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槲寄生凝集素抗肝癌作用
2015-12-31杨学良,任强,王广义
重组槲寄生凝集素抗肝癌作用
杨学良任强王广义1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吉林吉林132011)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槲寄生凝集素-Ⅰ(rVAA-Ⅰ)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四氮唑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Caspase检测rVAA-Ⅰ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效应,通过基因芯片分析找到差异基因。结果rVAA-Ⅰ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在rVAA-Ⅰ浓度8 ng/ml时,有30%的细胞发生凋亡;在16 ng/ml时,细胞凋亡增加到44%;在32 ng/ml时,细胞凋亡达到51%。表明,rVAA-Ⅰ可以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在16 ng/ml时,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对细胞抑制作用增强,48 h细胞的存活率最低,达30%,存在时间-效应关系,同时证实rVAA-Ⅰ诱导的细胞凋亡与Caspase有关。结论rVAA-Ⅰ具有直接抗SMMC-7721细胞作用,在肿瘤免疫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中具有前景。
关键词〔〕SMMC-7721;重组槲寄生凝集素-Ⅰ;毕赤酵母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任强(1960-),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研究。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
第一作者:杨学良(1974-),男,副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肝胆及胃肠道肿瘤研究。
槲寄生(Viscum album)是一类依赖落叶树木生长的半寄生植物的总称。早在1920年,奥地利学者就发现槲寄生的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抗癌药物,近来的研究发现其中的植物凝集素(Agglutinin)在抗癌活性中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1〕。从槲寄生提取物中可分离获得种凝集素亚单位,均属核糖体灭活蛋白家族,分别为槲寄生凝集素(VAA)-Ⅰ、-Ⅱ、-Ⅲ。而VAA-Ⅰ的生物活性最强〔2〕。本实验拟证实rVAA-Ⅰ体外抗肝癌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细胞株、主要试剂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购自吉林省肿瘤医院。培养基:IMDM干粉(购于美国GIBCO公司),溶解于800 ml蒸馏水中,加入100 μg/ml链霉素,100 IU/ml青霉素,NaHCO33.7 g, pH值调至7.2~7.4,过滤除菌,4℃保存。胎牛血清购于美国GIBCO公司,rVAA-Ⅰ为自制,流式细胞仪购于美国BD公司,细胞培养箱购于美国Forma Scientific 公司,凝胶分析系统购于瑞典Pharmacia公司。Human Genome Array、 SmartArray购于北京博奥生物。
1.2SMMC7721细胞的培养将SMMC7721细胞冻存管放入37℃的水浴锅中溶解,复苏的SMMC7721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 37℃培养,当细胞贴壁大于底的75%以上时进行细胞传代,无菌冻存管中分装,液氮中长期保存供使用〔3〕。
1.3MTT比色法测定rVAA-Ⅰ对SMMC772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SMMC7721细胞,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37℃、5%CO2中培养。待细胞完全贴壁后换液,分别用终浓度为1.0、2.0、4.0、8.0、16.0、32.0、64.0、128.0 ng/mL的rVAA-Ⅰ处理细胞,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液,每组设4个平行孔,37℃、5%CO2中分别培养12、24、48 h。取出96孔板,每孔加入MTT溶液5 mg/ml 10 μl,37℃、5%CO2中继续培养4 h,每孔加入DMSO 150 μl,于振荡器上振摇,待蓝紫色结晶物完全溶解后,在酶标仪上检测A570处的吸光度值。分别计算不同浓度的rVAA-Ⅰ对SMMC772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1.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FITC-AnnexinV/PI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取对数生长期的SMMC7721细胞,用0.25%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计数调整细胞密度为1.5×105个/ml,每孔 3.0×105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至细胞完全贴壁后弃掉培养液,换成含不同浓度rVAA-Ⅰ的培养液,每个浓度4个平行样。37℃、5%CO2培养箱内培养 24 h,收集细胞并用冷的PBS溶液冲洗两次,调细胞浓度为1×105/ml。取1 ml,离心(1 000 r/min,5 min)弃上清,加入195 μl 结合缓冲液和5 μl FITC标记的AnnexinV抗体,常温避光放置20 min。