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序呈现,有效利用
——以《孙权劝学》为例谈“知人论世”在初中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1-04叶毅婕

文教资料 2015年25期
关键词:吕蒙史书孙权

叶毅婕

(厦门市第九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有序呈现,有效利用
——以《孙权劝学》为例谈“知人论世”在初中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叶毅婕

(厦门市第九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在初中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本文对这一教学策略运用的必要性和实践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加以分析,结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一文探究“知人论世”教学策略在初中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语文 史书类文言文 《孙权劝学》 教学策略

“知人论世”的说法首见于《孟子·万章下》中:“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最初孟子是把“知其人”“论起世”作为“尚友”的途径,而在日后的文学发展中,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其核心意思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并且结合作者或主人公的生平经历、主要思想和创作动机,由此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思想。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而言,选自史书的文言文由于其文本特殊性,特别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教学策略。

一、“知人论世”教学策略之必要——两段距离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古文人政客便习惯于在读史中总结规律,自省得失,更不必说许多史书在文学意义上具有极高的品鉴价值。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多篇选自著名史书的文言文,涵盖了先秦至汉朝最重要的几部史书著作,如 《资治通鉴》《左传》《史记》《三国志》《战国策》等。

对于此类文言文的教学,主要难点在于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甚远,具体表现有二:一方面在于“言”的距离:古代书面语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区别。另一方面便在于“文”的距离:史书类文言文距今久远,初中生受限于知识面和阅历见识,对于文本发生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都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论世”策略,给予学生阅读情境的补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且历史人物在史书中往往不是单一章节出现的,我们总是需要在前后勾连的历史事件中挖掘人物性格,否则难免有“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遗憾。所谓的“知人”,不仅仅是了解史书作者的创作立场,更重要的是补“知”文中历史人物的相关生平背景和思想,以此辅助理解人物性格,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知人论世”教学策略之误区——两种过度

“知人论世”教学策略是一把双刃剑,若不慎使用,则反而会成为一种教学桎梏,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过度倾向:

(一)机械呈现,轻描淡写。常见教师开门见山地介绍作者朝代、创作或编写者,加之有了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让课堂伊始就使“知人论世”成了理所当然。形式之机械、时机之固定,让学生往往有味同嚼蜡之感。久之,这样看似固定实则过度死板无序的材料呈现,严重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大锅乱炖”,用力过猛。既然教材中史书类文言文所渗透的历史材料这么丰富,那么可以把搜集到的材料一股脑儿都让学生了解吗?这样“大锅乱炖”的做法一方面忽略了学生阅读接受度的学情特点,另一方面容易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脱离文本研读。“知人论世”应该是为文本理解服务的,若用力过猛,本末倒置,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兴趣点的无效转移。

由此可见,“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在语文课上似乎很容易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更甚者成为教学有效开展的绊脚石。

三、“知人论世”教学策略之运用——两个原则,三点引入

要使“知人论世”这一教学策略应用在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并画龙点睛,充分为文本解读而服务,我认为,需要依循有效和有序两个原则。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1]。它包括了两重含义,一是有效率,即以最精当的材料“知人”和“论世”,不过分挤占课堂教学时间。二是有效果。即通过“知人论世”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推进课堂环节,辅助实现教学目标。而“有序”,则可以理解为在“知人论世”教学策略的运用中,层次递行,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先,循序渐进地呈现有关材料。那么,“知人论世”到底应该呈现什么?要如何呈现?下面以《孙权劝学》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史书类文言文教学中有效有序地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教学策略。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书《资治通鉴》。此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学下刻苦学习,终有成就之事。结合单元目标,我在进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时,将主要教学目标定为“感知人物性格,掌握劝

