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析理论视野下的《清心》

2015-07-25范琳薛翻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自我

范琳+薛翻

摘 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它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并且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是作家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以艺术的方式迂回呈现出来的结果。作为作者蓝强的“白日梦”,《清心》这篇小说四个主要角色中,黑狗与青年代表“本我”,分别体现了“本我”的“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玄明代表“本我”,清心代表“超我”,刚好承载了作者的三个人格层次。

关键词: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指原始的自己,是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的综合,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是非善恶;超我是指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由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起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其特点是追求完美,代表道德、理性的至高点,遵循“道德原则”;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调整这欲望与现实的关系,是本我与超我的调和,遵循“现实原则”。蓝强的作品《清心》讲述了仙界寺中形形色色的人(动)物的故事,寺庙这一环境是性欲、暴力、利欲的集中地。寺庙远离尘烟,相对世俗环境少了道德的束缚和他人的监督,因此,人的本性在这里表现得更为彻底。其中,最主要的角色中既有代表“本我”的黑狗与青年,也有代表“超我”的和尚清心,也有代表“自我”的方丈玄明。

一、纵欲的本我:黑狗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各种盲目的、动物性的本能和欲望,他把这些本能和欲望统称为伊罗斯(eros),把它的能量成为利比多(libido),利比多的核心是性本能,而性本能也是“本我”活动的主要推动力。《清心》这部小说中,黑狗被赋予魔幻色彩,具有人的语言功能,同时也是性欲和性行为的极端实践者。它毫不掩饰对性的渴望,只要有机会便会寻找母狗交欢。在他看来,“活着就要追求简单和直接”,他甚至想着去同母狼做爱。当他看到五丫头对清心发出性暗示的时候,他劝说清心道:“这丫头等不及了,你别亏待自己了,该干就干吧。”在黑狗的思想里,活着的全部目的都是性。为了得到性欲的满足,黑狗根本不在乎政府或者个人组织的打狗队,他认为没有性的日子生不如死,觉得“死了也比这样憋屈地活着好”。“我宁愿要幸福的热闹,也不要痛苦的安宁”这是黑狗的宣言。“黑狗的信条是,不能拥有那些应该拥有的幸福和快乐,那就是生命的失败。”在黑狗的观念里并没有“禁忌”一词,它的行为完全被欲望所支配。当清心告诉它它在大路上与母狗交媾被人看见时,它满不在乎地说:“我又不要脸,我不怕人笑。”书中对这一点概括得很好:“黑狗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它,什么廉耻呀羞惭呀,它有自己的标准。它的想法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自己得到快乐”。在它带回来一只独眼的三条腿的母狗以后,“黑狗以它那骇人的生命力不停地追逐压迫着并不美丽的花狗。于是,殿前、甬道上、古柏下,甚至神像后面,众目睽睽之下,黑狗都旁若无人地疯狂性交着。”尽管黑狗只是狗,但在这篇小说里,黑狗是最不可缺的一个角色。他是作者的“本我”的投射,是“本我”的形象化。黑狗的行为遵循的是“快乐准则”,只要使自己的身体得到愉悦,他甚至可以为之付出生命。黑狗始终作为一个“真我”的形象任性地存在着,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不耻黑狗的行为,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在阅读有关黑狗的情节时获得快意,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潜伏着一只“黑狗”。

二、嗜杀的本我:青年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可以分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上述黑狗的纵欲即生存本能的体现。而死亡本能主要包括自我毁灭、破坏性、侵略性等冲动。当自我毁灭不能够实现时,本我通常会表现为对他者的破坏。在《清心》中,死亡本能的表现者是青年。青年是玄明方丈与枝的私生子的儿子,在投奔寺庙之前,因为未婚妻收了他的彩礼却又跟别人好了,他就杀了那名女子的全家。他一脸杀气,“长刀型的脸,鼻子薄而高,仿佛能当刀砍开木柴”。这是他的外在现象,当然是由他嗜杀的内里决定的。他“把漫天的血腥带进了净洁的仙界寺”。在方丈与他谈话时,他说出了他杀人的原委:“其实我在杀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我会因此死。我当时只想到我要痛痛快快地活,我要不受一切妨碍地活。为了更好地活我必须把我所仇恨的人全杀死”。很明显,青年杀戮行为也完全是遵循本我的“快乐原则”的,杀人能给他带来快感。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杀戮冲动或者杀戮行为都是发自他的身上。他的杀性从始至终都像暗黑的洪水一样涌动着,时不时地喷涌而出。当他向珍珍求爱失败后,他借着酒劲“气汹汹地大嚷,你们算是什么东西,惹火了我把你们一个个全杀了”;当黑狗朝他吼叫时,他又喊着“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你,烤着吃”;当他要求玄明把方丈之位传给他而遭到拒绝之后,他又威胁玄明道“如果你不答应我,我就把你的劣行搞出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是怎么回事,而且,我会把寺里的所有佛像砸我会把寺里的所有佛像砸烂,放一把火烧个精光”。后来青年更是将黑狗的恋人花狗杀了烤着吃。从这一系列行为来看,青年浑身充满了戾气,是杀戮、残暴的象征。完全符合本我的死亡本能,因此,青年是本我的死亡本能的代表。

