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美术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2015-12-30付琴
付琴
【摘要】在《美术概论》课程教学中运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能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专题研讨;美术;理论教学
文化底子偏弱的高师美术类师范生大多注重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对枯燥艰涩的理论学习明显缺乏兴趣与信心,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多侧重艺术创作或者艺术欣赏,这一“重技轻道”的现象几乎普遍存在于高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随着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对于美术类师范毕业生的学科素养,尤其是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在高校逐渐被重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艺术实践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魏源也曾指出:“技可进乎道”,通过对“技”反复练习,上行到对“道”理解和运用,是艺术家们的终极追求。《美术概论》课程承载的是艺术之“道”,它属于形而上的精神世界,阐释的是美术发生发展的规律、美术的范畴、美术的基本原理、艺术家的思想与境界,审美与审美接受等种种问题。通过训练学生的艺术思维,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看待与分析艺术史上的现象,最终能解决艺术创作中的种种问题。有理论素养与技能技巧的同步提升,才能具备独立思考和进行顺畅的艺术表达的能力,从本质上提高美术类师范生的学科素质。
传统的《美术概论》课程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这是一种饱受诟病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自身的语言素质、驾驭语言的能力较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并且需要肯于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具备高超的讲授技巧,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与“专题研讨式”教学法结合进行讲授《美术概论》课程,则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院美术教育专业规定《美术概论》课程共计36学时,安排如下:
一、集中授课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首先确立每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剥离出需要集中讲解授课的内容约为24学时,集中授课的内容为学习目标的解读与重难点问题的阐述,从宏观的角度对该课程体理论体系进行分析,让学生获得对《美术概论》课程基本框架的整体感受。
二、确立专题
剩余12学时为专题研讨,每学时安排一个专题,共计12个专题。在第1课时,即确立需要学生参与研讨的专题。教师说明具体要求,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和电子书包等资源。
研讨“专题”的确立关系到整个课程设计的成败,必须有恰当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是课程中的核心问题。这些选题可以是论点,如:“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可以是问题,如:“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什么?”还可以是正反对立的观点。如:“形式美是一种高级的美还是一种低级的美?”选题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指向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分组研修
将全班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课外研修。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指向和专题研讨要求,自行检索、查阅、研读、整理资料,进行文献汇编,撰写发言材料或小论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寻求教师的帮助。
四、成果反馈
在研习一周后,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用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在班内讲解演示。学生应不仅能陈述简练清晰、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介绍他人的观点,还能结合大量的艺术史案例评价观点的合理性或局限性、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五、交流讨论
专题研修汇报结束后,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们就研讨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各抒己见,分享学习过程中各自的不同收获,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分析与评价,在与教师和同学沟通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六、总结评估
教师在研讨结束后,应先对整个研讨过程做出全面总结,肯定学生学习态度、思维的深度等。再为学生介绍学术界的前沿理论,作专业引领,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指出研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仅仅停留在对艺术现象和规律的简单复述,还是能结合艺术发展史进行解读?
“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美术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强调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它把完整的课程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可研讨的专题,由教师引导,确立研究和探索的深度。再由学生自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这种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热情,改变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专题研讨式教学还能促进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自我完善,通过与学生对专题的研究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传播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与成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