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翻译课程的教学思考
2016-01-05
地方本科院校翻译课程的教学思考
李加强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由认知翻译角度出发,尝试以pioneer翻译为案例教学,由具体翻译过程探究翻译课程教学的模式与价值判断,旨在为翻译教学提供参考之用。
[关键词]翻译课程;认知翻译;翻译教学
1 引言
目前,我国翻译界和高校的翻译教学面临着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历史的机遇,正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各种要素都已经发生了巨变,自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版)十余年的探索,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和“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认识更加清晰,进一步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多元发展。未来一段时期也是传统外语类专业全面改革和提升质量的关键时期[1]。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翻译过程”和“翻译能力”研究以来,欧洲学者们运用认知科学和先进设备不断设计出种种实验和方法,而国内学者也给予相应介绍和研究。王寅曾专文列述了国外研究翻译过程和翻译能力所常见的几种实验方法。认为弊端可由“数法并用”得以弥补,即认知语言学中“趋同证明( Convergent Evidences)”的方法。认知翻译学将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更具指导意义,对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翻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
本文试图在认知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翻译课程教学,提出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达到翻译课程的培养目标。
2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翻译课程教学研究
语之所贵者,意也。翻译涉及源语理解、概念认知生成到译语表达的认知过程。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并不意味着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解码——译码。根据Lakoff与Johnson的体验哲学理论,翻译就是基于这种认知来实现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也是一种认知的过程,翻译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奈达较早从认知角度谈论翻译,勒代雷和塞莱斯科维奇分别在口译研究领域提出了译员认知心理模式,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也结合认知研究翻译,王寅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表述如下:“翻译是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在目的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3]。翻译教学则是与生活连接在一起的对两种语言和两种语言间相互关系的趣味无穷的同步探索过程。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译者动态的思维和决策过程。苗菊等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翻译教学进行研究,借鉴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思维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对翻译思维过程的特征、翻译转换思维的类型、翻译思维的品质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翻译教学需要重点培养译者优化的思维习惯和监控思维能力,并提出教学建议作为具体教学实践的指导[4]。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缺乏意义推断认知机制的激励,而出现孤立选择和反复、机械使用的特点。语言学习者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从而能对同一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因此,翻译教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要充分展示翻译的认知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及思想的内化过程。翻译教学中的教学重点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渐超越语言对应,实现从源语思维到译语思维的自动化,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并发现翻译学习中的认知脉络,从根本上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
今后,有必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语言与内容融合式教学”(或“内容依托式教学”)、“思辨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培养”等重要命题,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多元发展[5]。
3 案例分析——翻译课程教学
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翻译过程为导向,应该“助使学生大量训练并对翻译过程中涉及语言和非语言加工的各个步骤进行反思认知。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现象,翻译是受到社会、文化、思想和认知限制的活动[6]。目前,认知研究已经总结出十数种基本认知方式,如:互动体验、意向图式、范畴化、概念化、认知模型、心智整合、识解、隐转喻、关联等,下文尝试运用部分认知方式,结合2003年专八英译汉试题近160个词两段落的一篇短文为例探讨,重点考察两种认知方式在翻译课程的教学思考。该短文取自美国著名作家库珀名著《拓荒者》,文学作品蕴涵丰富文化之义,其表现策略各有所异。从认知角度进行翻译研究,能更加深刻地认识翻译过程,进行翻译教学活动。
3.1原型认知机制
日常生活中,不同民族参照其熟悉的有形有体的具体概念进行认识,思维、体验飘渺无形的抽象概念,形成了一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概念激活一个相关的语义域,进而引出蕴涵其中的常识性要素。
从词典学角度看一个词的词义时,通常只能找到一个原型,通过对原型的描述解释词义,词汇在原型之外的变化并不能得到全面的解释[7]。对源语例句的内容要把握其语境,选用恰当的目标语形式表达源语例句的内容。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已运用于词典如《新牛津英语词典》释义的理论基础。Pioneer一词的词源暂且拷贝如下:
