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2015-12-31胡蕴绮,潘菁,万霞等
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胡蕴绮潘菁万霞孔庆芳贺亚楠周兰姝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目的明确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调查兰州市城区524名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受一般人口学特征影响无显著性(P>0.05)。②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均不够理想;③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社区中应重视提高老年人自我效能,从而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R161.7〔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
通讯作者:周兰姝(1970-),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区护理研究。
第一作者:胡蕴绮(1988-),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社区老年人护理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费用和卫生资源大量消耗,自我护理成为增进老年人良好身心健康状态,防止其过度医疗的有效途径。自我护理即个人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状态等自身利益而主动采取和完成的实践活动〔1〕。而老年人对自己能否执行某一自我护理能力的判断,即自我效能,对自我护理具有重大影响。本研究探讨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1年2~5月,以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固区五区52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男271名,女253名;年龄60~92〔平均(69±6.80)〕岁。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如下:①年龄60岁及以上;②既往无精神疾病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③能够理解并自愿完成所有测评。调查对象中男271例(51.7%),女253例(48.3%);年龄60~69岁315例(60.1%),70~79岁180例(34.4%),80~92岁29例(5.5%);未婚17例(3.2%),已婚447例(85.3%),丧偶57例(10.9%),离婚3例(0.6%);文盲26例(5.0%),小学79例(15.1%),初中142例(27.1%),高中110例(21.0%),大专80例(15.3%),本科及以上87例(16.6%);主要经济来源为退休金的有404例(77.1%),子女补贴的有84例(16.0%),亲友资助的有18例(3.4%),其他补贴的有18例(3.4%)。
1.2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工具。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状况、住房性质、就医方式等。②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2〕。由美国学者Kearney和Fleischer根据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于1979年设计制定的。该量表包括43个条目,并针对测量内容进一步分为4个维度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采用5分评价法,每1个问题的分值为0~4(4=非常像我、3=有一些像我、2=一般、1=有一些不像我、0=非常不像我),其中11条为反向计分,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根据此量表的总分和各个项目分值将自我护理能力及各项目分为3个层次:低等水平、中等水平和高等水平:其中得分>总分的66%为高水平,33%~66%为中等水平,<33%为低水平〔3〕。此量表的英文版本在许多护理研究中被认为是可靠的测量工具,重测信度为0.77,Cronbach α值为0.77~0.80。2000年台湾学者Wang等〔4〕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在台湾妇女人群中进行了效度和信度的测定,内容效度指数为1.0, Cronbach α值为0.86~0.92,重测信度为0.91。说明此量表的中文版本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台湾女性。与西方相比,台湾人的民族文化与我国大陆人民更为接近,因此,在本研究中应用ESCA量表来测量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③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毛晓群等〔5〕根据Berker等人编制的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修订而成。该表包括营养、心理安适、运动、健康责任4个维度共28个条目。依个人自评有把握做到的程度,由几乎完全没有把握、有一点把握、有中等把握、有较大的把握、到有绝对的把握,分别给0~4分,总分由0~112分,分数愈高表示自我效能愈高。此外,根据得分指标高低将自我效能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得分指标计算公式为:得分指标=量表的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得分×100%,其中得分指标>80%为高水平,40%~80%为中等水平,<40%为低水平〔6〕。整个量表的填写5~10 min即可完成。本研究通过预试验,测得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0.89。
1.3研究方法①资料的收集。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自评方法调查。由研究者及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小组。所有成员参加统一培训后入户将问卷发给研究对象,向研究对象交代填表的注意事项,于1 w后统一收回。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24份,有效回收率为84.5%。②统计学处理。原始数据应用PASW Statistics 18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及分析。以描述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进行统计分析。③数据缺失的处理。一份量表如果有15%的条目未作答,按照无效问卷予以剔除;如小于15%则按缺失处理,条目缺失的数据,用具有完整数据的其余样本的该条目的均数代替〔7〕。
2结果
2.1不同人群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分析总体人群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12.68±19.50)分。按照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经济来源分层后,各组老年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项目n自我护理能力得分t或F值P值性别男271113.08±19.881.1030.255女253112.25±19.10年龄(岁)60~69315112.73±20.211.0180.44370~79180112.68±18.1880~9229112.14±20.17婚姻状况未婚17117.24±22.261.1190.226已婚447112.76±19.78丧偶57111.19±16.13离婚397.5±21.92文化程度文盲26104.38±24.191.1740.144小学79112.32±18.17初中142112.79±16.85高中110111.16±21.40大专80113.75±19.38本科及以上87116.25±20.32主要经济来源退休金404113.63±19.491.2630.061子女补贴84108.70±19.70亲友资助18120.72±11.42其他补贴18101.83±19.17
2.2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水平见表2。52.1%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但仍有47.9%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低等水平,其中,老年人的自我概念水平最高,自我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而自我责任感水平最低。97.7%的老年人自我概念处于中高等水平,自我概念得分在各维度得分中排第一位,老年人有很好的自我概念。
表2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及水平(n=524)
项目平均得分(x±s)低等水平n 百分比(%)中等水平n 百分比(%)高等水平n 百分比(%)自我护理能力112.68±19.5051.024646.927352.1自我护理技能32.46±6.92101.921641.229856.9自护责任感14.66±4.07285.325348.324346.4自我概念11.23±2.76122.319537.231760.5健康知识水平54.34±9.9261.126250.025648.9
2.3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能力及水平见表3。老年人自我效能得分77.1%表现为中低等水平自我效能,其中,运动效能得分最低,此外,社区老年人心理安适效能也表现较弱,营养效能表现居中,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责任效能得分最高。
表3社区老年人自我效能得分及水平(n=524)
项目平均得分(x±s)低等水平n 百分比(%)中等水平n 百分比(%)高等水平n 百分比(%)总自我效能76.93±17.81366.936870.212022.9营养效能19.35±5.20509.532662.214828.2心理安适效能19.31±5.05458.633864.514126.9运动效能18.74±5.495510.534064.912924.6健康责任效能19.47±5.11407.633764.314728.1
2.4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除了自护责任感外,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1)。见表4。
表4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n=524)
