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伯敬本《水浒传》批语略论

2015-12-30邓雷

文艺评论 2015年4期
关键词:眉批编辑者总评

邓雷

钟伯敬本《水浒传》批语略论

邓雷

关于钟伯敬本《水浒传》批语的研究甚少,但学界基本上认为钟本批语与容本批语大致相同,且源于容本。如曦钟《钟伯敬先生批评水浒忠义传》:“从此书正文和评语看,可以断言,它的祖本确是容与堂刻本。因我当时手头没有容与堂本,故未能将两书的正文和眉批、行侧批一一加以比较,但大致相同,则可以肯定。”①[日]佐藤炼太郎《关于李卓吾评〈水浒传〉》:“本书评语被天启年间钟伯敬所评的四知馆本继承。”②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作为评点本,此书无甚价值,乃书商假托钟惺据‘容与堂本’《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改造而成。”③但由于诸位学者对钟本的批语或是大致考量,或主要是针对钟本的回末总评,并未对钟本的全部批语进行研究,所以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钟本《水浒传》批语非完全抄袭容本

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中提及钟批《水浒传》一书有眉批、回后总评两部分,实际上钟本批语有三种:眉批、双行夹批、回末总评。与容本批语相比,钟本少了句末批。笔者对钟本批语以及容本批语作统计,得出如下表格④:

?

可以看出,若以总批语数及总字数而论,钟本与容本相差的并不是很大,但是若以眉批及夹批的条数来论,那么两者之间的差距便十分的明显。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这么大差距的钟本与容本批语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将钟本与容本的批语进行比较,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同样的批语,容本为双行夹批,钟本却为眉批,此类批语有194条;二是钟本与容本批语相同或极为相似,包括第一类钟本眉批同于容本双行夹批,此类批语有1667条;三是钟本比容本多出的批语,此类批语有601条;四是钟本与容本相关却不同的批语,也可以称得上是针对容批而作的批语,有64条;五是钟本与容本在同一个位置作批,但批语不相同也不相关,此类批语有43条。

现今已经知道钟本刊行在容本之后,钟本与容本相同或相似的批语,应为钟本抄袭容本,而不可能是容本抄袭钟本。其中一个至为明显,也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证据就是钟本的第六十六回回末总评,钟批与容批完全相同,“李和尚曰:这回文字没身份,叙事处亦欠变化,且重复可厌,不济不济”⑤。钟本文字出现了一个其他回末总评都没有出现的署名“李和尚曰”,这个署名不应该出现在题为钟伯敬批评的《水浒传》中,而同时这个署名在题为李贽批评的容与堂本《水浒传》中却十分普遍,这也正说明了钟本在删除容本回末总评署名之时,因为一时的疏忽出现了这条漏网之鱼。当然通过其他的批语也可知容批在前,钟批在后,如在第一回中,洪太尉说道士们为了蛊惑百姓,假称镇锁了妖魔,然后卖弄自己的学问说自己读了多少书,从来没见过什么锁魔镇妖的方法。容本在此处有两条双行夹批,第一条针对洪太尉说道士们蛊惑百姓假称镇锁了妖魔,批道“大是”,第二条针对洪太尉炫耀自己读书之多处批道“卖弄”⑥。容本的批语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很容易明白理解。但是到了钟本批语中,双行夹批不仅变成了眉批,而且两条批语也变成了一条批语“卖弄大是”。那么这条批语就变得相当难以理解,到底是说洪太尉卖弄学问卖弄的是,还是说洪太尉卖弄学问批评道士批评的是。很明显钟本此条批语是抄袭容本出了错,而钟本这条批语之所以会发生舛误,正是因为容本的这两条双行夹批离的非常的近,以至于被钟本评者认为是一条批语。

那么由此也可知,容本的双行夹批,钟本将其改为了眉批,这点可能是因为刊刻的方便。同时,钟本比容本多出601条批语,这些批语几乎为眉批,双行夹批只有极少数。钟本双行夹批的内容几乎与容本的双行夹批相同,而其条数却仅是容本的一半,可知钟本确实热衷于眉批。再从总体的情况来看,钟本抄袭了容本1667条批语,占整个钟本批语的70%;多出的批语以及不相关的批语,也即是独创性的批语(与他本批语均不同)共647条,占整个钟本批语的27%;针对容批而作的批语,也即是改造性的批语共64条,占整个批语的3%。独创性的批语及改写的批语共占整个批语的30%。

