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英语俗语研究论文综述

2016-01-04张维

文教资料 2015年25期
关键词:俚语俗语习语

张维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国内英语俗语研究论文综述

张维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本文主要评述国内近三十年来的英语俗语研究的相关论文,分类归纳英语俗语研究成果,包括英语俗语概念界定的研究、英语俗语语言特性和文化内涵研究、英汉俗语的跨文化角度研究和翻译研究等,由此总结并展望未来英语俗语可行的研究方向。

英语俗语 研究论文 分类梳理 方向展望

一、引言

和汉语一样,英语中存在大量俗语,英语俗语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吸引了众多语言学习者对其进行各种研究。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以“英语俗语”为主题进行期刊检索,结果检出将近两百个条目,时间跨度二十多年,内容涉及英汉习语、俚语、俗语相关的发展、翻译、运用等不同的研究。笔者拟梳理归纳英语俗语研究的研究成果,尝试在此基础上展望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俗语研究论文分类梳理

国内学者对英语俗语的研究开始较早,中国知网上相关主题论文始于张复星的 《英语习语源流及用法举例》,其后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英语俗语进行分析和解读。笔者进行分类,这些论文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俗语概念的界定研究

研究英语俗语,首先无法规避的就是对“英语俗语”概念的界定,有研究者通篇论文就是探讨俗语概念的内涵。当然,专门探讨英语俗语界定的文章数量较少,但是其他文章试图进行英语俗语研究的探讨时,大多开篇都会先对这个概念进行定义。

对“俗语”进行概念界定时,学者往往借用权威典籍的定义,比如苑淑文提到了韦氏和牛津辞典的英文释义,陆俊能使用的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朱晓映、黄丹等人则引入了《辞海》的定义。然而,对于“英语俗语”概念的界定,对它的定义、范畴和分类没有达成共识。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意见,理解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概念并不明确,论文中出现了俗语、粗俗语、熟语、成语、习语、谚语和俚语等一系列相关但不尽相同的概念,其内涵界限并不清晰。比如早期学者的研究中,一般出现这类概念时使用的名称多是 “习语”;有些研究者文中并不加以区分,比如钟玲、黄丹的文中通篇直接使用的是“俚俗语”这一词汇,就没有对俚语和俗语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徐若冰的文中则把“俗语和谚语”视为一个整体,俗语和谚语两个概念放在了一起讨论。俗语相对应的英文表达,也出现了“commonsaying”,“colloquialism”等几个不同的表达。尤其是涉及“俗语”和“俚语”这两个概念,出现很多不同的理解,比如朱晓映文中提到“俗语中的文化信息含量很大。无论是谚语、俚语或是口语,它们都是特定社会的文化”,可以看出他认为俗语包含俚语;雷宝娟认为“习语囊括了成语谚语,俚语,惯用语等固定词组或定型语句”,没有使用俗语的说法,直接使用俚语替代这个概念;还有很多研究者文中这两个概念几乎等同,未特别分开;同一个英语示例既用于俚语又用于俗语的例证。研究者模糊了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因此,在下文归纳时,笔者没有局限在明确表明是“英语俗语”研究的文章中,但凡概念涉及相同相通的内涵的文章,即便关键概念出现的是“习语”、“俚语”这样的字眼,笔者也一并考虑在内。有学者尝试对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比如苑淑文对成语、俗语和俚语进行了定义上的区别,陆俊能认为:“在英语中,英语俗语没有清晰的界定和分类。学术界对俗语的界定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传统的广义俗语概念倾向于把俗语归入口语的范畴中;有的将其归入成语、谚语、俚语的范畴中,不加区别。狭义俗语概念主张把俗语独立出来,指与成语、谚语、俚语等处于同一层级的语言表意单位。”他也尝试说明英语俗语不等同于英语口语、谚语、成语及俚语,但彼此之间的界限仍未清楚指出。

2.英语俗语语言特性和文化内涵研究

国内学者对英语俗语的研究有一大部分集中在英语俗语的语言特性和文化内涵方面。这类文章的研究者往往分析俗语的语言构成和语言特性,讨论俗语的起源、历史、演变,分析俗语的构词特征、修辞特征和语用特征等。学者在研究俗语语言特征时,很多都以美国俚语为主体研究对象,虽然提法不同,但大家都认同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时效性、变化性,也就是流行性;第二,生动形象,具有幽默性;第三,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具有修辞性。英语俗语也有渊源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英国人的传统文化,包括饮食、地理、气候、历史典故、语言神话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这些在论文中都附上案例予以证明。