预冷的PBS洗2次,再加依次入190 μl 结合缓冲液和PI 10 μl,4℃、15 min避光保存。流式细胞仪收集1×104个细胞,用Cellquest软件分析凋亡结果,以凋亡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1.5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取对数生长期的SMMC7721细胞,培养至细胞完全贴壁后弃掉培养液,加入含终浓度为16 ng/ml的培养液进行干预,对照组加等体积的培养液。换成含不同浓度rVAA-Ⅰ(0.2、1.0、5.0 μg/ml)的培养液,每个浓度4个平行样。培养 24 h后移入50 ml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弃去培养液固定2 h。按透射电镜实验要求制作样品,经枸橼酸铅染色后在10 000倍视野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随机照相记录观察结果。
1.6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rVAA-Ⅰ抑制细胞增殖的影响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MMC7721细胞以1.5×105个/ml细胞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过夜;然后加入50 mmol/L的Caspase家族抑制剂z-VAD-fmk,继续培养30 min;而后分别加入浓度为8、16、32 ng/ml rVAA-Ⅰ处理24 h后,MTT法计算抑制率〔4〕。
1.7芯片杂交采用22K Human Genome Array,共有21 522条Oligo DNA。Oligo库用SmartArray点制在一张经过化学修饰、大小为7.5 cm×2.5 cm的载玻片上。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提取总RNA,探针标记、杂交、洗片,用LuxScan10KA双通道激光扫描仪进行基因芯片扫描, LuxScan 3.0图像分析软件对芯片图像进行分析。差异基因筛选,运用One timecourse分析方法,选择FalseDiscovery Rate<0.1时差异显著的基因,并对这些差异显著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聚类分析。
1.8实时定量PCR根据芯片分析的结果,查找需要验证的目的序列,设计引物,并交由北京英茂盛业公司合成,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按照SYBR®Green Realtime PCR Master Mix(QPK-201)说明书,加入各种反应物,常规反应条件,在美国Bio-Rad伯乐Chromo4多色实时PCR扩增仪上进行扩增反应。
1.9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rVAA-Ⅰ对SMMC772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8 ng/ml的剂量下,可以显示出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弱的抑制效果,当浓度增加到16 ng/ml时,抑制效果变得更为明显。rVAA-Ⅰ可剂量依赖性地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24 h的IC50为16 ng/ml。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对细胞抑制作用增强,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存在时间-效应关系。见表1。
对照组VAA-Ⅰ浓度(ng/ml)124816326412812h100±1.4095.68±3.5692.34±5.5289.03±7.861)67.12±8.021)48.45±8.011)29.33±9.521)20.05±9.031)18.22±10.331)24h100±1.5090.12±6.8189.08±7.561)87.68±7.851)56.11±8.221)38.12±8.411)18.54±9.611)16.58±9.521)13.02±12.361)48h100±1.5089.12±7.911)88.68±7.911)85.65±7.961)54.68±8.351)30.78±8.561)19.25±9.881)14.37±9.931)11.38±12.931)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rVAA-Ⅰ可以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rVAA-Ⅰ处理SMMC7721细胞24 h,分别用Annexin V-FITC与PI分别检测细胞早期凋亡与末期细胞凋亡情况,在各个剂量组中凋亡细胞的数量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结果表明,rVAA-I可以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2.3rVAA-Ⅰ诱导的细胞凋亡与Caspase有关50 mmol/L的Caspase抑制剂z-VAD-fmk可以显著抑制rVAA-Ⅰ诱导的SMMC7721细胞凋亡。8、16、32 ng/ml VAA-Ⅰ时caspase水平分别为(54.68±8.35)%、(30.78±8.56)%、(19.25±9.88)%,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4透射电镜观察rVAA-Ⅰ对肝癌细胞的影响透射电镜下可见经rVAA-Ⅰ(16 ng/ml)处理的SMMC7721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膜破裂、消失,染色质凝集、细胞质中空泡增多,核间隙明显变宽、核膜消失,细胞器结构不清,核断裂等现象(白色箭头)。而对照组细胞体积较大,核质比例较高,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较少,沿细胞核膜分布,核仁居中或边移,细胞质内线粒体丰富。见图1。