下面再来看钟本的回末总评,共99条,条数与容本相同,但是字数却只有容本的六成,可见钟本确实做了不少偷工减料的工作。这99条总评与容本相比,大致有三种类型,与容本批语不同或改写者有45条,摘录者25条,全部照抄或基本相同者28条。“摘录”、“相同”的批语共有53条,占98条可比较总评的54%。⑦综合眉批、双行夹批以及回末总评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说,钟本继承了容本的批语,但是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造,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容本替代品。

二、钟本《水浒传》的批语倾向以及批者、底本情况

现今已知的钟本《水浒传》三种都是四知馆刊本,而四知馆刊本是利用积庆堂刊本的旧版进行重印的⑧。由于刊刻的次数过多,现今所见钟本的批语文字大多漶漫不清,难以辨识。由上文可知,钟本大部分的批语都是容本所有,是钟本抄袭容本,这些批语不能体现出钟本批点者的评点倾向,而能体现出钟本评点倾向的应该是钟本所独有的那700余条批语,或独创,或改造。以下将对这些批语中较为清晰的,尤其是那64条针对容本而发的批语,结合回末总评进行分析,以窥见钟本批点者的评点倾向。

第一,钟本批语比之容本批语少些嬉笑怒骂,多些中正平和。容本批语多用嬉笑怒骂的方式来批判和否定,其中又可以分为冷嘲和热骂⑨。冷嘲的例子如第一回洪太尉说: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容本批道“吃素便志诚了?”讽刺一些专门做表面工作的人。但是钟本此处批语却将此条批语改成“吃素未便至诚”,完全成了叙述性的语言,批判的力度则大大地降低了。第二回朱武用苦肉计骗取史进的同情。容批“好个神机军师,妙计只是如此”,讽刺了朱武神机军师的称号以及智谋。而钟批为“神机军师第一策只是投降而已”,虽然也有讽刺的意味,但更多的是陈述。史进称赞王四不枉赛伯当称号处,容批“好个赛伯当”,不仅对王四的奸猾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嘲笑了史进的不明就里。而钟批此处却为“赛伯当名号亦好”,只是对这个名号进行了一下评价,而且还是正面的,完全没有对这件事情和这句话有所置喙。当然,从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似乎钟本评者并未理解容批中这冷嘲的语气,以为是赞扬的话。

热骂的例子在容本中最明显的要数对道学的批判。在容本夹批与眉批中共出现了14条批判道学的批语,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集中于回末总批当中,用力最勤,批判亦最力,99回回末总评就有9回批判了假道学。在钟本中,虽然夹批与眉批中批判道学之语并未减少多少,有10条之多,但是在回末总评中却仅仅出现了2次,而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钟本批者是有意识将一些批判道学之语进行删节。由此也可见,钟本批语与容本批语相比感情不那么汹涌澎湃,语言也不那么尖锐,更多的趋于中和。

第二,对人物的评价则更加趋于理性,而少些盲目的爱憎。在容本批语中,有着明显的人物爱憎,对李逵的爱,以及对宋江、吴用的憎。对李逵的喜爱,以至于觉得李逵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对的,即使是李逵很残忍的劈死了无辜的小衙内,容本回末总评也批道“朱仝毕竟是个好人,只是言必信行必果耳,安有大丈夫而为一太守作一雄乳婆之理?即小衙内性命,亦值恁么,何苦为此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好笑好笑”(第五十一回)。对一条幼小的无辜的生命不仅不予怜悯,甚至口出“值恁么”之语,可见容本批者对李逵维护到了何种程度。钟本此处回末总评为“朱仝是个好人,只言必信行必果耳,安有大丈夫而为一太守作一雄乳婆之理?可发一笑”,几乎与容本批语的前半相同,而正好删掉了后面那句过分的话。再有第五十四回,李逵下井救柴进,而留有心眼处,容本批者觉得这很不符合李逵直性的性格,对此很不满意,并在眉批处加以辩驳“此处把李大哥说坏了。李大哥是个忠义汉子,况柴进事体又是他惹出来的,此时一心要救柴大官人,自然死亦不顾,那得工夫说闲话,不像不像”,临了似乎还不快意,于回末总评处批道“此回文字不济”。钟批虽然此处也有评语辨析,但力度远不及容批,而且于回末批中也没有一发因为李逵而完全否定此回,“其刻画战斗处亦委曲详明”。

