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绿色粮库建设现状与展望

2016-01-03唐柏飞

中国粮油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粮库储粮储藏

唐柏飞 赖 明

我国绿色粮库建设现状与展望

唐柏飞1,2赖 明3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北京 100044)
(国家粮食局2,北京 100038)
(九三学社中央3,北京 100011)

粮库是粮食流通的核心设施,目前我国有18 200个粮库、3.7亿t仓容,粮食收储规模超过了年总产量的一半,粮食储藏技术也从减损降耗、保质安全逐渐向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变。从粮库设施设备、粮食仓储技术和粮库系统管理机制等层面分析绿色粮库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为促进粮食产后仓储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粮库 绿色储藏 建设

我国的粮食生产年总产量现已突破6亿t,国家已经建立健全了中央、省、市和县四级粮食储备制度。目前有18 200个粮库、3.7亿t仓容,粮食企业的收购量已超过了总产量的一半,2014年收购规模已达到3.5亿t。粮食储藏技术从减损降耗、保质安全逐渐向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变,绿色粮库的建设和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总量安全、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等粮安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1 绿色粮库建设现状

绿色粮库是在粮库的全寿命周期内[1],其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和运营过程最大限度地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材料、原料和技术,并以规范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有效组织实施,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储粮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储藏粮食安全卫生的粮库[2]。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发展绿色粮库建设意义十分重大[3]。

我国粮库建设大体分为3个阶段:一是建国后到1992年,主要学习苏联建设的苏式平房仓,仓容小,机械化水平低,仓容总量也严重不足,有相当一批粮食是露天存放。二是1992年到1998年,中央和地方开始加大投资,先是建设18个机械化粮库作引领示范,其后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4.9亿美元,国内配套82亿人民币,规划建设了东北、长江和珠江3个粮食物流通道。建设了收纳库、中转库、港口库共230个,初步形成了粮食收储物流体系。三是1998年以后,我国用国债资金先后3批共投资343亿元,建设了1 100个粮库,特别是以智能粮情检测、低剂量环流熏蒸、智能通风和高效谷物冷却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并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央和地方粮库大规模推广应用,新技术应用已遍布了全国7个生态储粮区,降低了储粮损耗,改善了出库粮的品质,减少了化学储粮药剂用量75%以上,加快了绿色生态低碳储粮技术的推进,大大提高了粮食仓储安全水平。但因1998年之前还存在相当一批老式储备粮库用于粮食仓储,这些粮库的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占用土地资源较多,设施设备运行的节能效率较低,运行作业粉尘、噪声、药剂残留等环保达标难,粮食储运设施组织监控运营效率低等资源损耗及浪费问题(图1)。

图1 全国粮库区域分布[4]

2 绿色粮库建设发展

绿色粮库的内涵及范畴涉及粮库设施设备、粮食仓储技术和系统规划与管理机制3个方面。

2.1 推广节能环保的粮库设施与技术设备

在粮库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改造、设备配置和安装使用诸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和减排技术。绿色粮库的设施设备方面主要有:1)节约资源,包括节约粮库建设土地占用面积;有效实施粮库生产生活节水措施;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采用设备及电气的节能措施等,降低粮库运行能耗。2)使用环保材料,包括推广使用对仓内储藏的粮食、工作人员及外部环境无害的建筑材料和保温保冷材料。3)减少排放,包括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尽量在污水、废气、粉尘等方面减少排放,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三废处理。

2.2 采用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粮食仓储技术

粮食在15℃下保管,此时粮食籽粒处于休眠状态,营养成分消耗最低,并且虫害霉菌也难以滋生,称为低温储粮。20℃为准低温,也会保持粮食品质的良好状态,并使用较少的能耗维持低温环境[5]。

因此仓房采取降温隔热技术有利于实现准低温以下储粮。另外,不同粮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安全储藏水分阈值不同,长时间储存高于阈值范围,粮食就会发热、霉变或虫害等,必须要采取绿色无污染的降水、防霉变等保粮措施。

2.3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系统管理水平

建设绿色粮库系统,需要在粮食产销区粮库布局规划、系统管理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方面3个方面,完善绿色粮库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健全引导、激励和惩戒机制与制度。实现国家、省区范围的制度配套与运行衔接,形成绿色储粮的制度和运转体系;引导激励粮食流通企业把自身发展需求与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要求一致起来,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3 绿色粮库建设前景

