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科创中心提供强大动力

2015-12-31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处

质量与标准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诚信检验科技

检验检测能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共性技术手段,属于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创新战略、服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支撑和强大动力,在整体产业体系中处于基础和先导地位,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能够通过诱导新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对产业转型发展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成果的中间状态、阶段性状态和最终状态阶段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数据检测来验证。检验检测是量值确认的必要手段,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技术手段之一。从基础性的重量、容量、速度、时间等物理量到综合性能指标,都需要准确地测量,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技术指标,并能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因此,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所需,必须构建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检测产业法规体系、政策体系、诚信体系和监管体系。打造利于检验检测产业创新的软环境,发展面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服务。营造有利于培育创新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检验检测机构良性发展的环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协同发展。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和民生保障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的引导,形成产业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检验检测产业体系。就政府工作而言,核心就是建设好符合检验检测改革发展创新的软环境。

服务创新的基础和动力

· 推动机构统一资格认证

· 健全行业诚信体系

· 打造产业技术研发枢纽

· 改革成果产权制度

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上海将逐步推动以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为基础的检验检测机构统一资格认定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检验检测活动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同时,按照管办分离、整合转制,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科学界定本市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功能定位,推动本市有效整合各类业务领域相似的国有检验检测资源。

此外,建设检验检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也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财政资金购买大型设备,或者形成相关激励机制促进和鼓励大型企业将自身的设备予以共享,避免重复购置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的积极性,遵循各方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在设备、人才、市场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尤其需要根据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检验检测服务领域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集聚检验检测人才

鼓励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创新检验检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检验检测学科设置,鼓励高校根据产业需求自行设置相关二级学科。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加大职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培训的质量水平和有效性。支持检验检测行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包括科学大师级人物,国际化的科技人才和团队,营造适合检验检测高端和专门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支持检验检测行业的技术专家进行国际间交流。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将能由市场决定优劣的科技创新成果交给市场评判,将评价重点由项目转向个人。探索人才自由流动机制,打通人才流通管道,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效用。检验检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明确检验检测市场各主体方责任,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行为规范,最大限度提高违法成本,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有效的法治环境,探索和鼓励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检验检测相关的违约争议和侵权纠纷。依法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将检验检测诚信记录统一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体系。

完善法规加强监管

针对检验检测市场化给行政监管带来的新问题,上海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快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订和完善工作,研究起草《上海市检验检测管理条例》。通过立法,进一步落实

建立健全诚信体系

健全检验检测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档案。建立检验检测行业信用信息公布制度特别是失信信息的记录、披露、使用和惩罚制度,加强信用信息的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与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跨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健全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在融资授信、政府采购等方面采信诚信评价结果。发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专业作用,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完善检测资源统计制度,加快制定检验检测服务业的统计分类标准,完善统计方法和统计目录,加强统计调查和运行分析。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涉及各类检测和中介资源的能力、资质、功能、服务方式和诚信记录等信息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增强检验检测行业的透明度。面向创新驱动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需求,借助检验检测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对检验检测的治理能力。

加大对外合作力度

集聚国际国内贸易需要,积极培育和引进检验检测、认证和评级机构。鼓励外资检验检测企业来沪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审批改革。支持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及港澳台市场。推动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检验检测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复合型检验检测服务企业。扩大检验检测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支持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承接境外高端服务业转移。

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以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为载体,形成促进检验检测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建设一流的科研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整合科技资源、优化存量、促进平台功能不断跃升,打造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枢纽,提升网络节点能级,突出跨界合作,推进产业融合。形成若干服务科技创新的检验检测网。通过对周边地区的资源融合、人才交流、创新合作、产业协同、技术转移等一系列的机制体制,实现对外辐射带动,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创新链上占据枢纽和节点地位。长三角周边要有带动性,全国的技术和产业能级得到显著的提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实施技术和管理创新,鼓励通过创新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加强面向检验检测行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开展检验检测领域知识产权试点。加强对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方面创新的保护。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维护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保护创新积极性。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出台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让人才通过科技创新获得应有的收益,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 语

科技创新是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能力的本质,处于检验检测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我们要发挥企业在市场化发展中的创新主体作用,并发挥高校、研究院在技术创新前沿和科研转化的能力,结合互联网思维,探索和发展适应于检验检测行业的新兴商业模式。

检验检测要为掌握核心技术和完善技术应用体系的研发体系提供支撑,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

猜你喜欢

诚信检验科技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科技助我来看云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科技在线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