容本对宋江以及吴用的憎恶,皆因此二人都是心机深诡之辈。容批对宋江的批判毋庸多言,伴随着宋江的一生,从其“出生”直到死亡。第十八回,宋江刚一出场,容眉批便有“梁山泊祸苗,全在此处,宋江非罪之魁、盗之首而何”,直到书中九十二回,回末批尚言“李大哥为韩、彭报仇,都是真的。宋公明假哭,信他不得”,九十六回眉批“宋江也是自取,可恨可恨”。可以说,绝大部分情况下,但凡宋江做一件事,坏事固然为坏,好事亦可能为坏,无中生有者更是有之。至于吴用,容批更是破口大骂了,第六十二回吴用提醒李固在卢俊义家墙壁上的反诗,眉批“吴用此人当千生万世作驴马”。而在钟批中,有时将容本激烈的批评语言予以弱化,如第二十回,容批“这十两银子又买了武松了,贼贼”,钟批为“这十两银子又买了武松了”,少了“贼贼”二字,对宋江的批判力度则有所减弱。上文所提及“吴用此人当千生万世作驴马”,钟批为“吴用此计太毒”,也是将咒骂的批语变成了批评。有时则直接为人物予以辩驳,如第五十回,吴用要李应入伙,容本有眉批“这段事情囗有波澜,做得亦无痕迹,是吴学究第一件好事,只是定要李应入伙,也是大恶极罪之事”。钟批同样有此批,但是仅仅为“这段事情极有波澜,做得亦无痕迹”,不仅没有批评吴用,而且在此回回末总评中对容批文字予以辩驳“三打祝家庄机变极矣,即扮知府一段,亦巧妙过人。此是吴学究第一件趣事,不可以要他入伙訾之也”。

其他的一些人物评价,钟批也从容评的批判,更多的转为欣赏。如第六十三回,回末总评“戴宗没头帖子极没意思,若非梁中书、王太守,几送卢俊义、石秀性命,蠢人蠢人。”钟评“戴宗没头帖子无甚意思,却能救卢俊义、石秀二人性命,自是此棋也有高着”。从完完全全的讽刺批评戴宗,转而变成欣赏戴宗的行为。第九十六回解珍、解宝身死处,容批“两人原是自讨死,不足惜也”,而钟批为“此计极不好,这两个又不寻死”,“可怜”,直接从容批的冷漠无情转而到怀有痛惜之感。

第三,更专注于对文章内容的赏析,而少艺术性的评论;更多对小说的认同,而少对小说的批判。容本批语中关于小说的艺术理论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回末总评,而钟批对容批的这些艺术性的评论抄袭的比较少,而更多的是在阐述小说的内容。如第三回容本回末总评的文字便是非常有名的塑造小说人物典型性格的理论,“李和尚曰:描写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急性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分,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读者亦以为然乎?读者即不以为然,李卓老自以为然不易也”。而钟本回末总评却为“鲁智深打死郑屠,救活金老父子,胜造七级浮屠,后来成伏作祖,实根基真种子都在这里”。将容本的艺术批评变作了内容赏析。

