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注意学生的情感培养
2015-12-31张井龙李艳
张井龙 李艳
【摘要】作文教学注意学生的情感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写,还可以充盈学生情感上的动力,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小学作文质量偏低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情感培养 方法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4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全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方法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的轨道,大面积提升了作文的质量。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些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由于信息的滞后,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质量相对比较落后。究其原因,学生对写作兴趣不浓是主要症结之一。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呢?笔者认为:
一、要引导学生熟悉所写事物的本质属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属性征,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只有抓住事物的质属性,才能客观地反映出描写事物的本来面目。而这一本质属性,恰恰是作品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在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扯一发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如,小学三年级看图作文《邮递员》。画面是一个邮递员,身着雨衣,肩挎邮包,在滂沱的大雨中来到用户家门口,把邮件送到用户的手中。在教学中,我提出了:画面的人物是谁?他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天气? 你怎么知道的?等问题。学生回答千篇一律。“在雨中,邮递员把信送到了用户手中。”面对这一尴尬的教学现状,不能不引发我的思考。反思后感到,学生对画面没有“质”的认识。看到只是表面,没有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于是,我又补充提出“邮递员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在充分的议论中,学生明白了:邮递员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他不怕苦,不怕累,这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一议论,学生找到了事物的“本质”,学生的作品不再是苍白的叙事,而浓浓的情感让人感动不已。有一名学生写到:雨下得那么大,雷声那么响,可没能阻挡住你的脚步。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用户,用户满意,怎么苦怎么累你的心都是甜的。因为你的心里只有用户,唯独没有自己。叔叔我爱你!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就等于抓住了学生的心,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笔者认为,必须使学生在创作之前,实现情感上的升华,知道歌颂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唾弃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诱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促其“想写、要写,必须写。”
在教学《记一个熟悉的人》的命题作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你写谁,与他(她)什么关系?你写他(她)什么事?为什么要写他(她)?为什么要写他(她)这是写作目的,目的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找到写作的欲望。如一名学生,他要写自己的妈妈。他告诉同学们说,我是一个五口之家,爷爷奶奶八十岁的高龄,爸爸卧床不起,妈妈身体很不好,每天都要大口大口地吃药,骨瘦如柴的身子要承担起五人的家庭。她没早没晚,每年每节,坚持上班,做家务。我想帮她,她又不肯。我爱妈妈,更爱妈妈的爱心。这名学生就是在“爱”的激情中,完成他的作品的,每个字都是他心灵的感叹;再如,一名学生,她他要写老师。她说老师很辛苦,每天早来晚走,事事想在前,也干在前。有一次,我把窗台上的花盆碰到地上摔坏了,吓得直哭。老师知道后,赶来安慰我,于是拿出了20元钱,安排班长又买来一个新的花盆。还说你最近学习进步很大,就算老师奖励你的。她告诉同学们说,老师就像慈母一样,我爱她,因此我要写她。她也是在激情中完成这个命题作文的。
学生写作欲望,需要情感做铺垫,情感越原始 作为越大。
三、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情感。
兴趣,往往是短暂的,没有长久的动力。笔者认为,强化写作上的情感培养,写作的动力会持久。
培养学生写作的情感,就是培养学生爱写、乐写,养成一种习惯。笔者指导学生从日记写起,一日一记。要求学生不写空话、不写大话、不写苍白的话。写出的每句话要有感有情,有血有肉。让日记成为学生情感抒发的训练场和情感交流的园地。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地喜欢上写作了,也把写作当上了乐趣。
在单元习作训练时,我也强调情感的作用,在明确写作内容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必须明确为什么去写,从情感上为每一次习作训练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如四年级上册《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教学中强调:什么事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让学生从“精神与品质”上找到创作的“动力”。让情感化作一种精神力量,提升学生的创作激情和质量。
总之,作文是“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作品也不能称其为作品。要提升学生作文的质量,强化教学中的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齐敏.小学作文“支架问题”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王燕.小学作文分层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 劉明.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