pioneer from Late Latin [one who has broad feet]源自后期拉丁语[平足者];(n, hence v):源自古法语peonier [步兵], later (pionnier) an Army (R)labourer, finally fore -runner in a new, uncivilized land: tautological agent (-ier) from OF peon, foot soldier (F pion, in chess): L pednem, acc of ped, one who goes on foot: cf E pawn, q.v. at FOOT, from Latin ps ped- [foot] * see ped-源自拉丁语acc of ped- [足,脚] *参见ped-[8]。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释义区分核心词义与次要词义,词义关系清晰。提供详细词法、句法、语用、搭配信息,词条均来自英国国家语料库,语料真实、地道汉语翻译以提供对应词为原则,力图准确、自然、简洁再现原版内容[9]。
基于原文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语,则需择取其源语与译语的词语内涵最佳的贴切对应。译者面临的每次选择并非从词义稳定的两个对等词汇中进行二选一,而是要在众多词义差异或大或小的对等词汇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与译者的认知相关[10]。《拓荒者》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独立战争结束后的1793年,这时纽约开发地上已出现了兴旺的市镇。小说以相当的篇幅描述了“皮袜子”的自由狩猎的生活方式和纯朴、正直的道德原则同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猎人最后只好遁身西部未开发的森林之中。
本文的体载类似于一篇摘要,其目的是了解美国人的各个价值观的内涵,词类范畴之间的对译便显得极为重要,应尽可能做到对等。Puritan and pioneer morality:是指体现在那些搭着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的英国清教徒及后来组建美利坚合众国的早期美国人身上的价值观。实际上,pioneer在理解特定的词语语境对于不同场合下翻译同一个词可以使有限的叙事模式以绚丽多彩的语言传情达意。通过心理相似和功能相似,正确地理解原文,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作者的心理状态,由此重建文本。首句即开宗明义,库珀在其名著《拓荒者》一书中写到主人公,一位土地开发商,带着表妹四处参观自己正在规划中的城镇,津津乐道地描述着宽广的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生机盎然的大都市。此处,标题翻译是与语篇分析相联系的。理解把握源语词汇、短语表层含义以及其在作品中的涵义。
在这个语义辐射网络的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模式,就是传统逻辑中的“相似即同一”的认知模式。词语激发认知图示,解读词语由已知认知经验二理解新概念域,越是复义的词越需要考虑这些复义之间互相影射,共同作用以间接表达微妙语义的可能性。而复义词之间的关系也必须纳入考虑范围之内。这些复义词仅凭表面的观察很难察觉其威力。因为历史的变迁,原来意义繁复的词语意义趋于单薄,仅凭它们现在透明、单薄的意义来翻译,力图穷尽昔日蕴含丰富潜台词的文学作品,就会误入歧途,产生单薄甚至是荒谬的译文[10]。
3.2概念隐喻机制
语言归根到底是认知的一个方式。语言深植于认知结构,而隐喻则为一种认知模式[11]。认知语言学把象征看作是人类的基本隐喻能力,传统修辞中的象征从属于隐喻。Lakoff&Johnson把隐喻看成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不再仅仅是语言的装饰。隐喻是在两个认知域之间映射的产物,是基于事物相似性的认知操作。隐喻是不同类别事物之间的类比联想,相似性越新奇,隐喻化程度越高。
表1 Pioneer的类比联想度[12]
各个民族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念会导致语义的差异,从而引起英汉词语出现不等值现象。在美国,移民初期身携长枪与斧头的拓荒者(pioneer)是个人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们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以纳蒂·班波(Natty Bumppo)一生为脉络,以1740至1804年间即美国建国前后不断向西部边疆开拓历史为背景,“当时的美国人寻求的是一种具有‘美国特征’的东西,一种足以将土里土气的乡巴佬转变成骄傲而自信的城市人的东西……至少在一个方面,美国人感到了他们国家的与众不同:即那种旧世界无法与之匹敌的荒野”[13]。“荒原的森林和草原,正如库柏所了解和想象的那样,主导和决定了小说的情节”[14],西部的区域意识日益强化的结果便是“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15]。
pioneer作为小说的核心与灵魂,指涉主题和高度概括了小说内容,体现和表述了作者之思之情。标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语言的隐喻化组合。隐喻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其词汇总是在透穿其本身意义以取得超越性的象征义[16]。
有关的背景知识是影响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的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原因。翻译过程中必须对美国的著名作家,不能不了解他生活的年代及他的代表作“Pioneers”,不能不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概念隐喻在翻译中起着关键作用,进行跨语言翻译时,隐喻、转喻机制也是不可避免的。
翻译恰似棋局对弈,是与“完全信息”对局,后手棋受制于前手棋及其结果[17]。“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一系列连续发生的情况,必须在一系列的选项中作出一个选择,这种选择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并且各个选择之间相互联系,先做出的选择为随后的选择提供了某种上下文[18]”。
3.3翻译教学的例证启示
翻译课程中,语言学习的重点应凸显原型意义与其他意义的联系,以及其推断过程的规律等。原型具有可扩展性和整合性,翻译译例特定语境不断尝试靠近的译作“理想原型”。在学生的此段翻译中,其中明显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翻译为:倡导者,先驱(者们)、倡导者、先遣兵、先锋(们),而有的译文则在理解上出错:轻工兵先锋(队员)、探索者、先行者等。
作为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熟练高效使用词典等工具书,以解决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的问题。使用词典不仅是学习者语言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伴随的行为,而且牵涉到语言信息加工等心理活动因素[19]。