同时,容批对小说后半段多有批评,而钟批则更多的是寻找这些回目中的闪光点。如第五十四回,容本总评“卓吾曰:此回文字不济”。钟评为“其刻画战斗处亦委曲详明”。第七十七回,容评“李和尚曰:妆点十面埋伏处,大象自家意思。文人任性如此,可笑哉”。钟评“十面埋伏亦趣”。第八十七回,容批“卓吾曰:描画琼妖纳延、史进、花荣、寇镇远、孙立弓马刀剑处,委曲次第,变化玲珑,是丹青上手。若斗阵法处,则村俗不可言矣”。钟评“描画阵法固奇,摹写战斗处亦趣。委曲次第,变化玲珑,是丹青上手”。第八十八回,容批“李卓吾曰:混天阵竟同儿戏。至玄女娘娘相生相尅之说,此三家村里死学究见识。施耐庵、罗贯中尽是史笔,此等处便不成材矣。此其所以为小说也与”。钟评“混天阵竟同儿戏,玄女娘娘相生相尅之说,实是妙理,实起风波,正文字中极巧幻处”。此等处钟批均将容批所指斥的地方,往好的方面说去。钟批的这些不同于容本的批语,其实也都是在容本批语启发下所作。而前后批语不统一,则可见批点者其实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因此,这些不同于容本的批语,很可能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不同于容本的面貌,为不同而修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钟批与容批形成一种鉴赏的对话。

以上通过将钟本批语与容本批语相比较,得出了钟本的一些评点倾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钟本中有大部分的批语是袭自容本的,所以其中势必有着容本批语的特点,也使得钟本批语中那些独出或者改写的批语与钟本中抄袭容本的批语前后矛盾,或是评点的倾向不一致,这都是钟本批语的杂交性质所造成的。

而对于钟本的评点者,或许更确切的可以称之为钟本的编辑者,是否就是容本的评点者?这位钟本的编辑者在编辑钟本批语之时,除了大量抄袭容本批语之外,自己也有创作新的批语,以及改写容本的批语。但是通过以上分析钟本评点的倾向来看,这位编辑者的评点倾向与容本批者的评点倾向相差甚远,应该不是同一人所为。再者,这位钟本的编辑者也即是冒用钟伯敬之名的作伪者,在第一百回的回末总评中,容评为“施罗二公真是妙手,临了以梦结局,极有深意。见得从前种种都是说梦。不然,天下那有强盗生封侯而死庙食之理?只是借此以发泄不平耳。读者认真,便是痴人说梦”,而钟评为“《水浒传》文字原是假的,只为他人情物理描写得真,便可与天地同久。施耐庵、罗贯中真神手也,且临了以梦结局,见人生种种,都是梦境,从前种种,都是梦话。既为梦,更何评?予非向痴人前说梦,第欲呼梦而使之觉云”。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钟批的最后一句话是针对容批所发。巧合的是钟批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在钟本《水浒传序》中也出现了,“李卓吾复恐读者草草看过,又为点定,作艺林一段佳话,仍以鲁智深临化数言揭内典之精微,唤醒一世沉梦”。钟本的编辑者既修改了容本的批语作为钟本的批语,而这批语中的意思又在钟本序中出现,可知钟本署名钟惺的序言也是钟本编辑者所伪造,钟本编辑者即是钟本作伪者。同时,钟本《水浒传序》对李逵和吴用十分的推崇,有“世无李逵、吴用,令哈赤猖獗辽东”之语。而容本批语对吴用非常憎恶,容本眉批、夹批中提到吴用之名凡14次,回末总评中8次,几乎是批评之语。而钟本中则如前文所述,对吴用大做翻案的文章,表现出对吴用的喜爱。可见,此《水浒传序》的作者不可能是容本批者,而是钟本批者。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人,钟本批者也就是编辑钟本批语之人,同时也是钟本的作伪者。

