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外壳—内容”构式的认知研究

2016-01-04陆国君

文教资料 2015年25期
关键词:言说构式外壳

宋 超 陆国君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基于语料库“外壳—内容”构式的认知研究

宋 超 陆国君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外壳—内容”构式作为外部包装、内含延伸的形义配对,具有将抽象复杂的言语命题临时整合并具象展开的句式优点,其常实现于英语语篇中的四种构式形态在语义、语用和衔接层面独具特点。本文基于COBUILD语料库为数据来源,从构式观角度整体考察外壳与内容之间的互动行为,探究不同类别的外壳名词在多样构式中的语义实现与语用特征,进一步阐释认知功能是“外壳—内容”构式高频使用的根本动因,为在语篇中更好地理解与使用该构式提供帮助。

构式语法 外壳名词 认知体验

1.引言

英语语篇中,case,fact,idea,purpose等一类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抽象含义的名词,在学术英语写作、学位论文写作及日常口语会话中被言说者们高频使用。这一类名词通过相关从句展开,如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表语从句等,也可依照其词典用法通过to-不定式阐释语义。

外壳名词如同一个包装盒将零碎的语义条块进行浓缩整合,其周围所连接的相关语篇便如同盒子中展现给接收方的“内容”,因而外壳名词与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互动联系。从构式观的角度考察“外壳—内容”的“包装”行为,是在将高频外壳名词统计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至论元构式层面的宏观探究,用以揭示习得者在处理复杂而抽象的信息时所显露的概念整合方式与空间隐喻特征。

本研究着眼于包含具体生动命题的整体构式,而非单纯脱离语境的外壳名词,外壳所包容的content需表达出饱和且完整的命题意义,因而符合以上检验框架的名词并非都具有填补构式NP槽位的语用功能。考察外壳名词是否开发其应有的外壳潜能,笔者需进一步关注名词后所连接的内容语义,是否与外壳名词实现了恰当且对应的互动行为。

2.研究方法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柯林斯伯明翰大学国际语言数据库,简称COBUILD。该数据库的语料来源充足,美国及澳大利亚文本的可流动文本总计3.2亿余词量,英国语料达2.3亿亿余词量。涵盖口语、广播、专著、报刊、学术论文等多种样本,非正式与正式文体均衡分布,甚至包括一些宣传手册的内容。因此,语料量大且真实地道,能全景式地展现外壳名词在不同领域的使用喜好,展现外壳名词的分布频率。

以Schmid提出的六大语义分类标准为指导,笔者将语料库中的高频抽象名词细致分类,统计为accident,advantage,aspect等131个高频叙事类外壳名词,acceptance,acknowledge,advice,affirmation等128个高频言说类外壳名词,agreement,aim,amazement,ambition,analysis等228个高频心理类外壳名词,ability,approach,capability等94个高频情感类外壳名词,achievement,act,choice等54个高频事件类外壳名词,age, area,circumstance,condition等33个高频环境类外壳名词。以上分类得出的外壳名词在各自类别中出现频率均超过28%。

同时,从构式观角度考察语料时,笔者基于上文给出的检验框架,在按照六大类别外壳名词的同时,分别将检索条件进一步控制为如下构式:N-cl,N-be-cl,th-N,th-be-N,N-be-cl还可细分为N-be-that,N-be-to,N-be-wh三种句式变体,旨在尽可能地穷尽语料库中的存储实例来发掘似fact如此高频的外壳名词,为定量定性地分析构式特征提供基础。

3.“外壳—内容”构式的存在动因及局部特征

外壳名词作为其内容命题的标签或符号,同样映射出内容命题的浓缩性主旨。在口语或书面表达过程中,借助外壳名词将复杂的语块或语义打包压缩,依据大脑中现有的对于描述内容的认知基础,常以叙事类、言说类、心理类的外壳名词作为先锋,将主要信息传递给言语接收方。因此,认知功能是外壳名词与内容构式存在并得以高频使用的根本原因。

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空间隐喻理论(container metaphor theory),指皮肤包裹人体,则皮肤好似躯壳或外壳,将人体与外界隔开,从而方便社会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体验外界环境。那么同样的,每一个社会人的外表都具有特异性,若经过一定量的信息存储,人与人之间便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皮肤这一外壳。同样的,透过外壳名词的整合功能,语言接收方可以有效地理解文本所需要传递的核心命题。如:

①th-be-N:...when John was a naive child,his legs were as thin as his arms then his parents boarded him to school. With all the physiotherapy and self-management he gradually built himself and sharped his mind.That is a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beyond our expectation.(MAGS)

在阅读此例过程中,通过指示代词that的提醒,读者的注意力便自然集中于achievement一词上,由此识别出上文所描述的内容取向。

在语料库检索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量的外壳名词周围出现了前置修饰语,并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壳名词更好地传达了命题所暗含的态度、观点。

②The very advantage of this session is that we can make

acquaintance with numerous elites from various fields.(SPOKEN)

③N-cl:A well-known fact that the earth is the only home to human has recently been questioned.(PAPER)

④th-N:But what does it all mean?Anyone who claims to know the full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is either bragging or lying.(TODAY)