学方法,感悟‘好学’与‘善劝’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了 “分析劝学原因—揣摩劝学方法—探究劝学成果”的教学中心环节。因为这是一篇文短言丰的文言文,在寥寥数语的对话中勾勒出了孙权、吕蒙和鲁肃三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课下注释给了我们如下批注:“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2],而鲁肃,教材则无任何介绍,至于文章的创作背景,课下注释更是只字未提。若要全然依附课下注释,则感知文中人物性格恐怕只能浅尝辄止。因此,要想深入解读文本,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有效有序地运用“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

(一)引入方式:拓展渠道,抓住重点。传统“知人论世”的引入方式是教师单向引入。在新课改实施后的今天,我们更渴求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在课前先鼓励学生自行收集资料,拓展“知人论世”的来源渠道,既提高学生挖掘文本的兴趣点,又培养“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3]的能力;若条件有限,则不妨利用导学案先让学生写下对于文本理解的难点,教师提前做好课堂准备。

在“知人论世”的呈现方式上,讲究抓住重点信息。如在分析孙权“劝学原因”时,学生能很快抓住“卿今当涂掌事”,但位高权重之人不只吕蒙一人,孙权为何如此偏爱于他?从文史资料中,可查到吕蒙在孙权手下屡建战功,备受器重。因此,可以通过提取关键信息的方式,用“别部司马→击破黄祖水军,被封平北都尉→斩杀敌军都督,被任命为横野中郎将”引入吕蒙备受器重的原因,学生便可豁然开朗。这样的引入方式有别于原文照搬,而是抓住了重要的“知人”信息,又对三国这一历史背景加以“论世”,把史料由繁变简,节约了课堂时间,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二)引入内容:契合文本,把握主次。“知人论世”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本的教学策略。所以,任何文言文的“知人论世”都要准确把握“知人论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文言文的思想内容是什么,“知人论世”的内容必须与文本紧密契合。例文中既然吕蒙当涂掌事,那么是否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呢?课文没有直接点明,《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记载:“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南渡,依姊夫邓当。……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由此看出,吕蒙年少无学,有勇无谋,却又因屡立大功备受器重。这恰恰解释了为何孙权会苦口婆心地对吕蒙劝学。再说在“探究劝学效果”的环节中,选取了《三国志》中“肃意尚轻蒙”这一背景材料,恰与文中鲁肃大惊、遂败蒙母、结友而别的情节形成了对比,更是体现了吕蒙好学的成就,从而看出孙权劝学的成功。契合文本的史料引入既丰满了吕蒙的形象,又为下文中分析孙权这样一位关爱部下、善劝又平易近人的君王形象和吕蒙率直、爱才的性格特点奠定了基础,有效辅助实现了教学目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史料甚多,在运用“知人论世”策略时引入材料的内容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小心斟酌、大胆取舍,反之很容易造成阅读疲劳,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客为主,是为无效。

(三)引入时机:先后有序,需时及补。“知人论世”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还讲究引入背景的时机。

首先要注意的是引入背景资料的先后顺序。对于“吕蒙勤学是否真的学有所得”这一问题,首先引入的是吕蒙“濡须大战献巧策,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立下大功”。这一作战史实,再引入孙权对他的评价:“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引自《资治通鉴》卷)。

既有序“知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有效研读了吕蒙形象,证明了孙权劝学的成功。

其次,传统的“未知先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需时及补”则更可以应教学所需,填补疑问空白,更有效地推进课堂进程。如在例文中,不妨将对作者司马迁置后——孙权劝学的良苦用心,劝说的艺术,为后代的皇帝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正是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引入时机的调整不仅总结了上文,而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明白了读史书的重要意义,强化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知人论世”教学策略在初中史书类文言文阅读中必不可少,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应机械教条地使用,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斟酌引入“知人论世”背景的内容、方式和时机,使“知人论世”在教学过程中有序呈现内容,有效推进课堂。如此,方能让学生在知人论世中品文出味,读史出新。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七年级语文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08.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

猜你喜欢

吕蒙史书孙权
屡建奇功的吕蒙
吕蒙自强不息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吕蒙白衣渡江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PHOTO FINISH
任用拆台的人
孙权的“窥视墙”
“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