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之剖析
2016-01-04王亚娟
王亚娟
摘 要: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明朗化,并且有上升的趋势。这种反常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走访并剖析了白城市的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几种表现和产生原因:旷课、事假、病假人数增多、懒散、自觉性低、手机一族—低头一族、恋爱风、求同心理、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利用率低、三点一线的单调管理使学生感到乏味、没有生机的校园生活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快乐、充实的中专、大学生活,这种反差和失落感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对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应转变教育观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要加大理想前途教育,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要与家长配合营造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厌学干预合力;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厌学情绪 厌学心理 厌学原因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a)-0227-02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明朗化,并且有上升的趋势。这种反常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走访并剖析了白城市的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几种表现和产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 学生的厌学情绪主要表现
1.1 旷课
上课期间,没有任何原因且不请假而无故不上课者,视为旷课。这样的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5﹪左右,尤其是节假日前后旷课人数倍增。调查发现旷课这部分学生:有的去逛街,有的去网吧聊天。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1.2 事假、病假人数增多
有的同学不爱来课堂上课,谎称病了,拿着辅导员开的病假条去游戏厅玩游戏,去网吧聊天;有的同学干脆请霸王假—不管辅导员给不给假,就不去上课了;有的同学在老师授课期间站起来就走,根本不懂得尊重老师;有的同学谎称家里有事,拿着辅导员开的病假条去游玩。总而言之,学生的理由是五花八门,只要不让我上课就万事大吉。
1.3 懒散、自觉性低
一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特别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课期间看小说、交头接耳、更有甚者嗑瓜子儿、喝饮料、吃香肠、面包、小食品,还有的女同学拿着镜子、梳子、眉笔在课堂上化妆。上述现象大多发生在老师转身写板书的一段时间里,而且是屡禁不止。
1.4 手机一族—低头一族
现在的社会通讯特别发达,每名学生手里都有一部手机,家长和辅导员联系学生都特别方便,但是弊远远大于利,学生手机都上网,自控力又差,这就导致上课时一大部分学生在手机上看电影、聊天、购物,根本不抬头-典型的低头一族,老师讲课只有前两三排同学听课的特有现代现象。自习课上更是吵吵嚷嚷无心学习,即便有想学习的学生也无法静下心……致使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更有甚者在一个学期结束后进行的期末考试三门课程全不及格。在进行试卷分析时发现学生的成绩向不正常趋势发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大部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及格。
1.5 厌学情绪的滋长,导致了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大幅攀升
以该校为例,近2年期末考试时学生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自己单干,有的成立了互帮互助小组。学校为整顿考场秩序每年期末考试时,都挑选一批精兵强将监考,同时启动教师后面的监控协助监考教师,但仍有顶风而上不怕违纪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不以抄袭为耻、反以为荣、吹嘘抄袭是一种本事。成绩发表后,同学们不是向学习好、成绩好的祝贺,而是吹嘘谁抄的好、抄及格了。这种反差极大的影响了那些刻苦学习的学生们的情绪,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学风与日俱下。
2 厌学现象的发生原因
2.1 恋爱风愈演愈烈
中专学生、专科学生十七八岁、十八九岁,是青春渐熟期处于向往友谊,探索爱情的初级阶段:心中对异性有爱慕之情但又不敢表露;想接近异性表白又怕遭到拒绝,自己难堪,还担心有人捷足先登……向往、兴奋、压抑,诸多矛盾扯不断理还乱,烦躁、焦虑、痛苦使得一些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精力无法集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2.2 求同心理
中专和专科学生求同心理较为普遍,多数同学信奉中庸之道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愿做出头鸟,怕遭嫉妒和非议,人云亦云,看到多数学生不学习,自己也随波逐流。学生们高呼60分万岁,他们信奉学习无用论,来学校只是为了得到一张毕业证书。冷静思考后发现厌学风的存在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否定的事实,不能采取避而不谈、听之任之的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担负此重任,使校园内重现朗朗读书声。
2.3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2.4 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漠对待,会使其更感孤独和不安,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3 现代社会读书无用论的原因
3.1 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
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是大多数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重要根源。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不是按照德、才、成绩进行录用,而是不良的社会风气、拉关系、走后门、金钱和权力在起重要作用,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了好的社会关系照样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而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没有拉关系、走后门、家里又困难工作大多不太如意。多数学生认为:无法实现公平竞争,学生呼吁社会给他们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在缺乏透明度的就业招工体制上、在这种不平等的竞争情况下导致学生产生了心理失衡状态,萌生了学习没劲、无用的念头。
3.2 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利用率低
从教育本身来看,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利用率低。使学生感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没用,只要实习时认真就可以啦的肤浅认识。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理论知识学精学透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3.3 三点一线的单调管理
学校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的单调管理使学生感到乏味、没有生机的校园生活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快乐、充实的中专、大学生活,这种反差和失落感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4 厌学心理的干预
对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价值,要转变教育观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要加大理想前途教育,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要与家长配合营造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厌学干预合力;要齐抓共管,从严治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价值
