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2016-01-04陆懿,王计平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

基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陆懿王计平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本文是为深入研究和更好地传承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文化,应对现阶段城市景观“千城一面”的问题,并寻求国人在居住环境中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从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人本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传统园林设计中的人格结构和精神追求对审美物化的影响,并结合苏州拙政园和深圳万科第五园环境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设计理念,阐述基于弗洛伊德三部人格结构理论来研究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以期对当代环境景观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想.

关键词:景观环境;传统园林;人格结构;人格心理学

收稿日期:2015-03-08.

作者简介:陆懿(1990~),女,浙江省湖州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 098文献标志码:A

A Landscape Design Study Based on the Personality Psychology

of Sigmund Freud

LU Yi,WANG Ji-ping

(SchoolofArtDesignandMedia,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China200237)

Abstract: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ake a further study and inherit the design culture of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the cities’ similarity, and seek for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compatriots in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is paper did a further study of the humanistic though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and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the spirit pursuit to the aesthetic materialization in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Connected with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Zhuozheng Garden in Suzhou, this paper developed a design and study method which based on Freud’s three psychic zones of mental personality theories. It wa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to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landscape environment;classical Chinese garden;personality structure theory;personality psychology

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都市文化发展和多元文化交融,国内园林景观环境设计融合西方景观设计理念和元素以及现代工艺技术的运用,形成了颇为“多元”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同时,景观规划空间受到城市土地资源限制加之开发商等的利益诉求,使设计者不得不在受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实现设计意图,难免造成设计研究工作的急于求成、效仿抄袭和深度不足等问题.大量的现代环境设计作品表现出不同文化符号的拼接杂糅,致使受众群体难以在其生活环境中寻求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从而在文化交融和现实需求的碰撞中产生困惑.

中国古典园林在其设计中,强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因借体宜”等设计理念,讲求和重视建筑和景观环境元素间的有机融合,以及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诗画意境的营造,深化对传统园林设计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读,或许是改善目前设计工作中囿于形式、固于风格等问题的一种途径.目前对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已成为国内设计界的热点之一,然而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抑或实际应用层面,不免存在流于元素化、符号化的浅层解读和风格生搬硬套的现象,故亟需发展以深化理解和运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内涵为目的的多视角研究方法.

本文试图基于人格心理学相关理论,从设计主体心境的深度视角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环境景观设计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着重解读园主人和造园者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性对其居住景观环境设计营造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探索基于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以期对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和国内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2传统园林景观艺术与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

2.1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解释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本能冲动,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则是现实化的本我,不仅需要寻求满足本我的需求,还要不断考虑到不违反超我的价值观;超我则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处于人格的最高层,代表了社会道德标准和准则[1].这三者构成了整个人格心理结构,三者的协调平衡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2].

三部人格结构理论是对人类心理结构的一种解释方式,在人类生活环境设计中,针对设计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内在追求进行研究才能创造真正让人获得精神归属和心灵认同的环境.以三部人格理论为突破点是环境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次尝试,也是为深化环境景观设计中人本主义影响所提出的新设计思路.

2.2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人格理论

2.2.1园林中的“自我”

所谓园林中的“自我”,是对园林设计中个人主义内涵的概括说法.《园冶·兴造论》提及“三分匠,七分主人”,“主人”指园林兴造设计的“主持之人”,主持之人设计必然为园主人而服务,因此集中体现园主和造园家的生活居住理念和审美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布局、叠山理水、植物造景不仅出于其实用功能,还“是反映园主思想内容的场所”[3].自我人格层面无论是对物质条件富足的愿望或是在精神上超脱现实困顿的慰藉需求,都将通过围墙内的环境塑造来营造和满足,在这方天地实现自我意识最大化.

园林中“自我”人格的体现,除却对“本我”所追求的基础环境功能性要求的满足,还要深化理解主人的现实愿望并灵活运用各类设计元素、视觉符号加以表达.在这种精神愿望驱使下,园林中花木山石往往都蕴含着造园家所赋予的人格意义[4],这种对景观元素加以人文意象的观念始为“比德”,是“将自然现象与人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将自然物拟人化[5]”,是一种渗融了道德伦理观念的先秦美学思想.这类设计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设计中的象征文化,是文人们基于文学与美学的主观理解,对园林景致赋予抽象化的精神内涵,以展现园林设计中的人格精神.传统象征文化表现手法包括从植物配置、图形纹样、命名题词等多种园林元素,或明喻或隐喻了各种文学艺术和人文历史典故等文化内涵寓意,借以传达主人心境与愿望.