图1 透射电镜观测rVAA-Ⅰ(16 ng/ml) 处理的SMMC772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8 000)
2.5基因芯片分析结果对照组和给药组之间的差异基因使用了Limma算法进行显著性水平的计算,筛选标准为:LogFC>1或者LogFC<-1,错误发现率(FDR)<0.01,B值>1.5的基因为差异基因,整体芯片找到3 200个差异基因用于后续实验分析,绿色为下调基因,红色为上调基因,见图2。
图2 差异基因分析结果
2.6定量RT-PCR结果MAPK信号通路中的3个差异表达基因MAPK14,IMPA1和SMNDC1与基因芯片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证实基因芯片的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3讨论
手术切除为肝癌获得根治的最佳手段,但肝癌发现多属于晚期,手术难以切除,且术后容易复发〔5〕。研究报道,根治性手术切除后,仍有60%~70%的患者在5年内出现转移和复发。而目前市场上的化疗药物也不尽如人意,存在着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呕吐等严重的毒副作用。
槲寄生在欧美被称为“生命中的金枝”〔2〕。专家预测槲寄生有望成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种天然抗癌药物〔2,6〕。VAA-Ⅰ的获得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分离、提取方法从槲寄生中获得,由于其含量低,提取分离方法复杂,限制了其应用〔7〕。毕赤酵母是低等真核生物,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获得,非常有利于真核基因的表达,具有对外源表达蛋白进行正确加工,修饰及合理的空间折叠等功能,能有效克服大肠杆菌等原核表达系统缺乏蛋白翻译后加工、修饰的不足;同时,酵母细胞具有生长快,操作简单,易于培养等原核生物的优点。因此,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广泛用于重组蛋白质的生产,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证实为是安全、可靠的,其表达的药用蛋白不需进行大量的宿主安全性实验。
SMMC7721细胞的全基因组转录谱表明,大量的基因表达发生在rVAA-Ⅰ杀伤细胞的过程中。一些与核相关的GO分类,包括MAPK信号通路(RAP1B,MAPK14,FLNA)的细胞凋亡(SMNDC1),蛋白酶(PSMA2,PSMA4),核黄素代谢(RFK,MTMR6),色氨酸代谢( FANCL,BRAP),TGF-β的信号通路(AMH),磷脂酰肌醇信号的系统(IMPA1)和氧化磷酸化(PPA2)〔8〕。本研究中,当细胞暴露于rVAA-Ⅰ FLNA,MAPK14,RAP1B的基因表达改变。FLNA已经牵连的各种胞外刺激诱导的MAPK信号,并且它可以与MAPK激酶MEK1和MKK4〔9〕进行交互。它也可以是核糖体蛋白S6激酶ERK的目标〔4〕。此外,还涉及了几个基本的细胞功能,如黏附,迁移,极性,分化和增长。综上,体外证实了VAA-Ⅰ抗肝癌作用,为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4参考文献
1龚祝南. 槲寄生类植物抗肿瘤活性蛋白成分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22(5):259-62.
2Bussing A,Suzart K,Bergmann J,etal.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human lymphocytes treated with Viscum album L. is mediated by themistletoe lectins〔J〕. Cancer Lett,1996;99(1):59-72.
3徒震强,吴军正. 细胞培养 〔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38.
4Koyama Y,Tohyama M. Involvement of caspase-4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ed apoptosis and β-induced 〔J〕. J Cell Biol,2004;165:347-56.
5Tang ZY,Yu YQ,Zhou XD,etal. Progress and prospect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gery 〔J〕. Ann Chir,1998;52(6):558-63.
6Bar-Sela G,Gershony A,Haim N. Mistletoe(Viscum album)preparations:an optional drug for cancer patients 〔J〕. Harefuah,2006;145:42-6.
7周彬,杨文革,缪建,等. 槲寄生凝集素粗品提取工艺研究 〔J〕. 中成药,2007;29(5):162-4.
8Scott MG,Storez H. Cooperative 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activation and cell shape change by filamin A and β-arrestins 〔J〕. Mol Cell Biol,2006;26:3432-45.
9Momoi T. Caspases involved in ER stress-mediated cell death 〔J〕. J Chem Neuroanat,2004;28:101-5.
〔2013-11-25修回〕
(编辑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