知识是人类聪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载体,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佳工具,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优劣和社会进步程度高低的标准。一个国家,国民把握的知识越多,标志着整体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越高。我国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不是要阻断人才出口,更不是断绝人才出路,而是为了更有助于人才的竞争成长,更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真正的优秀人才是不难找到工作并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和全新的人才观,正确熟悉读书与求知、求知与成才的关系,正确熟悉学习知识与形成技能、把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明确读书学习与提高生存能力、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紧密关系。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养成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4.2 转变教育观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作为教师应该对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行为,要学会冷静面对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善于克服急躁情绪,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爱“学困生”,让学生愿学。“厌学”大多数源于“厌师”。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学生与教师间设置了一道交往屏障,教师的教不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教师不能接受学生标新立异的观点,学生对教师的教只能被动接受,不能提出异于教师的独特看法,严重阻隔了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学生从“厌师”进而转变到“厌学”。为此,教师应放下架子,经常性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所困,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融洽。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设计个别辅导的计划和措施,指导和反思学习策略,为学生愿学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倡导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乐学。部分同学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点滴的成功、独特的想法,每一次对教材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多激励、多肯定、多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和获得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多变的情景,让学生会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组合和发挥的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而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因人施教”的教学观。由于学生智力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无论在什么时候,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于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4.3 加大理想前途教育,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矫正学生的厌学心理,必须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课上应结合学科实际,激励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讲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故事;讲述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讲述科学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课下与学生交朋友,谈人生,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谈理想,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唤醒学好知识的内部动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当学生在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学习上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仔细辅导,帮其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耐心疏导,提高其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4.4 与家长配合营造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厌学干预合力
当教师弄清学生厌学原因后,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共商矫正学生厌学心理的措施,形成厌学干预的合力。建议家长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对待学习差者,要切忌急躁,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4.5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严治校,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环境,是纠正和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那些严重扰乱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博大的人文关怀宽容他们;其次,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与社会有关行政部门整治学校周围的环境,凡是对学生身心有毒害的娱乐场所要整治,甚至要取缔。
4.6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如果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更能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一是要热爱、关心、帮助学生,真正做他们的引路人。二要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是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真正从内心深处通过交流、沟通和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建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经常以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教育、鼓励并帮助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之真正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渐完善和发展自由个性及健康人格。
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中,为培养有理想、有文化、高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雪松.重庆市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初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 洪滔.高职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127.
[3] 张军.大学生厌学心理调查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86-90.
[4] 邹昭萍.中职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5] 王爱琴.关于大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6):9.
[6] 郑清平.高职大学生厌学心理探源及对策[J].职业技术,2007(2):53-54.
[7] 彭康清,涂世东.关于高职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0(17):93-95.
[8] 刘凤.高职学生的厌学心理分析及调整[J].药学教育,2003(1):17-19.
[9] 杨朝晔,秦红兵.卫生类高职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