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控制

2016-01-06王亚军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机动车辆行车驾驶员

王亚军,史 芸,张 亮

(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



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控制

王亚军,史芸,张亮

(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

为有效控制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过程中车辆运行安全风险,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在分析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过程的基础上,针对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保障任务环节和车辆运行安全风险要素,提出了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控制的5个要素、3个环节和车辆运行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

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控制

风险是特定环境和时间条件下,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一旦发生且失去控制,就可能导致事故,对执行任务产生巨大障碍,直至导致任务失败。车辆作为未来战争武器装备的作战平台和人员物资输送的机动平台,车辆运行安全将直接影响和制约部队保障力和战斗力的形成。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的不断深入,担负使命任务要求的不断提高,远程摩托化机动在部队军事训练、对抗演练中逐渐趋于常态。因此,有效控制远程摩托化机动过程中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消除不安全影响因素、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已成为部队完成各项训练、演习以及未来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关键。

1 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过程分析

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过程,即驾驶员操控载运一定任务的车辆,在特定运行环境条件下,遵循一定管理规则与要求,完成部队远程机动的保障过程。按照车辆保障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这一时间序列,从安全角度考虑,车辆运行过程涉及驾驶员、车辆、任务、环境、管理等关联要素[1]。保障任务不同阶段,影响车辆运行安全的核心要素略有不同,其中:

(1)任务前,主要涉及驾驶员、车辆、管理等要素;

(2)任务中,主要涉及驾驶员、车辆、任务、环境、管理等要素;

(3)任务后,主要涉及驾驶员、车辆、管理等要素。

由此可以认为: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是由驾驶员、车辆、任务、环境、管理5个要素,通过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3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系统运行中,驾驶员与车辆,伴随车辆保障任务不同环节的转换,车辆运行环境、管理状态的不断变化,其安全状态也随之改变;同时,车辆载运任务受驾驶员与车辆状况的影响,安全状态也会发生变更,进而关联影响到车辆运行安全;而管理相关规定内容的完整性,贯彻实施的有效性,决定了驾驶员、车辆和任务的安全状态以及对车辆运行安全影响的程度等。

2 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控制要素

根据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分析,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主要源于驾驶员、车辆、任务、环境、管理5个要素。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车辆的不安全状况、保障任务的险峻、运行环境的恶劣状态等是车辆运行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车辆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5个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车辆运行安全主要风险要素[2]。

2.1驾驶员要素

驾驶员风险要素,主要体现在驾驶员身心状况、驾驶技能水平、违法违纪行为等,造成驾驶员操控中的人为差错或失误,如判断不准确、操作不规范、误操作、违章操作等。

(1)驾驶员安全认知。如对车辆运行安全地位作用重视程度不够,对车辆交通事故造成危害与损失估计不足,对采取车辆安全防范措施意识不强等。

(2)驾驶员驾驶技能。如复杂道路环境下车辆驾驶技能不熟练,车辆安全知识运用与紧急避险处置不当,车辆驾驶安全经历与经验缺乏等。

(3)驾驶员身心素质。如驾驶员身体素质弱、抗疲劳程度差,面临可能危险、复杂境地,临危不惧、稳定乐观的心理素质不够等。

(4)驾驶员法规意识。如对车辆运行安全有关规定要求,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对车辆运行安全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落实不到位等。

2.2车辆要素

车辆风险要素,主要体现在车辆制动、转向以及灯光、信号装置等方面的安全性能下降或丧失,车辆运行安全实时监控、安全防护装置缺乏等。

(1)车辆固有性能下降,伴随车辆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延长,总成、部件损耗不断增加,车辆技术性能下降或故障率增加等。

(2)车辆保养、修理不及时,作业内容与项目不规范,保养与修理质量达不到要求等。

(3)车辆检查监督不够,经常性检查不落实,车辆检测与车辆审验衔接不紧密等。

(4)车辆运行安全监控与防护技术创新不够,对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行为监控滞后,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效能较低等。

2.3任务要素

任务风险要素,主要体现在车辆载运的物资装备超限,装载的物品易燃易爆,保障任务遇到的环境恶劣等。

(1)车辆超长、超宽、超高等超限运输,行车转弯半径和转弯扫过的面积加大,通过性变差等。

(2)车辆超重行驶惯性大,加速、减速、制动等操控强度大,驾驶员易疲劳等。

(3)车辆载运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在道路颠簸震动和环境温度作用下,爆炸和失火可能性加大,进而影响到车辆运行安全。