三、亦庄亦邪的自我:玄明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自我是受知觉系统调节和修改的‘本我,代表着理性与常识。它提倡对欲望、本能和性欲进行克制,以迂回的途径提升原始冲动。他遵循‘现实原则,以保护生命和本能的泛滥之中免遭灭顶之灾”。在小说中,方丈玄明既具有淫靡的一面,又具有庄严的一面,他既在暗地里满足了各种本能的欲望,又很好地维护了形象,保证了在自己在人群中的尊严。他追求享乐,购置了小汽车,并且为自己安排了司机“五丫头”,与五丫头、珍珍以及哑嫂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但是,这些事情的实施他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以“时代发展了,和尚也要与时俱进”作为添置汽车的理由,以“建这么一个尼姑庵来安置女信徒”来作为修仙界庵的理由。他在暗地里享乐,然而对外却装出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他红润的脸色与眼中的光芒使人不相信他有七十多岁。他的白眉长须与黄色的僧衣和谐地形成一种道貌与岸然。方丈做法事和主持仪式时穿红木棉袈裟,那样子更让人觉得仙风道骨,佛相庄严。”然而,正是披着这样一件外衣,以这样一种迂回的方式,他躲过了别人的目光与怀疑,一边满足自己的欲望,一边又法相庄严地做着仙界寺的主人。

从玄明对“本我”黑狗、超我“清心”的态度,我们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玄明的“自我”特征。作为“自我”,玄明对作为“本我”的黑狗态度十分矛盾,当看到黑狗在马路上众目睽睽之下与母狗交欢时,玄明认为黑狗是仙界寺的狗,如此放纵不知廉耻让他感到很羞耻。其实玄明是在黑狗这一“本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由于一寺之长这一社会位置,他不得不考虑这件事情的消极影响,他觉得这样有失仙界寺的尊严。然而,当黑狗好久不见、寺里少了黑狗的淫靡之气后,再看到黑狗带着它的“恋人”回来,方丈这时候“对于黑狗的回寺表现出了由衷的喜悦”,因为黑狗的性欲满足是“本我”的满足,也是方丈“自我”内心深处淫欲的满足。但是由于道德的限制和内心的良知,面对黑狗与花狗无休止的在寺庙里交媾,他“终于再也难以容忍这两条畜牲的无法无天。”因为“超我”对“本我”的约束,“黑狗既是玄明方丈所万般痛恨的,又是玄明方丈所热烈喜爱的”。

从对“超我”清心的态度上,我们又可以看到玄明发自内心的忏悔。在玄明的禅房里,玄明由衷地对清心说:“清心,你一进寺我就知道你日后在佛学上造诣要比我深,成就比我大。我实在愧为你的师父!”可见在“超我”清心面前,玄明是自叹不如,并且深深惭愧的。“超我”清心本身并未对“本我”玄明发出监督的动作,但由于“超我”对于“本我”玄明而言就像一面立在面前的镜子,让玄明从中看到了自己肮脏的影子,从而引起了玄明的自我反省,因而,“本我”玄明的理性使得“超我”清心的监督作用得到了发挥。在小说的最后,方丈对清心说自己要圆寂了,要向佛祖请罪去了,但是,当得知清心即将要离开仙界寺以后,“玄明方丈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健康”,并且卖掉了汽车,所有邪秽的人物包括黑狗都离开了仙界寺,仙界寺变得干净起来。这也是“超我”清心的监督作用产生了效用。“清心要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无法忍受仙界寺的淫靡肮脏之气,玄明在意识到这一原因以后,良心终于受到谴责,行为开始向“超我”靠近。

由上所述,玄明一直在“自我”黑狗和“超我”清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他对黑狗的纵欲又羡又恨,在洁身自好的清心面前又深感惭愧。他有时充满了邪淫之气,有时候又深明佛理,全然是一个高人的样子。正如清心说的:“师父向佛之心为本,师父纵魔之心乃无奈”。他既享受着纵欲的快感,又小心维护着自己一寺之首的正面形象,遵循“现实原则”。他的形象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特征,是完完全全的“本我”的代表。