最后需要弄清的一个问题是,钟本那64条针对性的批语可以确证为钟本编辑者所改,但是那多出的601条批语是否全部为钟本编辑者所作?其中是否还夹杂着容本的批语,而只是现今可见的容本批语中没有这些批语?在钟批独有的那些批语中有些在容批中经常的出现,如“具眼”批、“趣”字批,“佛”字批、“画”字批等等,以及一些批语所具有的评点倾向与容本批语相近,这些似乎都可以说明所独有的钟批中夹杂着容本的批语,然而并没有确证,这些批语也可能是钟本批者故意伪造容批而成。可以知悉的是,钟本所依据的底本批语,可能与现今所见的容批有所不同。如第五十三回,容本有批语“李大哥原有智,谁说他一味卤莽”,而钟批为“李大哥原有智慧,谁说他一味卤莽”。第五十九回,容本回末总评“李生曰:如赚金铃吊挂,都是儿戏,无不干成大事,何也?只是才大、识大、胆大耳。不然,耶惊天动地,济得甚事”,钟本回末总评“人要才识胆三字,如赚金铃吊挂,都是儿戏,无不干成大事,只是才大、识大、胆大耳。不然,即惊天动地,济得甚事”。第九十四回,容批“柴大守人红鸾星动了”⑩,钟批为“柴大官人红鸾星动了”。在这些批语当中,容本的批语都说不通,而钟本的批语都是正确的。如果不是钟本所依据的底本是正确的,那么便是钟本批者在发现错误后自行将其改正。而也正因为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钟批来校勘容批。

三、关于乔光辉“无知子”一文

乔光辉、何平在《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4期中发表了论文《“无知子”像赞与〈水浒传〉钟评、李评关系探微》⑪,文中通过分析像赞“无知子”之名,认定“无知子”即为叶昼,并将钟评、李评皆坐实为叶昼所评,为深入研究叶评与李评提供新的参照。关于“无知子”为叶昼之名,除了乔文中所举例证进行推论外,崔文印于《〈四书评〉不是李贽著作的考证》一文中对《四书眼》一书的记载更清楚地表明了“无知子”即为叶昼,此书的编者署称梁知,号无知子⑫。可知此“无知子”即是周亮工《书影》中所提及的叶昼“最后名梁无知,谓梁溪无人知之也”。

当然在乔文中也存在一些纰漏以及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今所知的钟本《水浒传》大致有三种:(1)法国国立图书馆(巴黎)藏本;(2)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本;(3)日本神山润次氏藏本。而大陆据以影印的有两种,一为《古本小说丛刊》第24辑,所用底本为法国巴黎藏本;一为《古本小说集成》第2辑,所用底本为日本神山润次氏藏本。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古本小说丛刊》本共有99回回末总评,所缺回末总评为第二十回,在《古本小说集成》本中共有97回回末总评,所缺回末总评为第七、第二十、第三十七回。乔文中所用的钟本《水浒传》为《古本小说丛刊》本,由后文注中可知,而乔文中却说“钟评本回末评有97则,缺第七、第二十四、第三十七回的回末评”,这所说的应当是《古本小说集成》本的情况,而第二十四回也当为第二十回之误。从版刻的字体和样式来看,第七回与第三十七回回末总评应该为原书所有,日本神山润次氏藏本之所以阙如,或因末页脱页所致。另外,乔文中所言钟本留有“李和尚曰”四字在六十回,其实当在六十六回。

再者关于叶昼评点《水浒传》的问题,乔文认为《樗斋漫录》作者实为叶昼,应该所据为钱希言的《戏瑕》中提到“昼,落魄不羁人也。家故贫,素嗜酒,时从人贷,饮醒即著书,辄为人持金鬻去,不责其值,即著《樗斋漫录》者也”⑬。而乔文再根据《樗斋漫录》卷六所记载的“其大旨具李公序中,余屑屑辨驳,亦痴人前说梦云尔”⑭,认为此“屑屑辩驳”的便是叶评。