“翻译之事,遣词既不易,定名尤最难。全采原音,则几同不译。易以汉语,则内容所含之义,差之毫厘,即谬以千里。折衷两者,最费苦心[20]”。
隐喻意识虽有词典担释义之责而无翻译之任务,在翻译教学中真正实践认知翻译学所倡导的“数法并用”(Combined Methods)。在翻译教学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认知模式的角度,构建一个以某范畴为中心、包含不同层次范畴的范畴网络,植入文化模式,就能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翻译路线图。
翻译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必须进行调整和转变。英语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外语语言的教学不是单纯的基本的语言能力,翻译的教学应该及时过渡到高层次的思辨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的翻译课程建设应立足现实,关注翻译的认知过程,探讨翻译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由翻译的认知能力培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期对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钟美荪,孙有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外语界,2014 (1):2-8.
[2]王寅.认知翻译研究:理论与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 (2):1-8.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17.
[4]苗菊,朱琳.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0(1):98-103.
[5]钟美荪,孙有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外语界,2014 (1):2-8.
[6]Mona.The Role of Corpora in Investigating the Linguistic Behaviour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C]// Tony McEnery and Andrew Wilson. Corpus Linguis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6.
[7]Wierzbicka, A. Semantics Culture and Cogn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ERIC PARTRIDGE Origins, A Shor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2006.
[9]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0]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1]Lakoff,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2]Associations to the word“pioneer”[EB/OL].[2014-11-13]. http://wordassociations.net/search?hl=en&q=pioneer&button=Search.
[13]Buell Buel, Lawrence.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 f American Culture[M]. Cambridge: Harvard UP, 1996.
[14]Nash Nash, Roderick. 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M]. NewHaven: Yale UP, 1982.
[15]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6]James Fenimore Cooper.The Pioneer [M]//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天津:南开大学出书社,1991.
[17]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2000.
[18]Lévy, J.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 [C]// Roman Jakobson. Essays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Vol. II. London: Routledge,2000.
[19]何家宁,张文忠.中国英语学生词典使用定量实证研究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现状分析[J].现代外语,2009(1):94-96.
[20]梁启超.佛典之翻译[K].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责任编辑:余义兵]
On Transl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of Local Universities
Li Jiaqia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
Abstract:The paper attempts to deal with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translation. The paper takes“pioneer”for case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teaching mode and value judgment based on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 at colleges.
Key Words:Translation Course; Cognitiv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Teaching
作者简介:李加强(1967-),男,安徽宿州人,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基础英语教学团队项目(2013jxtd038);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3jyxm258);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2zy147);安徽省省级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收稿日期:2014-10-21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1.005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1-0019-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