四、无欲无求的清心:超我

“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是完美无瑕的道德楷模,对“自我”起监督规范作用。清心在整部小说中是以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存在的,在整部小说里,清心是唯一一个正面的形象。虽然清心在出场的时候是以抽烟喝酒的僧人形象出现的,但随着情节的展开,读者会发现,清心岁对烟酒的依赖来源于他的慈悲。他因仁慈而对人世间的众生产生悲悯,又因找不到自我的超脱之路、找不到对众生的救赎之路而痛苦,因痛苦而寻寄托于烟酒。清心的抽烟喝酒并不会使清心这一代表“超我”的光辉模范形象黯淡,反而会唤起读者的悲悯之情。他的“超我”特性就内容来说包括三方面:

(一)拒绝肉欲

清心小时候目睹了文革时母亲在外义正言辞地批斗所谓的“破鞋”、而在内恬不知耻地偷人这一事情。他无意中看到了文革积极分子的母亲跟野男人在自家做爱:“那女人和男人叠合成奇怪的形状,令人恶心的雾气在床上在他们的胸腹毛发间缭绕, 在热乎乎的叫嚷声和呻吟声之外, 还散发着一股垃圾场一样的气味”。清心受不了母亲这样大的角色反差,他以前构建起来的“文革式”的价值观念轰然倒塌,他“狠狠地朝自己的胸口打了一掌”,“当时并没觉得有多痛,可当清心早晨从床上醒来时,他就看到了自己胸口的那只黑色的手印”。从此以后,只要清心看到或者想到肮脏的肉欲,那只黑手就会狠命地撕扯他的胸口,带给他巨大的痛苦。他对肉欲是完全拒绝的,虽然他有着被别人妒忌的“艳福”,珍珍、五丫头都对他有过大胆直接的情欲暗示,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始终洁身自守。为了拒绝珍珍的求爱,他甚至可以放下男人的尊严,说自己是先天性阳萎。这已经达到佛家所谓的“无我”的境界了,他几乎已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了。另外,他的这种“自守”并不是忍耐的自守,忍耐的自守是因为还有欲望在,他的自守是没有欲望的自守,是无为之为,丝毫不需用力就可以拒绝掉色情诱惑。这已经完全可以达到“超我”的道德楷模的要求了。

(二)亲近“美”

他唯一喜欢的女孩子秀莲“是个秀气且文慧的女孩子,虽然乍见不让人吃惊,但她身上和眼里有一种荷香一样的淡淡的哀愁”。需要强调的是,他对秀莲的喜欢是超越男女感情的喜欢,是对美好事物的自然的亲近。但是秀莲却是刘队长的情人,“清心见到秀莲就涌起强烈的怜悯”。而这种怜悯也是处于他内心的慈悲,因为他不愿意美的东西被玷污。

(三)崇尚自然无为

清心喜欢独处,喜欢自然的东西,他爱呆在禅房思索,也喜欢去野外无人的地方逃离人欲。他有时在幽深的林间赤裸着身体读书,感觉自己“在自然的海洋里畅游”。当被恼羞成怒的无丫头扔在半路上以后,他并没有为之动气,他在树荫下坐着,觉得树林和鸟儿都在喊他,“他的思想以及肉体全溶在这种自然的召唤里”,自然的气息已经根植到他的血脉之中了。“简单与无为是他的追求”。

综上所述,可以见得清心颇有佛气仙骨、慈悲心肠,他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占据着道德的至高点。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对“自我”起监督规范作用,正因为清心的存在,“自我”玄明才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忏悔。

总之,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使我们看到了“自我”玄明是“本我”黑狗、青年以及“超我”清心的中和,作者蓝强的“白日梦”里三层人格结构互相制约影响的下的四个人物形象既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意识世界,同时也使读者看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黑狗”、“青年”、“玄明”以及“清心”。《清心》这篇小说以代表“超我”的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实则是对人性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寺庙中的污人秽物都离开了寺庙,方丈放弃了淫欲与物欲,正是向这种态度靠拢的一个表现。

注释:

①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0—95页。

②《清心》,中篇小说,发表于《当代小说》2014年第4期,发表时间2014年4月25日。作者蓝强,1969年生,山东五莲县人,1997年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山东作协会员,日照市作协副主席。本篇小说可从中国知网上下载。

③参见斑澜、王晓秦《外国现代批评方法纵览》[M],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165页。

④王一川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参考文献:

[1]蓝强.清心[J].《当代小说》.2014,4.

[2]宁荣生.西游记:精神分析之旅[J].江西社会科学,2004,7.

[3]余风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范琳(1993–),女,对外汉语专业,2012级本科生;薛翻 (1992–),男,对外汉语专业,2011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自我
认同的崩溃
作文需“自我”感受在场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精神分析学的人格结构理论撮要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