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俗文化的历史演化初探

2016-01-04林慧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

林慧平

摘要:作为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中国俗文化源远流长。从纵向发展来看,中国俗文化经历了史前、先秦两汉、六朝与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和当代六个阶段。从横向发展来看,中国俗文化经历了发展完善、革除变迁、融合创新的众多过程。这一历史演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从俗文化的概念入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及其特点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现代民俗对传统民俗的传承,并对未来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中国俗文化;历史演化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172-03

一、俗文化的概念及构成

文化有雅俗之分。雅文化是由专门从事文化生产的知识分子在劳动群众创造的基础上实行再创造的文化财富,它基本上是以理性形态、社会意识形式和书面著作形式出现在上层的,格调较高、加工较细的文化成果。俗文化在其广义上是指那些不属于雅文化的文化现象和形态,是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比较直观朴实的文化成果。在狭义上,则与通俗文化同义,包括世俗文化、民俗文化等大量的文化活动与现象。是一般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发创造培育的,未经雕琢,零散无序,简单朴素。如各种口头文字、神话故事、民间艺术、游唱戏曲、民谣歌谣等,都属此列。它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和生活文化,涉及价值取向、道德尺度、审美标准等心理上的结构。

二、俗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中国的俗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史前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更新而不断地消长演进,始终适应并引导着人们的生活需要。

1史前时代的民俗

史前时代的民俗是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成立以前的民俗,也就是原始社会的民俗。人类在产生之初,靠原始的采集、捕猎为生。后来学会使用石器、学会用火,并逐渐形成了熟食的习惯。《周易·系辞下》云:“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淮南子》卷十九卷《修务训》指出:“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这里记载的就是神农氏发明古代农具、开创农业、尝遍百草的历史功绩。鉴于此,我国先民开始定居农耕,开始一贯遵循“以农为本”的传统信条,农业民俗结构得以确立。

“在我国古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不仅发现了众多的石器、陶器、骨器等生产工具与生活器皿,如石铲、骨针等,还发现了麻布及以家蚕丝为原料的丝线、丝带等纺织品,琮、壁、璜等精美玉器。”[1]477,这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距今数千年之前,就开始了以天然产物或农牧产品为原料加工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生产活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独立的原始手工业。随着陶器、骨器等制作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将雕塑、绘画等艺术附加于器物上,并开始佩戴兽骨、贝壳等装饰品,服饰民俗也得以确立。此外,这一时期原始宗教开始发展,相关的信仰也开始盛行。

随着原始氏族向母系氏族的过渡,原有的族内婚开始向族外婚转变。而当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以后,氏族内部的一些分工形式、物质分配方式以及氏族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对于史前民俗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史前时代没有国家政权的强制作用,因此在氏族生活中,一切都按照传统习俗办事。可以说,民俗是原始社会生活唯一的规范,这就是史前民俗的特点所在。

2先秦两汉时期的民俗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氏族社会的全面解体。从夏朝开始到汉末,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开始形成了特定的体系。

夏、商、周是中国上古时期的奴隶制王朝,这三代是以中原地区各部族的民俗为中心,兼收周边各族的民俗,从而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统一民俗格局。夏代的资料较少,其民俗大都无法考证。但据史书记载,夏人凭借天文观察日月交替和大地冷暖,结合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编纂出记录时令物候,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历法——夏历。“夏历”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农历”。在漫长的历史中,农历在指导农业生产记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有考古发现夏朝的一些陶器符号上有明显的文字特征,这就是商代甲骨文的前身。“殷商时期出土的铜铲、石刀等文物上出现了具有十分浓厚的原始风貌的甲骨文,出现了“耒”“协”等工具及耕作方式名称和“稷、麦”等作物名称”[2]587。这些甲骨文字表明了我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沿革与演进的过程。古人除了在甲骨文上记载农业生活,还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语言精炼,但包含的意思却非常的丰富。随着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占卜甲骨和陕西等地甲骨卜辞的出土,古人事无巨细的占卜民俗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进入周代,在民间风俗以及前两代发展的基础上,官方仪礼制度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部汉族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反映了周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的生活。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下庙,而拜迎于门外。”[3]最早的“六礼”是周人所制定的,把六种礼节一一实践,婚礼才算是合法的。至此之后,传统婚俗的“六礼”作为中国社会缔结良缘的必要步骤被继承了下来,此后其与父权制、家长制,以及后来的聘财婚相互结合,成为了传统婚姻的基本形式。

从春秋战国开始到秦汉之间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融合时期。伴随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服饰、封建制度的确立以及大一统王朝的确立,汉民族以华夏民族为主体,在与众多部落、民族的同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游艺民俗。据《艺文类聚》引述古籍记载,“秋千”本是北方山戎的习俗。在寒冷的北方,秋千的绳索多用兽皮制成,因此“秋千”的繁体字写作“鞦韆”。北戎在寒食节这一天流传荡秋千游戏,意用此法锻炼身体的灵巧性。后齐桓公打败山戎后,这项游戏随即传入了中原。到了两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历时约四百年,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民俗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

3六朝与隋唐时期的民俗

东汉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民俗仍在继续发展,中间经过动荡的三国、两晋以及南北朝时期,到统一的隋唐时代达到了高度的繁荣。

