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软实力”提升视阈下高校班主任工作重点分析
2016-01-06刘淑云
【摘 要】阐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软实力”的社会诉求以及新诉求下大学班主任的作用定位,从尊重学生个性、班级文化建设、德行潜移默化、人生方向指引等角度分析大学班主任在提高大学生“软实力”方面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软实力” 高校班主任 大学生 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04-02
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水平即“硬实力”上,对个体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人际接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诉求愈加明显。但是,各教育机构和高校都将教学工作和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在校学生理论素养和专业学习上,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忽略了对大学生可持续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软实力”虽难以标准化估量,而且教育效果短期很难显现,但是大学生的“软实力”水平着实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任何阶段的教育都不能满足于完成本阶段教学任务,为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考虑,才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软实力”的社会诉求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往往通过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表现出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什么样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话题时常被人们提起,各教育机构和院校也会积极思考此类问题。杭钢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宣锡海说,受欢迎的大学生往往具备几种优势:一是专业对口。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要有所体现。二是要有真才实学。用人部门的经理在面试中会提出一些专业问题,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三是要品行端正。通过简历了解学生是否有不良记录,通过谈话来了解学生的基本品行、价值观。他认为,只要大学生找准定位,就业之路其实很宽。在与往届毕业生的交流中,对“你认为用人单位愿意接纳什么样的毕业生?”的话题,毕业生普遍认为,企业非常注重人品,其次是踏实勤奋,勤奋的人往往受到重视。除专业学习、人品、工作态度、责任心等品质是企业择人的重要条件外,事实上,个人综合能力、实干精神、团队协作、沟通水平、心理素质等也是企业考察的重要因素。
二、新诉求下大学班主任的作用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但并没有指出关于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而从工作性质来看,班主任和辅导员都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工作中存在一定交叉。但是大学里的班主任应该明确职责,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大学生学习和思想健康成长。然而目前高校班主任在管理上常出现两个极端误区,其中一个误区表现为:班主任承接了部分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更侧重工作中的特定任务,比如学生请假时联系家长的事宜,奖、助、贷的资格评定和上报工作,反而弱化了学习指导和思想引导。另外一个误区表现为:班主任因教学任务或者行政事务繁重,疏于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引导,没有及时关注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有的学生根本感受不到班主任的存在。鉴于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内容模糊的问题,从大学设班主任的教育初衷考虑,班主任的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引学生成长成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决定》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阶段的求学任务,不仅要学会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努力借助各种平台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最前沿,有优势、有责任、有能力指引大学生及时适应大学生活,把握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特点,处理好学习和工作、学习和恋爱以及个人和集体关系等问题,鼓励大学生积极挖掘自身潜力,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锻炼提升各方面能力。
第二,指引学生专业学习。班主任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高校大部分班主任是由具有高学历、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任教师担任,他们可以凭借自己多年学习研究和教学经验,对学生在学习方法、就业创业和考研留学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
第三,指导学生参加实践。实践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可以发挥思想教育课堂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的作用。班主任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指导大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和实践体验,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并在参与中得到实践锻炼。
三、基于提升大学生“软实力”考虑的高校班主任工作重点
(一)尊重学生个性
大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主要在18岁至22岁之间,该阶段大学生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较强,但不失盲目;自尊心较重,又不失自负心态;敢于想象,却很难把握分寸;因经济不独立而导致心理上依赖,社会阅历浅薄而导致判断失误或者被误导。因此,作为班主任,在与这个阶段的学生相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思考他们出现的问题,讨论对与错要讲究策略。通常情况下,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主要是正式沟通。正式沟通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认识到沟通中讨论的问题的严肃性,能够更认真地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当今网络时代为师生沟通创造了更灵活的非正式沟通平台,在非正式沟通下,学生可以比较放松,阐述自己观点时不会有太多压力。这种沟通能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论是正式沟通还是非正式沟通都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过早评价,这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二是缺乏信任,如被学生体察出老师的不信任态度,导致沟通无法继续;三是信息量超载,即短时间内沟通的信息过多,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导致任务实施过程中发生错误;四是中途曲解,在沟通中,如果学生表达失误或者曲解老师的观点,都会造成沟通终止。
(二)班级文化建设
一般意义上的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关于硬文化建设主要是教室内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比如悬挂于墙壁的名言警句和名家画像,或者粘贴在教室醒目位置的校风班风、校训班训等标语。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侧重在软文化上。软文化是通常意义上的“隐性文化”,主要有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管理中主要应在如下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制度文化建设。班主任在校规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基础上,可以制定具体的班级管理规定和学生准则,使班级管理更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观念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首先,要求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尊重学生个体意愿,鼓励大胆创新。其次,抓好班级干部教育引导作用,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形成班级整体相亲相爱、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氛围。最后,及时发现和化解同学之间矛盾,解除误会,避免矛盾激化。第三,行为文化建设。该文化建设是在制度和观念文化建设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言谈和行动表现出来,并能够体现学生精神面貌的文化。主要体现在观念和制度文化内化于学生意识形态之中,班级制度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约束,并且被学生在日常言行中演绎出来,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三)德行潜移默化
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中,作为教师兼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宣传理想、爱国、团结、善良的良好品质。但是避免太过明显的说教。对学生的德性教育离不开载体,最重要的载体是班主任教师本身,班主任应在学生面前树立公正、亲和、友善的形象,让每个学生感到被老师关注。使学生感受到被接纳,从而去接纳别人,体会人际情感,学会与人为善。其次,在班级重要的贫困助学评定和奖学金评比等工作中,班主任作为整个评选工作的领导者和监督者,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杜绝任何弄虚作假现象,借此原则要求向学生传输诚信、自尊、积极进取的个性意识。最后,组织班级学生不定期开展公益活动,借助“地球日”“节水日”“读书日”,长期认养校园内树木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一种无偿献爱心的精神。
(四)人生方向引路
班主任是学生大学四年的引路人,也是大学生人生方向的引路人,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和把握就业指导课上关于就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对“人生规划”也只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随波逐流的较多,得过且过的不少,虽然有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求学目的,但是,很难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受负面影响较大,导致对前途迷茫和缺失自信。另有些学生家境优越,对自我人生规划过分依赖父母,没有个人主见。班主任无需重复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但是班主任在大学生人生方向引领方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其一,借助班会等正式沟通的机会,向学生传递大学生在校期间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的思想,明确提出学习要求。其二,借助正式和非正式沟通机会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类比赛项目,借此提高专业学习水平,强化竞争与合作意识,为提升就业资本和就业能力做好储备。其三,利用好网络聊天工具,借助班级QQ群、讨论组和微博等媒体,把握学生思想变化,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纠正不恰当言论。关注学生空间动态,适当给予鼓励点评,增加学生信心。老师也可以借助本人公开的QQ空间、微博,转载、表达具备积极正能量的报道和评论。如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和讨论,引导学生将核心价值体观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讨论热闹开场[EB/OL].(2007-01-05)[2015-01-20].http://news.sina.com.cn/c/edu/2007-01-05/093810930433s.shtml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4-05-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_3.htm
[3]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全球化视角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淑云(1977- ),黑龙江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基础部讲师,硕士。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