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功能语法角度解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一诗

2016-01-04力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力明

摘要:《补墙》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诗人讲述了新英格兰农民在每年春天都要补墙的传统,反映了人们自我隔离的一种心态,提出了对谚语“高墙出睦邻”的质疑,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以及人们对传统的态度的一种反思,讽刺了那些顽固守旧、盲目遵循旧传统的人。以功能语法以及马丁的评价系统为分析框架,从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研究中的应用性。

关键词:功能语法;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118-02

一、引言

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韩礼德(2000)明确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每一个功能都是通过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各种语言手段实现的。概念功能指的是承载意义的功能,即意义潜势,通过及物系统实现;人际功能研究的是语言如何表现社会和人际关系,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表现出来;语篇功能研究的是句子如何连接成连贯统一的语篇,而不同于一系列随意排列的句子,这一功能主要通过主题系统和衔接系统实现。笔者将尝试运用这一理论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补墙》进行功能分析,以探索这一理论框架在诗歌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性。

二、从概念功能分析《补墙》

概念功能是通过及物系统实现的,及物系统包含以下六个过程:(1)物质过程,即行事行为过程;(2)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包括感知、反应和认知过程;(3)关系过程,即存在过程及反映两个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4)行为过程,即身体和心理行为;(5)话语过程,即说话的过程;(6)存在过程,即存在和发生的过程(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

《补墙》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墙上出现缺口;第二部分描述修墙过程;第三部分是叙述者对墙本身、补墙工作和邻居相关反映的评价;最后一部分是叙述者试图改变邻居的看法但是却没有成功,反映了邻居的顽固保守。读完整首诗,我们可以发现及物过程的使用并不是随意的,诗人选用的每一个及物过程都体现了一定的概念功能。

例如,第一部分以一个存在过程开头“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Something”即是一个存在,作为一个不定代词,它给读者一定悬念,吸引读者去思考究竟是何人不喜欢墙。接着一系列物质过程“sends frozen-ground-swell”“spills the upper boulders”“makes gaps”“have made repair”“have left not one stone on a stone”描述了这面墙究竟发生了什么。两个关系过程“The work of hunters is another thing”和“the gaps I mean...”,还有心理过程,即“No one has seen

them made or heard them made”“But at spring mending-time we find them there”更增加了墙上缺口的神秘性,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诗的第二部分以一个话语过程开头,叙述者告知他的邻居墙上有个缺口,接着一系列物质过程描述了补墙的过程。关系过程:一是强调了补墙的石头很重,即“And some are loaves and some so nearly balls”,再加上两个物质过程“use a spell to make them balance”和“Stay where

you are until our backs are turned”体现了工作的不易。

三、从人际功能分析《补墙》

语言的第二大功能是它的人际功能[1]。韩礼德(2000)认为实现人际功能的最重要的语法系统是语气和情态系统,包括主语和限定部分。限定成分一般是表达时态和情态的动词,其功能是对命题加以限制,使它和语境契合,这一功能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主要时态,指话语发生时所处的时间,过去、现在或者将来[2]。另一种方式是语气和情态系统,指说话者对话语中可能性、责任的评价。(韩礼德,2000:69)

在这首诗中,大部分诗句都是关于事实的描述,包括墙的破损程度、补墙的过程、叙述者的感觉、邻居的反应和行为,等等。叙事主语是“I”,主要时态是现在时,从以下句子“I

have come after them and made the repair”“the gaps I mean”“I let my neighbor know beyond the hill”“I tell him”“I wonder”“Id ask”“I could say”“Id rather”“I see him there”“as it seems to me”[3]中能感受到诗人像是在和读者分享他和邻居之间的交流,娓娓道来,再加上现在时的使用,让整个描述就像在眼前发生一样,非常形象生动。

在“Bringing a stone grasped firmly by the top”和“And he likes having thought of it so well”中,情态指示词“firmly”和“likes”再次体现了邻居顽固保守的态度和对他父亲所说的“高墙出睦邻”理论的坚决拥护。

四、从语篇功能分析《补墙》

语篇功能通过三个子系统实现:主体系统、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主题系统中,主题是话语的出发点,述题是关于主题的成分[4]。在陈述句中,主题如果是分句的主语,则被称为未标记主题,如果不是分句的主语则被称为标记主题,标记主题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强调。比如,本诗第一句中“Something”就是一个标记主题,目的是为了强调和引起读者注意[5]。另外,这个“Something”也是接下来一系列物质过程动作的发出者,这样的语序使得段落衔接更自然,也更为流畅。

观察本诗的衔接系统可以看出弗罗斯特能够非常娴熟地运用照应、省略、连接、词汇衔接来打造诗篇的整体性。比如诗中第三人称复数的使用有很多处,分别指代猎人、缺口、石头,但是却不会让读者混淆它们的指代对象,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照应链:“hunters...them...they...they”,“gaps...them...them...them”,“boulders...them...them”。有时候诗人会省略表示原因的连接词“because”,然后用一个分号代替以节省一个音节的位置,例如,“The work of hunters is another thing;”。关于词汇衔接,可以看到诗中通过重复和同义词关系构成的词汇链,例如本诗的关键词“wall”和它的同义词的使用就贯穿在整个诗篇中。

参考文献:

[1]Manorama, Trickha.Robert Frost: An Anthology of Recent Criticism,1990.

[2]H.A.Maxson. On the Sonnets of Robert Frost[M].Mc Farland & Company,2005.

[3]Robert Frost. 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1979.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美]罗伯特·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诗选[J].张祈,译.扬子江诗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