由于六朝时期发生了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战争并导致大规模的民族流动,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民族杂居的地域都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融合。在此期间,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南方的蛮、越、僚等族,以及西南地区的濮人、巴人等,都大量地吸收汉族的文化和习俗。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开启了饮茶的时代。两汉时期,茶曾作为四川的特产进贡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在这段时间内,茶仅仅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稀世珍品,饮茶仅仅限于王宫朝士,民间百姓很少饮茶。到了三国时期,制茶工艺得到了极大发展,饮茶作为一种文化逐渐流行起来,民间也有少数人开始饮茶。同时,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也传入了汉地。比如在西晋时,洛阳就有了胡人的服饰,并且这类服饰在汉人当中也颇为流行。

从汉至唐,随着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引进,宗教对民俗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加深。此时众多生活器皿或用具皆以佛像作为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已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宗教信仰逐渐成为大众所接收的民俗信仰。同时,岁时民俗也逐渐形成体系。如守岁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始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意思是过了除夕之夜,就会离开冬天寒冷的冰雪,温暖的春天就会来临。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今绝大多数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在这一历史时期也已初步形成。

4宋、元、明、清时期的民俗

宋、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封建社会民俗的又一个繁荣期。在唐末五代,历史悠久的算命、看相等中国民间巫术渐集大成。经过唐末五代的社会大动荡,士族门阀纷纷覆灭,宋之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影响宋代的婚俗习惯。北宋末年制定的《郑和五礼新仪》中,将传统婚礼六俗做了简化,“并问名与纳采,并请期于纳成”,使“六礼”变为“四礼”[4]到南宋时,朱熹又去一礼。宋朝后,婚礼便以“三礼”进行。

由于宋代的市井文化高度发达,因而这一时期的岁时节日风俗较之以往更加完备,都市民俗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宋朝社会生活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民俗风貌。

宋代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元曲和散曲相继出现。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刺激了明清文人的创作,带来了明清书画的盛行和小说的繁荣。明代的绘画,是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但是壁画的创作相比唐代渐趋衰败。我国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等,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渐趋衰亡的历史时期,传统民俗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定制,尤其是岁时节日、各种民间信仰、民间游艺、宗法组织等,都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在清朝统治初期,虽然政府曾强行推行剃发蓄辫的民俗改革,但遭到了汉族的强烈反抗[5]。汉人除了极少数的民俗发生改变外,其他一律遵行祖制,并且连清人也基本承袭了汉俗,被同化。由此可见,无论是汉人掌权还是少数民族执政,中国古代民俗始终以汉族民俗为中心,少数民族的民俗虽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汉族人口众多,另一方面也与汉文化的兼容性有关。

5近现代民俗

所谓近现代民俗,就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民俗。在这一时期,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下,原有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剧变。在百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历史阶段,并从一个“古代”民族逐渐向现代化的文明民族迈进。与此同时,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一部分西方民俗被我们所接受,并与我们的传统民俗发生交流与融合,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6]。此外,人民群众也在不断创造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又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新民俗。比如在民国时期,清朝婚礼中重聘礼的奢靡之风减退,旧时婚礼中如男女不相见之弊被革除,以及民国初年政府在晚清婚礼变革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式婚礼,同时得到了有效推行。

三、当代俗文化及未来俗文化的发展价值探索

建国后,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徙,农村的农业民俗比重下降,城市的非农民俗比重加大,具体说表现农业社会的岁时民俗、生产民俗、信仰民俗等逐渐变弱。就岁时民俗来说,除夕的主题不再是燃烛守岁,年夜饭前也不再有闭门、封井、祭祖先等活动,神秘的禁忌大多已淡化。人们用象征吉祥的春联、中国结、窗花等民艺物品装点房屋,看电视成了主要的娱乐消遣活动[7]。近年来,传统的七夕节渐渐被弱化,年轻人用庆祝西洋情人节的方式庆祝七夕,情人间互赠鲜花、巧克力,七夕节的代表食品巧果也已踪迹难寻。而表现城市生活的经济民俗、社交民俗、游乐民俗、人生礼俗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就婚俗而言,相比古代的拜堂成亲和近现代的西式教堂婚礼,当代的婚礼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在自宅内操办的婚礼还在某些农村传习,又出现了蜜月旅行式、集体式、茶花式、自娱式等多样的形式。在交际礼俗方面,越发的时尚和现代[8]。贺寿以拍贺电、送鲜花、送蛋糕取代了送寿联寿幛、寿面寿桃之礼,借助现代通信手段拜年、互赠礼品越发普遍。以城市和农村这两大传统的生活空间而论,民俗中心在我国正经历着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其结果是城市必将成为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传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假日的恢复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清明节祭祀祖先,传承“孝文化”,在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发扬“爱国精神”。传统节日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产物,政府要承担起弘扬和振兴传统文化的职责,重视挖掘和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表现形式,使人们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体验传统节日里浓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之,当代民俗事象形态和内涵的改变,是在适应人们现代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文化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民俗资源意识的更新、民俗文化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民俗文化传播的推广。目前全国各地民俗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传统民俗节日的举办和民间手工艺创作的盛行均体现了我国对俗文化保护与宣传意识的增强。同时俗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还会有效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创新民俗文化成果,对我国当前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门鐺.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汇典[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2][元代]陈澔.礼记集说·昏义[M].万久富,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邱濬.文公家礼(序)[M].

[4]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巨变[J].民俗研究,1996,(2).

[5]朱燕红.论节俗文化与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2).

[6]田川流.论俗文化的当代意义[J].艺术百家,2012,(3).

[7]王一前.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演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

[8]赵杏根,陆湘怀.中国民俗学通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
冬季民俗节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