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12-31赵忠见
赵忠见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将会阻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要强化全体教职工对职业指导内涵的科学认知、系统规划职业指导、完善职业指导组织及运作机制、提升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以提升职业指导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44-02
黄炎培先生在《教育与职业》第15期的《职业指导号·介绍语》:“凭怎么方法替他们分科,用怎样方法教导他们养成他们职业界的种种资格?学成以后,更有怎么方法使他們走一条相当的出路?仔细想想,这个职业指导,简直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了。”。但是我们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是不是发挥了“先决”作用呢?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探究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涵义
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它是在校长(主管副校长)的带领下,以全校教师参与的方式,共同识别高职生整体的需要,并据此订出共同的职业指导目标及工作要点,通过全校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引导高职生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与下列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这些知识经验包括:对自我的了解;对职业世界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如工作者的态度、训练等);对休闲活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与重要性的了解;对生涯规划和生涯决定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的了解;对在工作与休闲中达到成功或自我实现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的了解。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对郑州市8所高职院校的调研中,我们通过分析获知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一个“职业指导团队”,职业指导的实效性不足,存在以下问题,其原因有二:其一对职业指导的认识不到位,其二是对职业指导的管理滞后。
1.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认识上不到位
高职院校对学校职业指导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作用位认识不到位
在高职教育中,职业指导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是围绕“高职生”的三个同等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三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由于缺乏对职业指导作用的正确认知,职业指导工作的地位也未受到认可,其各方面的投入也因此受到制约,从而导致了职业指导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2)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认识不到位
由于职业指导“全员化”和“全程化”的认识不到位,使职业指导工作得不到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无法系统、有效地开展。其一,对“全员化”理解不到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全员化”的一层意思是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职业指导工作,另一层意思是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对象为全体学生。目前,郑州市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职工还未认识到这一点,仅仅把部分高职生作为职业指导的对象。只有以全院教职工参与的方式,才能识别出高职生整体和个体的需要,并据此订出职业指导目标及工作要点,而后开展的一系列全校性的教育与指导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其二,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全程化”认识不到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应从学生入学开始(有条件,可以从中学生报志愿开始),贯穿高职三年,延伸至高职生就业之后,直至高职生“无须辅导”。学校职业指导究竟从何时开始,开展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用哪些途径和手段等等,这直接体现了高职院校对职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与教育理念,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职业指导,高职生的“职业”问题才得不到解决,那么,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自然比较低。
2.高职院校对职业指导管理滞后
职业指导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不仅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还要同社会有关部门相联系。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能否顺利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管理工作的水平。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诸多问题,与高职院校对职业指导的管理滞后极其相关。
(1)工作定位层次较低
从职业指导的发展历史来看,就业指导、职业指导和生涯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是递进和扩充的,它们的目标也是呈递进式的,即了结性就业目标、和谐性就业目标和自主性发展目标。各个层级的目标呈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趋势。自主性发展目标是我们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理想目标,也是高职教育目的使然。但是,郑州市各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的工作定位还仅仅处于第一层级向第二层级过渡阶段,这种工作定位使得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在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和途径方面很难体系化,随意性较强,从长远看,更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稳定与职业生涯发展。
(2)职业指导组织机制不完善
职业指导不能只是高职院校的某一部门或少数人的事,而是各部门的共同任务。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的组织机制的构建上应注重“整体效应”,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做到层层落实,环环相扣,使职业指导工作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系统、协调一致、层次分明的有效整体。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郑州市各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部门、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等各部门分工不科学,相互之间开展的职业指导活动,没有统一的计划与安排,也没有统一的领导与管理,自然无法建立起系统的和有统一目标的学校职业指导。这直接导致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一直处于自发的状态,随意性强,其效果自然比较差。同时,职业指导是专业性、科学性相当强的,高职院校要使职业指导持续而有效地开展,必须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但当前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人力资源方面建设跟不上学校职业指导发展的潮流,了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职业指导的有效性。
三、高职院校提高职业指导实效性的对策
1.高职院校进一步强化全体教职工对职业指导内涵的科学认知
高职院校要完善校本职业指导,提高其有效性,首要的任务是解决全体教职工的有关职业指导方面的认知问题,通过宣传教育使得他们科学认知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树立生涯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是“以学生为本”的指导。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要注重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统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要强调高职生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要面对全体学生,并且关注每个高职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第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是全程化的指导。职业指导是一个渐进且连续的工程,伴随着高职生成长的过程逐步展开,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各个阶段。第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是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指导。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不能把学校作为唯一的领域,其更大的领域应该是整个社会。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与社会进行良好的沟通。第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是认知、实践与体验统一的指导。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涉及到个性品质的知、情、意、行的各个领域,绝非认知教育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注重认知、实践和体验的统一。
2.高职院校要系统规划职业指导
高职院校应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内外环境及可取资源的情况,科学地制定校本发展战略规划。高职院校要成立院系两级职业指导委员会,院职业指导委员会要运用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分析),做出自我定位,即目前本校的职业指导目标是什么,与理想目标差距何在,主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分步骤去解决这些问题,概括地说,高职院校应结合SWOT分析制定出各项职业指导工作的长期、中期、近期和短期目标及其执行方案。高职院校各系职业指导委员会依据院职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宏观规划,结合本系职业指导的现状,亦运用SWOT分析,制定出本系各项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
3.高职院校要完善职业指导组织及运作机制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顾树森在《职业指导怎么样办法》中也曾指出:“我们既然要提倡职业指导,当然是不能专凭空讲空想,都要从实际上去做。做的时候,依吾的意见,不能不先设一个机关。”高职院校不仅要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还要完善其组织及运作机制,以充分保障职业指导的高质量。第一,要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明晰各管理层次的岗位职责。第二,高职院在院系两级职业指导委员会的宏观调控下,应逐步完善本校的职业指导运作模式,可以实施院-系-班三级运作模式,微观分工协作职业指导。第三,高职院校可以汲取公共卫生方面的有益经验,构建职业指导三级预防体系,对高职生进行系统性的干预。第四,高职院校要建立并完善职业指导质量监控体系,评估修正职业指导工作,第五,高职院校要搭建一个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以招生就业处为核心的、充分发挥各级职业指导体系作用的职业指导工作网络。
4.提升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有效性的关键,职业指导课程教师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骨干和核心,辅导员是职业指导工作的生力军,任课教师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协同者。高职院校要明晰职业指导课程教师、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辅导员、任课教师四者在职业指导中的角色和职责,规范化的岗位职责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团队协作。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现有职业指导师资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职业指导的“校本专家”。其方式主要有:高职院校可以同社会职业指导团体加强联系,合作培训师资,还可以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门通过职业指导培训与认证,同时积极举办各种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或与高等院校加强联系,委托他们培训和培养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二是通过借调、招聘等方式补充职业指导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金一鸣.中学的职业指导[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黄炎培.《职业指导号·介绍语》[J].教育与职业,1919,(总15).
[4]顾雪英.论高校职业指导的递进式目標[J].教育与职业,2001,(12).
[5]顾树森.职业指导怎么样办法[J].教育与职业,1919,(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