2.2.2园林中的“超我”

中国古代造园讲究三个层次的艺术境界,即生境、画境、意境.生境即是创造一个“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宜人生活环境;画境是造园不仅要“宛若天成”,更要达到如山水画镜的美感;而意境则通过生境与画境的交织,情与景的交融,产生浪漫主义的激情,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哲理境地,以实现园林建造所追求的最终目的[6].园林意境是创作者将自我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实景,以引发鉴赏者的情感激动与理念联想[7];是通过艺术加工的景致激发游人“美的感情”、“美的意愿”、“美的理想”,而当游人进入这种美的感情、意愿和理想的境界时,才能与造园艺术家达到感情上的共鸣[8].因而“意境”除却主动营造以外,还应结合观者感受所得,不论是当时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抑或千百年后芸芸游人,都在园林艺术中体味到了当时代的同样意境,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园林中的“超我”,是三部人格结构理论在景观环境设计中人的道德精神和社会价值的理想境界表达,“超我”代表了创作园林环境的文人雅士超脱于世俗窘境之外的精神至高追求的理想人格部分.造园艺术家不断通过景观元素与文化境界的类比互通将其理想人格提升到至高境界,园林中题词匾额等文字进一步强化景致背后所传达的园主人的理想人格和超脱世俗的社会愿望.古典园林环境设计含蓄而委婉地营造的“意境”中所传达的理想境界,亦是意图创造一个满足在围墙外现实社会中无法达成至高理想境界的有志之士意淫的乐土.通过这类景观环境的营造,经由观者所体味所浸染的精神境界,是超乎经由“主人”营造环境进行了“自我”表达以外所创造的精神文化领域.主观与客观、创造与领会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共鸣,形成文人园林中“意境”营造的全部内容.

3基于人格结构理论的园林景观设计

当代景观设计理论中联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研究人对景观环境营造的基本心理需求;完形心理学——从人的视知觉出发的心理学研究对景观视觉系统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基于人格心理学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方法着眼于设计对象的人格结构以及不同层次的内在精神需求,进一步强调了人本思想在景观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当代人生活居住环境中精神归属需求的重要途径.

3.1基于人格心理学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方法

对人所赖以生活的环境进行设计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对象对环境的各方面需求.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人的需求层次、存在和满足与人格结构密切相关[9].弗洛伊德的“本我”人格分析以及其基本需求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相关联,对应的是景观环境设计中最基础的舒适、安全的环境需求,这同时也是“环境约束下的本我”即“自我”的最基础最底层需求内容.同时,“自我”作为社会化的人格部分,其需求内容亦包含了需求层次中更高的内容,即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对应景观环境设计中的情感、审美的更高层次需求.而“超我”作为理想人格部分,表现“超我”人格的意境内涵是满足人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其对景观环境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道德至善、社会价值多方面内容的体现,满足对象理想人格塑造的愿望,正如文人园林在营造中通过文化象征完成个人品德和理想人格的升华.

本文所研究的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园林景观设计研究方法可被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发现需求——从人格层面挖掘的深层精神需求;满足需求——以意象图式构筑园林景观艺术.

3.1.1人格层面的精神需求挖掘

针对以个体需求实现为主要目标的景观环境设计,发现人格层面的需求即是引发和深入了解个体的深层精神需求,需要设计者和造园师通过沟通交流以引导对象个体,并观察其在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习惯与喜好.相对而言,“自我”人格层面的需求是外化的需求特征,也更容易发现和实现,即满足一定程度上的“本我”愉悦以及人的现世价值观,包括个人的环境舒适追求、外化审美对环境的要求以及诸如富贵腾达等现实愿望等.而“超我”人格代表了个体人格的至高精神理想与社会关怀的结合,是剥离了个体私欲而存在的,挖掘个体人格中的“超我”部分即是挖掘对象个体所追求理疗环境的最高要求.

针对以社会群体需求实现为目标的景观环境设计,群体的“自我”即基本需求层面的内容就是实现环境景观中的舒适、安全、情感方面的需求,属于景观环境设计心理层面的基础实现内容,而发现“超我”需求即是从社会价值观和群体精神至善理念的导向出发,不断从民族和社会文化导向中汲取所需要传达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生态和谐之善、敞然澄明之善、仁爱友护之善等.

3.1.2以意象图式构筑园林景观艺术

精神需求与道德追求作为存在于人意识中的抽象内化概念,其物化表现通过对象个体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即图式得以理解和体味.于设计者一方的园林意象图式,依据环境学、规划学、建筑学等公理及筑园材料的特性,融合文学、艺术、美学的理论、法则,构成园林意象图式的雏形[10].设计主体以情入景,受众群体自景知情,这是一个从需求物化到景观环境的“象”,再通过个体感知形成感性再造的“意象”的过程.精神理念和需求的物化过程是相对可控的,可以传统园林设计中的象征文化、园景题词等相对较为固化的意向表达形式的穿插和组合来进行精神需求的物化表现;可以色彩系统的情感引导、时空序列的感官体验这些因人意象图式而异的环境整体营造来实现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的受众感知等.