项目 自我效能r值 P值自我护理能力0.285<0.01自我护理技能0.287<0.01自护责任感0.034>0.05自我概念0.141<0.01健康知识水平0.251<0.01
3讨论
自我护理能力是指个体为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所学得的一种复杂的能力〔8〕,它是形成个体护理行为的能力,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4个方面。自我护理能力对老年人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按照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经济来源分层后,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比较无显著性,这可能与自我护理能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能力,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关联除与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关外,还与研究所采用的自护能力测量量表不同有关〔9~11〕。但不能忽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经济来源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为有大量研究证明其与自我护理能力关系密切。
自我概念是形成一个人知觉领域、态度、渴望程度、成就和动机的基础,是直接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基本因素〔12〕。自我概念越高,自己对自己采取行为的认同性就越高。本文显示老年人有很好的自我概念,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本次调查对象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自我概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3〕,另一方面,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较高,52.9%老年人为高中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自我概念水平高〔14〕。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也提高了,更加重视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我概念。而自我护理技能水平和健康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尽管老年人有很好的自我概念,即采取健康行为的认同性较高,但自我护理技能薄弱,健康知识水平不够,不能很好地增进健康。自护责任感水平最低可能与调查对象普遍未患有重大疾病,对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关注学习不够,对疾病与健康的重要性意识不足有关。由此折射出社区对于老年人自我护理教育和指导明显不足,提示社区护理人员应该注重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教育,树立其自我护理意识,不断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本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人运动自信心不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对运动的坚持以及对运动中意外伤害的预防。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社会价值感消失,缺乏做一些改变的勇气,而这些需要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鼓励。社区老年人对选择健康食品方面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可在这些方面入手,提供有效的健康知识指导,从而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关注能力的信心较强,需要社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知识帮助。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虽然随着年龄的老化,身体功能研究表现出不可逆转的衰退,但老年人具有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这种衰退,关键在于是否能对自我效能进行重估,从而发挥自我效能的主体机制作用〔15〕。而本研究中60.1%老年人年龄60~70岁,77.1%的老年人有独立的退休金,可见本调查中老年人健康与经济状况普遍较好,经济与精神负担轻,社区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发掘老年人自我效能潜力,帮助其增加采取健康行为的信心以及有效发挥自我效能。
本研究显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具有较高自我效能者常能更好地执行相应的自我护理,而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又可促进自我效能的形成。此结果与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相符。Bandura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与其行为水平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关系。首先,老年人在预防和控制疾病过程中自我护理实施得越好,其成功地体验越丰富,进而可促使其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另一方面,人们总是趋向于去做那些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的事,而避免去做那些超过自己能力的事。而且,对某一行为具有较高自我效能者,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努力程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性也较强。因此,老年人对自我护理的自我效能越高,越可能选择并持之以恒地执行自我护理,即其自我护理能力将越好。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提示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健康教育及科普宣传,使老年人学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提示老年人自我效能的提高将有助于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反之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加强其自我效能。护士不仅是治疗的提供者,更是健康行为的促进者和支持者。在护理实践和教育中应重视老年人的自我效能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促进作用,正确评估老年人自我功效和自我护理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能力和信心,促进其进行健康的自我护理,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减少医疗资源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罗巧莲.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0;(11):11-3.
2Kearney BY,Fleischer BJ.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J〕.Res Nurs Health,1979;2(1):25-34.
3李淑霞,张振路.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93-5.
4Wang HH,Laffrey SC.A predictive model of well-being and self-care for rural elderly women in Taiwan〔J〕.Res Nurs Health,2001;24(2):122-32.
5毛晓群,尤黎明,古素娥,等.老年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6):1437-9.
6王燕,林征,林琳,等.功能性便秘患者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34-7.
7郝燕萍,刘雪琴.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9-21.
8Orem DE.Nursing:concept of practice〔M〕.6th ed.New York:McGrawy,2000:1.
9Ailinger RL,Dear MR.Self-care agency in person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Care Res,1993;6(3):134-40.
10McDermott MA.Learned helplessness as an interacting variable with self-care agency: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J〕.Nurs Sci Q,1993;6(1):28-38.
11Akyol AD,Cetinkaya Y,Bakan G,etal.Self-care agency and factors related to this agency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J Clin Nurs,2007;16(4):679-87.
12田芳英,何仲.慢性病病人自我护理模式与评价〔J〕.护理研究,2002;16(10):559-61.
13Showers CJ,Abramson LY,Hogan ME.The dynamic self:how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self-concept change with mood〔J〕.J Pers Soc Psychol,1998;75(2):478-93.
14黄希庭,陈传锋.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22-5.
15唐丹,邹君,申继亮.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1451-3.
〔2013-03-17修回〕
(编辑赵慧玲/曹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