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2016-01-01蒋虹
文/蒋虹
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文/蒋虹
预算是事业单位从事一切管理活动、业务开展以及职能履行的最重要支持和保障,在新预算法颁布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新预算法的具体要求,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水平提升就成为了目前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入手,结合新预算法的管理精神,谈谈如何在新预算法环境下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事业单位;新预算法;单位预算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要构成,近年来,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强化预算管理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工作质量。但,在取得管理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在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意识确立程度不足,一些事业单位仍然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造成预算编制方法落后,预算执行不够得力,以及在预算过程控制方面着力不多,造成许多认为或非人为原因的浪费问题。在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也显出许多不足,例如没有针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特点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风控机制、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以及外部监督环境打造等,从而让单位的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和控制。在新预算法颁布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明确单位目前所存在的预算管理问题,同时还要结合新预算法的新要求,在手段革新过程中融入新要求、提升新高度,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真正的更上一层楼。
二、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提出的新要求
新预算法的颁布,给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了更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的提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据预算管理的发展走向及重要性体现而来。新预算法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切实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避免预算缺乏全局性、周密性与体系化问题。其次,新预算法着重要求了预算的全公开,事业单位肩负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重要使命,所以要求预算全控开不仅能够有利于确保民众的知情权履行,也能够给单位提供一个更透明的工作平台,切实扼杀住腐败的萌芽。最后,新预算法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都备受关注而又由于种种原因屡禁不止的典型问题,那就是坚持厉行节约,节约看似简单,其中所涉及的工作却纷繁复杂,要做好这一点,仍然要从工作意识和态度入手,并结合相关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强化。最后,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监督,传统预算控制往往只重视事前计划与事后分析总结,过程监督力度不足,从而造成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足,且无法对预算管理的突发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有效解决。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提升的思考
想要切实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适应新预算法的具体要求,就必须从现有问题的分析出发,有的放矢的寻找解决办法,以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具体质量。
(一)树立大预算管理意识
加强预算管理意识科学树立,首先就是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及业务开展和职能履行所具有的突出重要性,其次,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还包括了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出发而坚持大预算管理意识,大预算管理又称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将单位一切收入纳入部门预算,强调预算支出统筹性、科学性及完整性的预算管理策略,全口径预算管理有利于提升单位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程度。
(二)完善部门预算制度
部门预算是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具体质量的重要手段,部门预算的推行能够精确化单位预算编制,能够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立体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应结合积极有效的分析机制,以实现部门预算内容上及管理上的科学。分析机制建设应该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市场分析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确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及业务开展等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的影响和调节,预算管理是保证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而预算编制及执行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也就需要从市场分析出发,所以加强市场分析非常重要。其次,要认真分析单位自身财务状况及部门预算编制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经济性,因为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机构,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有限资金的经济价值,所以,经济性也是预算管理的重要考量之一。
(三)规范支出,提升效益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以为单位创收和营利为目的,而应该以保证单位人员经费、保证社会职能有效履行、保证单位各项组织和机构有序运行等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因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企业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作为单位预算管理更应该严格把关支出环节。在支出管理的规范性建立上,首先,要明确每一笔支出的原因和去向,避免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资金流失。其次,要积极跟踪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周期,并调查资金回收情况,实现预算管理精益化。再次,要将资金使用及项目建设与单位部门不责任和具体经办人员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提升责任人和经办人的管理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预算支出的科学、有效。
(四)规范“三公”及其他经费支出
“三公”经费是指由财政拨款负责的出国出境费用、车辆购置和使用费用、公务往来接待费用三项。“三公”的出现本属合理,但由于在管理及监督环节的不力,以及经办人员的利己意识滋生,导致社会对“三公”经费的看法逐渐演变为了公费旅游、公车消费以及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为了杜绝此类事情的愈演愈烈,为了重塑事业单位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也为了切实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具体质量,在“三公”经费及其他经费的支出上面必须加强管理及控制,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研究,确定出消费支出的具体额度、支出范围以及加强支出必要性的核查与分析,在单位会议费用支出方面也应采取相同手段,以杜绝挥霍公款等不良行为,促进单位资金有序使用。
(五)确立预算平衡机制
下接(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