡》;学习了《狱中联欢》后,阅读《红岩》;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这一组课文后,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学生课外阅读了原著后,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读书的收获。如教学了《草船借箭》,学生课外阅读了《三国演义》后,及时设计“读‘三国、说‘三国、评‘三国”的主题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有的讲“三国”故事,有的补充“三国”歇后语,有的画、评“三国”人物,有的演“三国”课本剧……经历过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实践活动,学生会在合作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最大限度地汲取知识。
二、根据作者,阅读系列作品,进行泛读
美国人类学家斯皮罗指出:“文化上的获得是始于童年时期,而孩子们是从那些作为他们的‘重要他人那儿获得文化的,这些‘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或父母代理人。”语文教师自然是儿童阅读的‘重要他人。
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选自名家名篇。教师在课内教学了某一作者的文章后,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不同途径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在学生学习了巴金的《海上日出》《鸟的天堂》后,让学生课外阅读他的《繁星》《一个车夫》《哑了的三角琴》等作品;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课外阅读《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加深对安徒生这位世界著名童话作家的了解。
三、根据文章体裁,选读同类型文章。进行泛读
当我们教学某种体裁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选读同类体裁的作品,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生学习了《大自然的启示》这类科普性的说明文后,教师设计泛读主题“大自然的奥秘”,并向学生推荐《新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或网络资源等搜集古今中外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文字信息、图片,再利用班级读书会,举办一次文章、图片展览,以丰富学生对宇宙方面的知识。学习了《纪昌学射》《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故事后,教师设计“走进寓言王国”主题,并向学生荐读《中国古代寓言选》。这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阅读量。
四、根据描写同类事物的文章,进行对比泛读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的文章题材相似,但写法各异;有的文章结构相同,但内容不一样。比较是最容易启发思考,帮助领悟的。比如学习了王安石的《梅花》后,老师可让学生查找阅读有关写梅的诗文读物,比如王冕的《墨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等,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师生合作交流对不同诗文的看法,学生很快能明白: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不畏严寒和纯洁芳香的品性;王冕的《墨梅》,称颂了墨梅不以追求色彩艳丽来讨好人的品格;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作者的政治遭遇和不得志的心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颂了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同时还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五、根据主人公,阅读相关文章,进行泛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介绍了不同的人物,可阅读相应的与这些人物有关的课外文章。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让学生阅读关于李大钊的其他文章,学生就对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生读名家作品和收集名人资料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名人·名作”为主题合作办手抄报、出黑板报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让他们的动手、绘画、排版等能力得到了培养。
总而言之,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媒介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学生课外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