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和策略

2016-01-06左毅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原名翻译策略

左毅

【摘 要】英文影片深受广大中国观众喜欢,因此正确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显得尤为重要。英文片名的翻译应讲究语言形式与文化功能等方面的标准,在异化和归化策略指导下,采取音译、直译、意译和创译的翻译方法,以实现英文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关键词】电影片名 原名 译名 翻译标准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41-03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各国外文影片在中国的影视文化市场中层出不穷,其中,英文影片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作为观众了解英文电影的第一个信息渠道,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传达影片内容,凸显主题信息,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片对观众的吸引度甚至是票房。那么,如何译出一个好的英文电影片名?这成为电影界和文化界一直津津乐道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和策略做一探讨,以使译名形式与原名内容达到统一,保证英文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益取得共赢。

一、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

关于翻译标准,翻译界多年来比较认同和遵循的标准是由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选词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优雅。按照这一标准,以电影片名的功能性出发,其翻译标准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一)准确传达影片内容

电影片名是观众会最先接触的电影语言,其承担着对电影内容的概括和提炼的功能。电影片名必须能真实反映影片内容,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就能准确读取电影的主题信息,切不可与影片内容南辕北辙,误导观众。林语堂曾提出过的翻译艺术所依赖的三条标准之一就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地了解”,可见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基于充分了解影片内容的基础上来进行。另外,英文影片的译名还应在语气和风格上保持与原题的忠实,否则也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如影片Ghost,如果意为“鬼”,就会让观众误解为鬼片,而应结合影片的爱情风格,译为“人鬼情未了”,才能贴切地体现出影片的爱情主题。

(二)通俗易懂,便于传播

电影片名的表达应做到简洁易记,通俗易懂,容易让广大观众所理解和欣赏。无论是从电影的文化价值还是商业价值来看,一个过长、过于生涩的片名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都是一个败笔。要使译名能引人注目、便于群众间的传播,就应该以通俗为基本出发点,充分考虑群众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切不可为了标新立异而脱离了群众性,这样才能体现影片的亲和力,增加影片的商业价值。

(三)富有艺术美感,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

著名的翻译学者包惠南教授曾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片名的翻译不应拘泥于原名词语的表达形式,而应深入把握影片的艺术内涵,用汉语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将美感经验传导于观众,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中国观众在影片名的语言形式上追求的是和谐匀称,朗朗上口,表现力强,因此四字词语形式的译名尤其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如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Forest Gump——《阿甘正传》等。

(四)实现文化价值的功能对等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转换。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性,在进行电影片名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其所附带的文化内涵。当电影片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两种文化中存在共性时,翻译就能最大限度的忠实于原名,准确的传达影片内容和异域文化;而当存在文化差异时,就应在目的语中寻找功能对等的文化信息进行转换,使其更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习惯,更易被目的语国家的观众所接受和认可。

二、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使中国观众在电影片名的审美上产生了两种心理:一是希望领略到原汁原味、洋腔洋调的别样风情,一是期待感受到由耳熟能详的、有亲切感的语言表达而引起的文化认同感,如“侠、君子、正传”等。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电影片名的翻译应采取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名充分体现出音律、形式与意境的美感,以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

(一)异化策略

异化(alienation)是指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使译入语观众对其感到陌生。19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将其称为“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异化是以作者为中心的。异化策略下常用的翻译方法可将原片名的原汁原味传达给译入语观众,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感受影片带来的异域风情。例如,Chicago——《芝加哥》、Shrek——《怪物史莱克》、The Godfather——《教父》、The Mummy——《木乃伊》等。虽然异化翻译保留了原语言和文化的风格,使观众有陌生感,但随着片名的多次重复,观众逐渐获得领悟,一些异化翻译的片名也自然的被译入语观众接受和应用。如Seven Year Itch——《七年之痒》,这一片名起初是令人费解的,但随着电影的广泛传播,观众接受了这一名称,并用这一形象的比喻来指代婚姻经过保鲜期之后所遭遇的瓶颈问题。

(二)归化策略

归化(assimilation)是指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使译文顺应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和标准,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Schleiermacher将其称为“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归化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在归化策略的指导下,译者将原名尽量转换为译入语观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文化意境,使观众尽量解除语言和文化障碍,能够轻松地理解和领会影片内容。例如,Batman——《蝙蝠侠》、The Merry Widow——《风流寡妇》、Forrest Gump——《阿甘正传》、My Fair Lady——《窈窕淑女》、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会造成译名和原名之间的偏差及部分语义的改变和丧失。有时观众因为不了解源语言文化而一时难以适应异域文化,因此电影片名的汉译更多的以归化为主。

归化和异化的关注点从语言层面提升至了文化层面。两种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目的、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观众对影片的需求和期待。

三、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根据电影片名翻译应达到的功能和效果,异化策略下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音译法和直译法;归化策略下常用的翻译方法有:意译法和创译法。

(一)音译法

音译是指把源语言用目的语中与它发音相同或相近的文字符号表示出来的方法。当片名中出现为译入语观众所熟知或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人名、地名时,可采取音译法。音译法保留了原片名的音律节奏,最具异域特色,能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如Titanic——《泰坦尼克号》、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Jane Eyre——《简·爱》、Anna Karenina——《安娜·卡列尼娜》等。