建设绿色粮库是在基本满足粮食储运能力建设之后,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我国社会的代内和代际公平的原则,合理规划现有的粮食仓储体系和规模,运用好国内国外2个粮食市场,规划近期与长期的粮食仓储设施发展目标与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1 强化粮食行业科技能力,创新和发展绿色粮库建设新技术

全国已有一批成熟的粮食科研队伍,有6个原中央级国家粮食行业管理的粮食科学研究院和研究设计院,有5个国家级粮食产后领域工程实验室,有28个省级单位粮食科研所,有8所原来所属于粮食行业及与粮食行业有相关的技术与管理的大学、院系,粮食主产省基本都有粮食中专或大专学校。已形成了一批依托粮食科研新成果的设施设备研发及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公司,为粮食行业的现代化提供可靠服务,见表1。

表1 2014年全国粮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6]

近年来每年国家都组织粮库一线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目前,具有仓储保管和检化验岗位的高、中、低3个层次技术职称的粮食行业从业人员17.3万人。每年举行技能大赛,进行主要岗位培训,并对劳动模范的评比表彰。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都能适应现代化的粮库设施设备的专业要求,见图2。

图2 全国粮食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情况[6]

3.2 广泛实施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

在粮食设施设备和储藏技术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后,我国粮食行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要求,粮食企业规范化发展的愿望不断增强,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编制了全国粮库规范化考核标准,要求粮食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规范作业,评选出326家全国的粮食仓储规范化先进企业,在粮食行业起到了先进示范和引领作用。

3.3 配备使用现代化的粮库设施和设备

从1992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粮食物流通道时,就引进了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粮食物流体系规划和粮库设施形态与技术装备,第一次引进了粮食物流状况调研分析与不同库型匹配衔接的粮食物流系统规划技术,引进了机械化程度、专业效率和仓容利用率都很高的浅圆仓仓型,引进了火车散粮运输车和粮食物流散粮接收和发放系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相继开发出了一批与现代化仓房相匹配的专业设备,粮库设施水平再上新台阶。

3.4 完善绿色粮库建设运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扶植政策

在国家宏观粮食产业政策方面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引导,把建设绿色粮库作为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的“粮安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投资机制,既要管好用好中央的资金,也要积极加大地方政府投入,还要鼓励和引导粮食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7],以高质量的水准确保粮食安全;从制度建设层面,研究起草和完善保护和鼓励绿色粮库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约束和规范粮库运营模式。

绿色粮库建设要在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粮情检测智能化、粮源可追溯等综合开发运用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实现绿色生态低碳储粮更上一层楼。

[1]刘伊生.建筑工程全面造价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Liu Yisheng.General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cost[M].Beijing: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2010

[2]宋伟,靳祖训,汪海鹏.中国储粮生态系统研究进展[J].粮食储藏,2009(1):16-21

Song Wei,Jin Zuxun,Wang Haipeng.Research progress ofgrain storage ecological system in China [J].Grain Storage,2009(1):16-21

[3]赖明.大力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J].建筑科技,2005(5):16-17

Lai Ming.Rapid developmen of energy saving and green building [J],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05(5):16-17

[4]国家粮食局.2013年粮食仓储设施统计汇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State Grain Administration.Grain Warehouse equipment statistic collection [M].Beijing:Economic Management Press,2013

[5]GB/T 29890—201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S]

GB/T 29890—2013,Grain and Oil Storage Technology Standard[S]

[6]国家粮食局.中国粮食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92-93

State Grain Administration.Grain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 [M].Beijing:China Social Press,2015:93

[7]国家粮食局.中国粮食年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15

State Grain Administration.Grain almanac of China[M].Beijing:China Social Press,2015:15.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bout Green Warehouse Development

Tang Baifei1,2Lai Ming3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1,Beijing 100044)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Grain2,Beijing 100038)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Jiu San(Sept.3rd)Society3,Beijing 100011)

Grain depot is always the essential facility during the grain circulation and storage.At present there have been 18 200 grain depots and 370 million ton capacity in China,as a result,the grain storage scope is more than a half of the annul total output.The grain storage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o green healthy,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model from lower consumption and quality safe.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warehouse including establishment and facility,storage technology and warehouse system management mechanism are analyzed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grain storage development in a healthy way.

warehouse,grain Storage,construction

F307.4

A

1003-0174(2016)09-0156-03

2015-01-12

唐柏飞,男,1960年出生,在读博士,工程与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粮库储粮储藏
摄影欣赏
粮库竣工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粮库里的机器人
胡萝卜冬季储藏注意事项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
桃如何储藏
我为抗日政府管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