经过考察符合检验框架的语料实例后,基本符合:(1)th-be-N式中的NP前置修饰语多对内容语义进行评价,可褒可贬;(2)th-N式中NP前几乎不存在修饰词,而多出现this如此的指示代词,用以上下文的语篇衔接;(3)N-be-cl式中,当NP位于句首时极具描绘潜势,明确指向其将要展开的内容命题,其前置修饰词多采用限制性形容词,如my,Eric’s等表明内容的说话人,main,only,crucial,first,very等映射出内容在语篇中的位置,whole,overall等总结性的词;(4)N-cl式作为最常见且最典型的外壳—内容构式,NP的前置修饰词多为描述性形容词,同时需要兼顾与核心外壳名词的语义搭配。

4.“外壳—内容”构式的功能透视

4.1 语义刻画功能

外壳名词包含复杂语块的核心信息,鉴于其语义抽象且笼统,言说者可借助外壳名词对大块语篇进行打包,即笼统描述,而相关细节可由上下文阐释。言说者还可借助前置修饰语对外壳名词加以描述、评价、限定,以表达出更深一层的情感态度。笔者在语料库BBC类目中发现,有关政治的新闻语篇中,观点称述者常持有如下外壳名词:fact,truths,important point,central issues等,而刻画他人观点时则选用hypothsis,question,problem,danger等一类,不难看出外壳名词所传达出的稳定的指示语义。

N-cl一式中外壳名词决定了内容的概念形态,由空间构建者即言说者为抽象名词开启了更广阔的视窗,只有将外壳名词与that-cl或to-inf组合考察,内容语块的概念传达才是有效的。正是外壳名词参与了与命题话语内容的互动,话语接收方的注意力才更多地转向言说者所表达的原始内容。

在th-N一式中,外壳名词的刻画功能有所降低,外壳名词与相关内容在语篇中更多地受言说者的影响。语料实例中大量出现如question,point,problem等叙事、言说类外壳名词(如句④),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言说者对事件命题的态度。

4.2 语用聚焦功能

在N-be-cl一式中,内容部分承载了语义的核心,而外壳名词则作为话题概念呈现在语篇中。如句③中fact被描述为一个为多人所知、可获得的命题信息,为其后表语从句生发出的内容提供指向标记。外壳名词在此构式中最显著的功能便是将言语受众的注意力导向至that小句,进而在大多数语境下可以忽略“余赘”的外壳名词。试比较:

⑤...the most striking matter is that he’s an orphan.(BBC)

⑥...“He is an orphan.”

就命题信息传达效果而言,⑤⑥两句几乎可相互等同,交流“他是个孤儿”这一原始语块内容的目的已经达到。外壳名词在此构式中存在的意义,便在于前置修饰性形容词增强了整体语境的效果,允许言说者利用外壳名词内部的词义空缺与前置修饰的修饰优势,进一步将受众的认知注意集中于内容命题上。因此,在此构式中,心理类外壳名词如feeling,impression,intuition,tragedy等广泛出现。正是由于言说者希冀借助于外壳名词有效地吸引受众、传达内容,因此信息核心存在于从句后端而相对余赘的话题指令凸显,同时语言接收方在内容槽位达到认知高潮。

4.3 文本衔接功能

抽象名词在语篇连接方面异于饱和名词在于其呈现出逆向照应,即下文的词反指或替代上文内容,同时基于th-N,th-be-N两式的语料分析不可脱离语境或至少参照语境信息。诸如loot at that dog的饱和语块在部分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是基本可以达意的,而诸如look at the issue or idea等抽象语块却显得模糊。

语篇中经常会出现下文行文需要基于上文的内容信息,此时外壳名词的加入可以清晰明确地回指上一节或一段的内容。诸如this remark,this move,this point等既提供所指方向,又以外壳名词高度涵盖内容的衔接语,在语篇连贯层面被广泛使用。

th-be-N一式施行着最明显的刻画潜势,突出句末显著的评价元素,可以直接表达出言说者对于陈述事件和抽象关系的观点及态度,尤其是在会话中。

⑦“Determination in my son’s deep mind drives him into second-round therapy.”Mary said:“That is the best result among my families.”(SPOKEN)

5.结语

本文基于COBUILD语料库,将外壳名词的局限分析视阈推广至“外壳—内容”构式。基于Schmid提出的四类构式,结合语料实例,运用概念整合、经验统一性及空间隐喻理论阐释了各小类构式的认知特征,以及外壳名词在不同构式中与内容之间的照应互动关系,进一步验证了认知功能是语言习得者广泛使用外壳名词的根本动因。

[1]Fauconnier,G.1994.Mental Space: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Halliday,M.A.K.&R.Hasan.1976/2001.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Heyvaert,L.2003.Review of“English abstract nouns as conceptual shells:From corpus to cognition”by Schmid,H.S. Functions of Language,[J].10(2),pp.244-253.

[4]何安平.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梁茂成.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性的研究[J].现代外语,2006(8):284-292.

[6]张高远,杨晓军.英语抽象名词研究新视角——《作为概念外壳的英语抽象名词:从语料库到认知系统》评述[J].外语研究,36(6):467-473.

本课题系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语料库‘外壳—内容构式’的认知研究—以‘NP+(BE)+ that小句/非谓语’为例”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言说构式外壳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外壳注射模设计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隔爆外壳水压试验工艺探讨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言说他者还是言说自我——从波伏瓦在中国译介中的一场论争谈起
电器外壳带电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