(二)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译文的语言条件许可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当源语言和目的语在功能上存在对应值时,直译是最简单、最理想、最保险的翻译方法。直译能有效地传播原片名的文化信息,保证“原味”的零流失。

在实际翻译中,直译有时可以让译名与原名达到字字对译。例如,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时代》,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等。

当遇到根据文学名著而改编的影片时,可直接沿用名著中译本的书名。例如,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等。这样的直译不会使影片与文学名著发生错位,效果绝佳。

在有些情况下,译名需在原名的基础上增加或删减一些词汇,使其更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这并不是不忠实于原文,而是为了达到电影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例如,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未眠人》、My Fair Lady——《窈窕淑女》、Terminator——《魔鬼终结者》。

(三)意译法

意译是指不拘泥于原文语言形式和结构,按译文的习惯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就是说,当源语言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表达,直译又无法把原意传递出来时,意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一些英文影片的片名很难通过直译来恰如其分地体现原片内容,这时就需要采用意译法。在进行意译时,译者不得不抛弃原片名的语言形式,而是在经过对原片内容和其包含的文化信息的深刻理解后,尽量做到译名与影片内容相吻合,使片名起到“导看”的作用。

翻译学家傅雷曾经说过:“愚对译事看法实甚简单,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鉴于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片名需意译出其隐含意义,以免造成中国观众对原片名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的误解和迷惑。例如,美国经典名片The Waterloo Bridge,其片名如直译为《滑铁卢桥》,就容易让中国观众联想到拿破仑打败仗的地方,而该片却与此毫无关系,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该片名被意译为《魂断蓝桥》,既保留了原片名的基本形式,又以“魂断”二字贴切的表达出该片的悲剧内涵。又如,美国恐怖片Seven,片名充满了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指的是圣经中说到的七种罪过,影片内容包含了七个对应的恐怖故故事,如果仅仅直译为《七》,会让观众很迷惑,不知所云,因此意译为《七宗罪》,使影片主题鲜明,让中国观众能够比较顺利地读懂其中的宗教内涵。

西方电影喜欢用人名或地名来命名,但遇到观众不熟悉的人名或地名时,为消除中国观众的疏离感,应采取意译来体现片名与影片内容的语义对应。如英国影片Olive Twist,根据影片讲述的一个孤儿在伦敦的故事译为《雾都孤儿》,增加了影片的亲切感。奥斯卡获奖影片Erin Brockovich如果音译为《艾琳·布劳克维奇》,既饶舌又费解,译为《绝不妥协》就能很好地体现女主人公不畏强权,勇敢捍卫正义的可贵精神。英国影片The Heroes of Telemark,其中Telemark为挪威南部一个长年积雪的地方泰勒马克郡,意译为《雪地英雄》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

(四)创译

创译是指翻译时脱离源语言在语意与语音上的束缚而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创造性的翻译,即所谓的“另起炉灶”,追求的是译语与源语在功能或效果上的对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创译是基于源语的翻译,译者有一定的“创作”空间,在翻译时进行适当的拓展或转换,但不是纯粹的或天马行空的创作。通过创译翻译的片名几乎看不到原片名的影子,是译者为了引导观众对影片的正确理解而进行的“创造性的背叛”。创译在英文片名的汉译中应用更广泛,更具有中国特色。

英文片名采取创译的上乘之作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Gone with the Wind。原著译名为《飘》属于直译,做到了忠实于原文,但作为电影片名其商业性与文艺性却大为逊色。而译为《乱世佳人》则取得了体现商业价值和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心理的双赢。“乱世”交代了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背景,“佳人”则唤出了影片中美艳绝伦的女主角,译名形象地道出了女主人公坎坷的经历。再如,美国电影Top Gun,讲述的是一群技能超群的飞行员的故事,top gun在美国俚语中正是指这样的一群人,但如果译者望文生义,直译为《最好的枪》,就使得原片名的内涵完全丧失,并且还会误导观众认为这是一部枪战片,而结合原片内容创译为《壮志凌云》,就传神的表达出剧中飞行员们的风采,既符合影片的内涵又具有中国文字的艺术美感。

有时基于文化功能对等原则采用中国的传统典故或成语来对英影片进行创译,也是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做法,产生惊喜的效果。如Brief Encounter译为《相见恨晚》,原名的神韵和原片的气派都得到了再现。又如,Entrapment——《将计就计》,Affair——《疑云密布》,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等。

电影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交流形式,其片名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严复曾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英文片名的翻译必须慎重严谨的对待,不能毫无标准地随意乱译,而应在翻译策略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基于原片内容、片名来源、语言功能及文化内涵,使译名形式与原名内容达到统一,译名的文化功能与原片的文化内涵达到对等,译名的艺术美感与观众的审美情趣达到和谐,保证英文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益取得共赢。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1)

[4]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翻译,1997(4)

[5]陈青.电影片名的翻译[J].电影评介,2007(5)

【作者简介】左 毅(1977- ),女,广西柳州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学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课程建设、教育技术等。

猜你喜欢

原名翻译策略
构建研究型名师工作室路径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陇原名师工作室为例
艺事
常书鸿的原名及其两篇旧作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产品分类查询目录
《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产品分类查询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