(4)车辆恶劣环境下远距离驾驶,驾驶员易疲劳,观察判断能力与注意力下降,心理承受力降低,发生误操作可能性上升等。

2.4环境要素

环境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道路状况、天候状况、交通状况等,车辆运行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状态,诱发车辆运行安全风险的产生或扩大。

(1)雨、雪、雾等恶劣天气,限制了驾驶员的能见度和视野,影响驾驶员对道路环境观察与信息收集,造成驾驶员分析判断的及时性、准确性下降等。

(2)道路路面质量差、附着力降低,车辆制动性能、转向特性发生变化,车辆操纵性与稳定性下降等。

(3)混合道路交通,交通参与者增加,交通管控难度加大,交通秩序易混乱,车辆运行干扰大,行车不安全因素增多等。

2.5管理要素

管理风险要素,主要体现在车辆运行安全法规的齐全性,各项规定与要求落实的有效性等。

(1)车辆运行安全相关法规,未能涵盖所有管理层次、范围、内容,出现了管理约束真空等。

(2)车辆运行安全相关法规不落实,未能有效规范驾驶员行为,遏制不安全因素产生,以及任务时间、行车路线等安排不合理,造成相关规定落实障碍等。

3 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控制环节

按照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保障任务过程,针对驾驶员、车辆、环境、任务、组织5个要素,可确立车辆运行安全风险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3个控制环节,其中:任务前安全风险状态是车辆运行安全的基础,任务中安全风险状态是车辆运行安全的关键,任务后安全风险状态是车辆运行安全的准备。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安全控制,应针对车辆运行安全风险要素特征、发生概率和带来危害严重度,制订应对策略和处理方式,做好防范对策[3]。

3.1任务前环节

部队远距离摩托化机动执行任务前,应确保执行任务的车辆具有完好技术状况,驾驶员具有良好的驾驶技能和安全素质,将可能造成车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

(1)分析评估安全风险。安全工作条例明确要求,组织重大活动、执行危险性较大任务时,应当预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任务前要掌握车辆运行安全风险状况,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风险发生及造成危害程度,避免因放弃或改变正在执行的任务而付出高代价;应多方了解任务区域道路交通环境状况,如道路分布、交通流量、事故多发地段、道路施工状态,以及沿途雨、雪、雾等天气情况等,合理规划行车路线、行车起止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拥堵时段,充分利用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安排好途中休息,确保驾驶员身心状态得到及时恢复。

(2)了解驾驶员驾驶技能与身心状况。了解驾驶员执行任务经历、对任务路线熟悉程度以及处置车辆运行安全问题经验等;注意观察驾驶员状态,如情绪不好、疲劳困倦、精神不振等,将影响驾驶员对道路交通情况的分析判断和车辆的驾驶操纵控制等。

(3)检查车辆及装载状况。按照车辆保养作业规定,对车辆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作业,必要时协调车辆检测机构,组织车辆上线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安全运行技术条件要求;按照人员、物资乘(装)载标准,分配车辆乘载人数、载运物资装备数量,做好装载物资和伪装器材的捆绑固定等。

(4)交待相关注意事项。明确车辆保障对象、任务、时间和地点以及指挥关系和要求;针对任务特点、交通环境、天候状况等,明确行车间距、运行速度等。

3.2任务中环节

部队远距离摩托化机动保障任务中,主要涉及任务状况、车辆运行环境、驾驶员操作状态,以及车辆途中检查、任务时间安排等。应建立安全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形成有效防范体系,及时发现和抑制风险发生。车辆行驶中,道路交通环境瞬息万变,风险要素随时会出现,应及时监督和提示驾驶员正确操作驾驶,有效处理各种交通状况。

(1)监督驾驶员驾驶操作行为。车辆运行管理规定针对驾驶行为,明确提出不准闯红灯、走禁行路、超速行驶、强行超车、酒后驾车、行车中使用手机等“十不准”行为,是车辆正确运行和行车安全的基本要求,行车过程中应做好监督工作,杜绝违法驾车行为。应根据道路交通环境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如通过市区、进入高速公路、突遇暴风雨与浓雾等恶劣天气等,及时进行提示,有预见性地做好防范措施。