3.跨文化角度进行英汉俗语比较研究

这类研究论文认为俗语中既包含了人类共享的文化信息,又包含了个体社会所特有的文化信息,前者决定了不同语言中俗语表达的一致性,后者则决定了其差异性,并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角度探讨了英汉俗语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关注其反映的文化差异。这和上述第二点类同,但是在讨论时又加上了汉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这块内容。首先,有研究者讨论英汉俗语的共性。比如黄丹分类寻找英汉俚俗语在历史出处、修辞功能、语用功能和构词方法上的共同性,而钟玲则尝试从“人类语言比较研究跳出纯语言形式研究的框架,继而跃升到人类文化本质的探讨研究层面”,从英汉俗语的比较研究人类思维的共性。也有研究者侧重关注英汉俗语之间的不同,甚至推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比如龙森祥认为,同是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汉语俗语主要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而英语俗语则与基督教密切相关。他还列举了几个有趣的例子加以佐证,比如英国教堂不存放食物,所以英语俗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意思是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赤贫如洗,而中国的寺庙里的老鼠会偷吃贡品,英汉俗语在这里就不对称了。

笔者认为这类比较研究虽然结果不同,但都是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从跨文化角度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不同比较。

4.英汉俗语翻译研究

研究者对英汉俗语比较的结果,一个实用的方向就是指导英汉俗语的互译。因笔者以英语俗语为研究对象,下面的讨论更多集中在英语俗语的英译中的问题上。这类研究论文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于某些特定的翻译理论,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针对英汉俗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异同,提出包括直译法、套译法、移植法、归化法、替换法、注释法等在内的不同的俗语翻译的技巧和策略;第二,关注某一类特定的俗语进行个别研究,如石兰对动物词尤其是狗的俗语研究,吴燕琼对于颜色词的对比等。

5.英语俗语应用研究和其他方面研究

国内对英语俗语的研究还有少量论文研究下面几个领域:有研究者探讨英语俗语在商务活动、导游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运用;有研究者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指导英语俗语研究等,但这些研究数量比较少,并未对英汉俗语形成系统性研究。

三、研究方向展望

虽然国内英语俗语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笔者认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第一,英语俗语的概念界定研究。英语习语、俗语和俚语能否有更加清楚明确的定义?英汉俗语定义是否有区别?第二,英汉俗语的比较研究。能否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英汉俗语的异同体系?第三,英语俗语研究的应用性和有效性。学习英语俗语能否对英语教学、商务领域等各个方面产生实际的作用?笔者认为英语俗语的这些方面都值得研究者继续努力。

[1]蔡荣寿,王圆.英汉俗语互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3).

[2]苑淑文.英汉成语、俗语、俚语之比较与研究[J].外语教学,1995(3).

[3]郭娟.商务活动中英语俚语的运用探析[J].商务必读,2011(12).

[4]黄丹.英汉俚俗语的语言文化共性[J].西南名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

[5]雷宝娟.通过习语浅析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

[6]李联明.跨文化英汉俗语对比[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

[7]李玲.试析源于英语商标词缀的英语俗语[J].青海海洋大学学报,2001(4).

[8]刘娅.对英汉俗语修辞审美观的对比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6).

[9]龙森祥.从英汉俗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理论探索,2009(1).

[10]陆俊能.英语俗语的界定及特性[J].文山学院学报,2014(2).

[11]吕飞.英语习语翻译特点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12]石兰.动物词/狗的英汉国俗语义对比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1).

[13]王晶.英语俚语的语言风格和修辞特点[J].鸡西大学学报,2014(12).

[14]王伟.谈英语俚语对导游语言的影响[J].辽宁师专学报,2009(2).

[15]武宁.英汉俗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4(8).

[16]吴燕琼.英汉颜色词的国俗语义对比[J].南平师专学报,2006(1).

[17]徐冰若.英汉俗语和谚语的差异[J].科教平台,2006 (8).

[18]张复星.英语习语源流及用法举例[J].外语教学,1979(00).

[19]钟玲.从英汉俚俗语比较研究管窥人类思维之共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4(5).

[20]朱晓映.试论英汉俗语表达中的文化异同[J].南通师专学报,1998(12).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俗语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740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俚语俗语习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
STREET TALK 街头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