3.2人格结构理论在园林景观设计研究中的运用

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求设计者不断深入对园主意趣追求和人格个性的了解,并基于自身知识网络和设计理念对客观环境进行艺术的加工,使庭院园林景观对园主人格特征和精神追求得以深刻体现.以拙政园的园林设计为例分析个人人格结构对园林景观营造产生的影响,这种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本身对于当代私园设计尤其现代中式景观宅院的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拙政园初任园主明朝御史王献臣,其为人疏朗峻洁执法无私却官场失意,而当时身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也同样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二人的共同思想和人格追求渗入了拙政园的环境塑造当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园名“拙政”二字,引自潘岳的《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体现园主无可奈何又颇为自嘲的心态,亦是自我人格受到现实约束的表现.拙政园内景观设置,多处传达出园主和造园艺术家共同的隐逸思想,这正是其自我人格层面精神追求的极大体现.“中流为榭,曰小沧浪亭”喻指朝堂水浊而隐退;“水折而南,夹岸植桃”则是塑造了属于自己的理想桃花源,作为对现实困顿的排遣.

拙政园的景观环境整体呈现疏朗淡远、师法自然的特色,与文征明山水画的审美趣味和园主自身正气疏朗的人格特质密不可分.王氏由于世俗现状抑制了其自我理想的实现而寄情山林之趣,意图在个人的方寸天地间寻求到人格寄托的高远志趣,即是其“超我”人格层面的精神抒发.该园诸多景观无不体现出王献臣与文征明的理想人格——品质高尚、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高远追求.拙政园中“志清处”、“意远台”、“得真亭”的题名表现了园主的志趣清远、求真怡性;此外在“水华池”中遍植莲花与后世改“若墅堂”为“远香堂”并对景莲池的寓意相通,也体现了园主自谓“出淤泥而不染”的理想人格品质见图1~图3.

图1 拙政园三十一景·志清处     图2拙政园三十一景·意远台      图3拙政园三十一景·水华池

园主人格特质对园林景致的不断渗透,正是“生境、画境、意境”交相融合的过程,也最终形成了以人为主体的景观营造中“主人”人格影响下的环境艺术.因此,引申到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私家园林中的人格结构理论运用可被概括为:

(1)发现需求.设计者与园主的精神互通——设计者通过与园主的互动,深入了解其人格特征与精神需求,下到对环境美观和舒适的需求,上到其审美趣味和文化涵养,并深入其理想人格塑造的需求.在心理学研究更为系统化的当代,通过沟通和深入分析,进一步加深理解园主的人格特质,在更大程度上去满足其内在需求;

(2)满足需求.基于文化艺术底蕴的意境营造——传统园林中通过象征文化、题词命名不断对抽象化的审美意趣和理想品格追求进行深化和传达,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君子比德”的景观象征手法有一定意义.

此外,还应结合当代景观设计方法,包括环境行为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认知和运用,营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群需求的园林景观环境.

4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中国设计也在中与西、古与今的融合和矛盾中不断发展.居住环境景观设计风格多样、文化符号繁杂,如何创造一个能使人产生精神文化归属的心灵栖居之所成为当代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主题.

本文提出基于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理论视角研究居住景观环境设计研究方法,是将传统园林人本主义思想真正深入设计研究工作,且对私园景观和公共景观的设计提出了必须从人的人格结构和精神心理深层需求出发的要求.通过人格结构理论与传统园林文化中的意境说、象征文化等相结合以解读传统居住环境设计文化,以期为当代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创新发展的思路.

参考文献

[1]Sigmund Freud.The Ego and the Id[M].WW Norton & Co,1962.

[2]倪海.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及其贡献[J].理论月刊,2002(10):23-24.

[3]居阅时.园道: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封云,赵雪倩.中国古典园林中花木山石的人格意义[J].文艺研究,1997(4):129-135.

[5]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张加勉.解读颐和园——一座园林的历史和建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孙筱祥.生境·画境·意境——文人写意山水园林的艺术境界及其表现手法[J]. 风景园林,2013(6):26-33.

[9]Abraham H.Maslow,Robert D.(Editor) Frager.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Third Edition)[M].Pearson,1997.

[10]孔锦.扬州园林意象图式的生成与实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62-65.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家子弟”人格结构的现实表现分析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家园》
《暮光之城》中贝拉的人格分析
“自我”人格在摄影创作理念发展进程中的形成初探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精神分析学的人格结构理论撮要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