(2)控制车速与跟车距离。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后续车辆跟进速度,特别注意道路环境变化,如道路施工车道封闭、雨雪雾天气等,及时调整车辆行驶速度,保持适当跟车距离。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 m以上距离,车速低于100 km/h时,可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 m;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能见度小于200 m时,车速不超过 60 km/h,跟车距离保持在100 m以上;能见度小于100 m时,车速不超过40 km/h,跟车距离保持在50 m以上;能见度小于50 m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超过20 km/h,并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3)组织安排途中休息。车辆交通安全规定要求,一般情况连续驾驶2 h至少停车休息 20 min,连续驾驶第 2个2 h必须停车休息1 h,24 h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 h,每天累计睡眠时间不得少于6 h,这是车辆运行安全的基本保障。应合理安排行车时间,采取轮换驾驶等措施,保证驾驶员充足睡眠和途中休息,尽可能避开中午和凌晨最为困倦的时刻行车。行车途中,长时间单调行驶,可通过增加行车状况询问频率、播放音乐等进行调节。感冒、抗过敏药物,易造成瞌睡、疲劳、肌肉无力,使驾驶员不能集中精力,影响判断和操控车辆。针对驾驶员承受的是脑力与体力双重疲劳,尽可能不安排从事驾驶以外的工作,在休息上可享受特殊化。

(4)安排途中车辆检查。结合途中休息,督促驾驶员完成车辆技术状况和车辆装载情况检查。重点对行车途中仪表观察,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检查和排除;对行车途中车辆发出的异响、产生的异味进行判断和检查。

(5)处置行车中突发事件。行车中遇到危险道路、拥挤路段时,应了解勘察道路情况,组织安排人员指挥调控,保障车辆有序通过,必要时组织乘载人员下车步行通过。对车辆运行中出现的交通事故,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正确组织实施伤员和物资抢救,涉及地方车辆、人员时,妥善处置事故现场,并及时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警。

3.3任务后环节

部队远距离摩托化机动完成任务后,应及时分析总结车辆运行安全状况,查找行车安全隐患,进行车辆安全与交通事故预防教育,全面恢复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和驾驶员安全状态,为实施新的车辆保障任务做好准备。

(1)总结车辆运行安全情况。分析车辆运行安全风险状况,评价驾驶员驾驶适性,进行针对性的车辆交通事故预防教育与训练;对事故倾性严重、不适宜从事驾驶岗位的人员进行调整,消除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影响。

(2)督促车辆检查与维护保养落实,消除车辆的不安全状况。车辆性能要达到:“四动”,即一下能发动、一脚能制动、一人能转动、一人能推动;“四好”,即蓄电池电足安牢好、灯光照明好、喇叭清脆响亮好、雨刷灵活自如好;“四不漏”,即无漏油、漏气、漏水、漏电;“四清”,即蓄电池、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粗(细)滤清器清洁;“五足”,即轮胎气压足、润滑油足、冷却水足、燃油足、蓄电池电解液足;“四无”,即机件表面无过热现象、各部机件无异响、车身车厢无歪扭、随车工具无缺失等。

4 结 语

部队远程摩托化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控制,必须从车辆保障任务3个环节入手,针对车辆运行中的安全风险5个要素,建立车辆运行安全风险监控与评估体系,及时有效控制车辆运行安全风险状态,有效规避车辆运行安全风险,或将其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内,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实现车辆保障力、战斗力的提升,赢得未来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胜利。

[1]翟从敏,叶鹏,韩越,等.汽车部(分)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安全风险管理探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15(12):40-44.

[2]王亚军,张智军,何松柏,等.军用车辆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129-132.

[3]任富兴.新形势下部队安全风险规避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199-203.

(编辑:闫晓枫)

Risk Control of Vehicle Operation Security in Troops’ Long-distance Motorization Mobility

WANG Yajun, SHI Yun, ZHANG Liang

(Automobile Command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isk of vehicle operation security in troop’s long-distance motorization mobility and ensure the security of vehicle operation, after analyzing vehicle operation process of troop’s long-distance motorization mobil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5 elements and 3 links of vehicle operation security risk control according to vehicle support tasks and security risk factors of troop’s long-distance motorization mobility. It also analyzes the causes of vehicle operation security risk and proposes some corresponding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motorization mobility; vehicle operation security; risk control

2015- 09- 06;

2015- 10-26.

王亚军(1963—),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2.003

E234;U492.8

A

1674-2192(2016)02- 0010- 04

● 军事运输Military Transportation

猜你喜欢

机动车辆行车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一起机动车辆火灾事故的调查
场内机动车辆综合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需求发展研究
夜间行车技巧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锈蚀法显现机动车辆发动机号码可行性分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