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外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5-12-30赵原
赵原
【摘要】建构理论是基于认知主义产生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于西方。进入21世纪后,建构理论在我国得以广泛研究讨论,发展迅速。建构理论在外语界也引起广泛讨论,其理论思想对指导外语教学、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外语;教学改革
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学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其创立的“日内瓦学派”从内外两个角度研究儿童认知发展。该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是一个在“同化”“顺应”中追求“平衡”的循环过程。“同化”是指将外部信息吸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当外部信息与已有认知不能融洽对接时将已有认知进行改变的过程。换言之,“同化”是量变,“顺应”是质变。在“同化”的过程中,外部信息与已有认知是平衡的。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发生“顺应”。通过“顺应”,外部信息与已有认知再次回复到平衡状态并继续进行“同化”。因此,认知的过程就是由平衡时的“同化”到失衡时的“顺应”再回复到平衡时的“同化”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已有认知不断向“最近发展区”过渡。在皮亚杰之后,其他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建构理论,如认知的性质、个体主动性作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等。
以往对外语教学影响较大的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通过接受外部刺激,接受并获得技能。老师通过不断的刺激让学生有所反应。而建构主义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传统外语教学模式。
一、外语教学中“教”的改革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是帮助他们进行“同化”“顺应”过程的帮助者。因此,教师工作的重心由如何教转移为如何帮助学生认知。
1.课程设计。教师要将自己定位成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建构主义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中,比如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教师预设一定的情景或问题,将学生引导到需要认知的问题情境。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情境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让学生用已有的外语能力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有的认识水平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一情境的问题时,引导他们去接近“最近发展区”,让这一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认知,并能够用这一认知应对真实的情境。
2.授课过程。改变填鸭式教学,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教,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是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是各自认知结构相互同化顺应的过程。师生在外语课堂中,都是要完成某一特定情境或问题的参与者。教师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外语能力去解决问题参与情境。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组,将大情境大问题化解为小情境小问题,通过讨论反思促进学生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教师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授课过程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情境和问题的布置,让学生们自主整合已有外语知识结构。另一条主线是解决新情境新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外语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同化顺应。老师要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分组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参与到课堂中。老师的指导让学生们的外语知识体系更加系统,真正地内化为已知认知结构,固化已有的外语认知能力。
3.教学手段。建构主义主张教学手段应为认知服务。因此,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外语教学手段已不仅仅是协助教师的手段方法,而是为促进学生认知、进行学习会话交流、主动探索的认知工具、是进行情境设计、协作讨论、会话沟通、认知建构的辅助工具。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手段,即把音频、视频、文字材料等等搬入课堂,从视听说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认知。
二、外语教学中“学”的改革
1.主动性。建构主义视角下,学生进行外语学习,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并不是接收的容器,也不是一张空白的纸。学生有自己的外语认知水平,也对社会和身边的情境有自己的认知。从自然到社会,他们都有自己的认知。当学生面对一定的情境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与他人沟通时,一定会基于他们的相关经验和能力。因此,学生才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效果的决定者。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建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外语水平,完成新旧知识的成功建构。
2.建构性。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只是单纯的叠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旧信息不断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个人的主体性,单纯的外部刺激没有意义。新知识和已知的认知不断作用,既有增加,也有减除,既有矛盾,也有共通。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完成向“最近发展区”的过渡。因此,建构视角下,引导学生进行外语学习应该是积极地学习、建构地学习、积累地学习、目标指引地学习、诊断地学习、反思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