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瓶颈及突破策略

2016-01-06楼莹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订单式瓶颈校企合作

楼莹

【摘 要】目前,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和教育形势的发展,校企协作机制、文化冲突、教改系统性、企业需求变化、师资团队建设成为制约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瓶颈。对此,职业院校应立足本校和本地企业实际,统筹校企资源,有针对性地突破瓶颈制约。

【关键词】校企合作 订单式 人才培养 瓶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18-02

近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政策指引下,职业院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企业立足于长远发展,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培养结构化的人才梯队,也乐于及早介入对职业院校在校生的训练和选拔。校企双方迫切的合作意愿催生了校企合作办学、办班等形式,其中企业“订单班”是出现较早,发展变化较快的形式之一。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班、订单培养人才等校企合作,早在2000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便开始尝试办订单班,到2004年后,温州各高职院校、普通高校迅速掀起校企合作冠名办班的热潮。

到了2012年,各地的订单班又迅速降温,2012年12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一篇文章——“订单培养:叫好声难掩隐忧”,尖锐地指出“学校与企业合作,必须考虑学校的定位及学生的需求,处理好学业与就业的关系,重视学生的后续发展问题,在强调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学校不能一味迁就企业,跟在企业后面跑。”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改革看似遇到了困境,也面临着诸多质疑。

一、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校企合作情况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广西区直成人专科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广西各市县、大中型企业培养了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学校2000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并一直是教育厅审批的高职教学点。凭借众多政府和企业的校友资源,学校建立了38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和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不断加大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建立深度合作的企业包括:沃尔玛百货公司、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广西和桂集团、广西材科工程质量检测咨询公司、广西赛科供应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南宁恒创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等。合作的形式包括:2+1订单班、联合培养、合作办班等。合作时间最长的企业达5年之久,并有合作成果获评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有合作项目获自治区重点教改课题立项等。

回顾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校企合作之路,同样可以看到订单式人才培养发展的历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校企签订非约束性的合作框架协议,不定期组织到企业开展参观、见习等教学活动;(2)第二阶段:企业提供相应的岗位,学生到企业开展短期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3)第三阶段:学校以就业为目的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4)第四阶段:企业投入更大的资源,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到最终就业推荐,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这些校企合作形式同时并存于学校的不同专业,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但随着时间推移,合作初期搁置的问题,合作过程中冲突,以及市场环境和学校生源的变化引起的矛盾都逐渐暴露和凸显出来,校企合作在追求深度和广度发展时遇到了瓶颈。

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瓶颈剖析

(一)校企协作机制不能有效运行

校企合作开展联合人才培养,在政府、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间很容易达成共识,成为推动项目合作的原动力。合作项目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学校的教务处和相关教学部门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作推动。但目前,校企间建立起来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是一大瓶颈,许多项目往往因信息沟通不畅,政策措施不到位,或是难以进入实质性运行,或是难以为继草草收场。

(二)企业和学校文化冲突难以协调

虽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都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但却无法将两者的文化表征和体验等同起来。在校企合作项目运营过程中,企业严苛的劳动纪律和晋升途径经常与学校开放、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产生强烈的反差。许多学生中途离开订单班,有的因为留恋校园生活,有的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信心,还有的是在逃避现实严酷。

(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缺乏整体推进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通常都以双选招募、阶段淘汰的试点方式来组织和维系。初期,校企合作双方均投放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推动,合作项目可以突破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而另辟蹊径,较快地取得不错的成效。但随着合作的常态化,如果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全面整体推进,旧有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但逐渐会成为合作项目的牵绊和束缚,最终甚至会葬送试点取得的成果。

(四)企业现实需求的紧迫性

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保持成本领先和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学校低成本的实习生用工,先于竞争企业遴选和储备优秀人才,是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的现实需求。因此,企业的短期用工目的和学校长期的人才培养目标,经常会产生冲突,如由于市场的变化,企业无法兑现之前的承诺,合作项目难以深化和提高,导致实习生沦为企业的廉价用工,合作难以为继。

(五)校企师资团队建设滞后

企业兼职教师(师傅)和学校“双师型”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是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但现实中,学校培养和认证的“双师型”教师更多的是通过培训和考试获得的,缺乏扎实的实践工作经验;企业的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技巧,教学组织效果不佳。同时,师资团队也缺乏人、财、物的持续投入来加强建设和优化,联合培养最终变成由学生自己去融会贯通两类教师分别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联合培养名不符实,效果不佳。

三、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的策略

(一)深化合作项目,完善协同工作机制

校企合作项目的提升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也是一个矛盾与冲突化解的过程。明确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企业与职业院校就要坚定地持续加大对合作项目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特别是保障项目运行的工作机制要建立起来,各职业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在学校和院系层面设置专门管理校企合作和学生实习实训事务的机构或职岗,一是增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协作,二是加强对实习实训项目的管理,三是加大对“双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导入和学生职业生涯理念的培养

订单班学生流失的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二是学生对其职业生涯认知的不足。订单班的企业文化导入和职业生涯教育应避免“课程化”(即用课程的形式把企业文化和职业生涯讲授给学生),而应考虑将两项内容教化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实习指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企业人力资源专员和班组长等人采用言传身教、辅导谈心、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感同身受,自觉地融入工作场景,成为企业文化传承的一份子。

(三)精心谋划循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人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会对这项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会动摇合作双方的根基,因此,要把校企合作放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工程中来进行谋划是非常必要的。职业院校要统筹人才培养方案、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和就业推荐等人才培养的环节,形成系统性的改革方案,配置足够的资源,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进程。

(四)以企业联合培养为抓手培养行业技能型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围绕着合作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来开展的。学生首先要能胜任合作企业相应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但也不能仅限于此,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来说,他们在成为岗位能手的同时,需要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和实训指导还需要站在行业的高度来规划。使学生更自觉地从职业素质提升的高度来对待企业顶岗实习的锻炼过程,保证订单班的稳定和企业对合作项目的持续投入。

(五)加大“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共建和发展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既包括具有“双师”资格的专任教师,也包括企业高技能的岗位能手。师资团队的建设需要集学校与企业立足于长远发展,举双方之力来共同打造。如专任教师要到企业担任相应的管理职务,企业兼职教师要接受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校企双方要提高承担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相应的薪酬待遇和职级晋升的机会。携手共同推进订单班“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翔云,谭琦耀,劳传镜.广西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订单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学术论坛,2011(12)

[2]张伟贤.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3]邓志辉,卢庆林.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基金项目】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一般B类项目(2015JYJGB02)

【作者简介】楼 莹(1982- ),女,浙江金华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订单式瓶颈校企合作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