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化”目标引领打造研究型辅导员队伍

2016-01-04肖瑞兵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三化辅导员高职

肖瑞兵

摘要: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和学生工作的新需求,高职院校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勇于正视自身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目标,始终围绕着“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辅导员队伍,如何建设”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此,从建设研究型辅导员的视角来探讨辅导员队伍建设,梳理出当前辅导员“四个不适应”工作现状,进而提出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三化研究型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037-02

中共中央〔2004〕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三化”即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目标要求[1]。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始终围绕着“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辅导员队伍,如何建设”来展开的。下面主要围绕“做一名研究型辅导员,如何做”来进行实践剖析和理论探讨。

一、做一名研究型辅导员的必要性

1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大规模的外延式扩张转向注重质的内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理论基础、研究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它的目的是服务,以就业为导向,来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就业率,在即将就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就业单位,减少因为错误的选择而导致的反复更换工作的出现。这样的办学特点决定了职业辅导员群体建设的可行性。受教育的对象文化知识较弱,综合素质偏低,这就需要辅导员来规范和教导,加强其自制能力和自控能力。教育环节时空跨度的增加,工学教育环节交替在高职教育中成为常态,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的选课制度和学分体系在高职教育中实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一直是更困难、更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探究辅导员“三化”的实质内涵、层级结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的问题。辅导员队伍“三化”目标要求我们立足专业化,提升专业素养[2]。

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需有相关专业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实现专业化需依托学科建设,这是胜任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也是实现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坚守职业化,树立职业理想。要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个职业来从事,树立职业理想,愿意长期从事或将其作为终身事业来做。职业化是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的,要求辅导员具有专业性,需要从外在形象、职业技能、职业特色和教育思想等方面来规范辅导员建设。所谓的专家化,就是要达到专家水平。辅导员专家化是辅导员努力追求的职业理想,是建立在专业化的前提下,经过长期职业化的实践,在辅导员工作的某个领域的研究有所建树,要求辅导员创新学生工作理念,有过硬的研究功底、深厚的专业学术素养。要实现辅导员队伍“三化”就必须着力推进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3]。

2满足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中央〔2004〕16号文已明确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定位,并可以纳入教师队伍管理,在职称评定方面还单独为辅导员设立思政评审系列,从制度上解决和保障了辅导员的晋升出路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辅导员的积极性,让很多辅导员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将此工作作为终身事业来追求,为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由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院校升格而来的,相对办学时间不长,而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欠缺,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综合素质欠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层次不够。虽然大多数是本科学历,但是对于本科文凭的取得不敢苟同。二是专业化水平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专业出身很少,基本上都是以个人经验积累的老工作人员,对于专业水平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对于学术性的理论也缺乏深入的研究。三是结构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知识和年龄这两个方面。老年中年青年的比例也不协调,不能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发展。就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而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学历水平,累积自己的学术底蕴和研究能力,拓展自己的职业晋升空间,增强岗位职业成就感,努力成为思政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等目标追求,已经成为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加强推进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迫切的研究课题[4]。

就整体而言,当前高职辅导员工作可以归纳为四个不适应:辅导员工作理念相对滞后与学生工作事业深入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辅导员专业育人能力不足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不相适应;辅导员服务水平相对薄弱与学生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辅导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与高职学生工作实际需要不相适应。辅导员工作若要从不适应状态转向适应状态,需要加强学生工作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来应对新形势、新课题、新挑战,亟待在工作实践中建设一支研究型的辅导员队伍。为改变辅导员工作这种不适应状态,需着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要实现辅导员队伍“三化”就必须着力推进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二、做一名研究型辅导员的路径探求

1通过打造专业学科发展平台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专业性

中共中央〔2004〕16号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的建设目标,那么如何来推动和落实“三化”目标,进而成为一名研究型辅导员?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来进行学科目标的建设。首先从党和国家的角度,将学生工作作为一门学科、一门艺术,根据其特点来设置相应的学科体系,以确保辅导员专业学科的进步与发展,并提供相应的制度来维护。有必要把学科平台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政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优势来进行全面的培训,构建一个完善的辅导员工作学习平台,培训从事本科、硕士、博士学生工作人才[5]。“两课”顾问,这是辅导员向专业化发展的学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辅导员有可能实现“三化”,丰富和完善辅导员的理论研究水平,从而确保学生工作的学科地位,进一步丰富“两课”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构建学术研究保障机制提升辅导员队伍理论研究水平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把辅导员当作是万能的,哪里有事情,哪里有工作就指派到哪里,使辅导员整天忙于一些琐碎的事务,就像学校请的一个勤杂工,并没有做到教书育人的初衷。这样的结果造成了辅导员实际地位被边缘化,工作专业科学性遭到质疑,工作成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培养和改善,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面对各高职院校已经变化了的辅导员工作形势,辅导员工作性质面临困境。为了从制度机制层面来很好地保障辅导员能及时有效地将实践层面的感性材料转化成具有见地的理论成果,推动整个学生工作理论水平的提升和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中共中央16号文件已经明确了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并专门为辅导员开辟了思政职称评审系列;从省级层面,江苏省教育厅每年都专设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6];而作为学校层面也应有相关的配套措施跟进,以确保辅导员学术研究政策的落实。应从国家省级学校三个层面构建学术研究保障机制,来提升辅导员队伍理论研究水平,着力推进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肖华.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教育科学,2007,(6).

[2]漆小萍.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3).

[3]李伟东.论高校辅导员能力发展的价值定位、结构及其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4]陈松.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5]王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总结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9).

[6]廖秋平.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职业化建设[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8).

猜你喜欢

三化辅导员高职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