首先,这里有两个需要辨析的问题,第一《樗斋漫录》的作者是否是叶昼,关于此点崔文印、黄霖等先生早有辨析,或认为其真,或认为其假⑮。而通过《樗斋漫录》中所记载的嘲笑山人以及钜公等与许自昌身份不符的话,可见《樗斋漫录》确实有可能是叶昼捉刀完成。但若是如此,则无法解释《樗斋漫录》卷六中所言“吴郡钱功甫曰:《水浒传》成于南宋遗民、杭人罗本贯中。以后罗氏三世俱哑,则天之不欲露奸伪谲诈于世可知矣……余闻贯中酷嗜水浒事。凡客自北来者,无不延请于家,咨其称述,各笔之于椠,箧笥充满,积有岁年;于是荟萃篡葺,不论事之有无,只即其可骇可愕者,联而络之,贯而通之,呕心刻肝,雕肾刳肠,机械变诈,种种泄露,天不三世其哑而何哉。顷闽有李卓吾名贽者,从事竺乾之教,一切绮语,扫而空之,将谓作《水浒传》者,必堕地狱当犁舌之报,屏斥不观久矣,乃愤世疾时,亦好此书,章为之批,句为之点,如须溪、沧溪何欤?岂其悖本教而逞机心,故后掇奇祸欤?⑯”此处不仅恶毒的咒骂了《水浒传》的作者,就连《水浒传》的评点者李贽也一并获罪。这种观点与容本、钟本中的批语绝不相同,尤其是在容本回末总评中,可以时常看见盛赞《水浒传》作者之语。若容本为叶昼所评,那么《樗斋漫录》此文决计不可能出自叶昼之手,因为同样是作为《水浒传》的评点者,叶昼若是咒骂李贽评点了《水浒传》,也就等同于咒骂了自己。再加上,《樗斋漫录》中多有抄撮其他书籍而成书,如《戒斋老人漫笔》、《雪涛集》等。若是叶昼捉刀,似乎没有必要这么做,最有可能的是叶昼卖给许自昌的书稿仅仅是《樗斋漫录》中的一部分,而其他的一些篇章则可能出自许自昌或他人的手笔,其中就包括了这篇文章。第二个问题,即使这篇文章是叶昼所写,那么这“屑屑辩驳”之语是不是就是叶评?很显然也不是。因为乔文在分析这则材料之时,并没有将整则材料看完,只是看了其中的一半,其实此则材料的上半部分也即是“屑屑辩驳”之处,文章的作者针对“余惟此书,多与史传不合”,将《水浒传》与历史不合的地方加以指出,这才是所谓的“屑屑辩驳”之语。

最后,来探讨一下关于署名“无知子”的问题。无知子此人现今已经可以确定为叶昼。但是从上文中可以知道,钟本批语的编辑者和容本评点者并非是同一个人,那么即便是证明了钟本编辑者是叶昼,也不能等同于容本的评点者就是叶昼。再从图赞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字体,若这些字体不是书商伪造的话,其实也完全没有什么伪造的意义,因为并没有题署什么名人,而且还增大了刊刻的难度,几乎所有的图赞字体都是不相同,也可以说明这些图赞并不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其次是图赞的内容,这些图赞有诗有词还有文,形式不一而足,有的甚至是评点的语气,可见并不统一。而评点的内容也有高低之分,有的赞语写的十分的精妙,而有的则写的相当的平庸,很难想象出自同一人之手。再者,若说这些图赞均出自叶昼之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如第二十一副“双用连环计”图赞“此回当以顾大嫂为功首,非孙立不能用谋,非顾大嫂不能挟制,孙立、吴学究不过因人成事耳。顾大嫂真不愧母夜叉之号哉”。可以看出此图赞明显是批语形式,对应的是容本第四十九回,但是查此回容本与钟本批语,并未有如此意思的评点。再查图赞中涉及到李逵的赞语,分别是第三十副“燕青扑擎天柱”与第三十一副“李逵寿昌县乔坐衙”,图赞中称呼李逵为“黑大哥”与“李逵”。在容批中称呼“李逵”之名可见寥寥,而“李大哥”之名多达57次,至于“黑大哥”之名则从未出现过,同样钟批中也未见过。除此之外,容本评者很不喜欢排兵布阵、斗阵法,但是图赞中却有两幅图是排兵布阵的,一副吴用,一副宋江,这两幅图均作了赞语。可见即使钟本批者是叶昼,钟本图赞也不可能完全出于其手。那么何以叶昼之名会出现在钟本图赞中,第一种可能是钟本从《水浒传序》到《水浒传人品评》到文字到批语再到版画都是或抄袭或改造自容本,那么图赞也可能源自容本,从上文可知钟本所依据的底本可能与现今所看到的容本并不相同,那么钟本底本留有现今容本所没有的图赞也是有可能的。第二种可能是钟本的编辑者多方寻找对《水浒传》感兴趣的人为图题写赞语,而叶昼正在此之列,对钟本版画题写了赞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钟本继承了容本的批语,但是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造以及改造;钟本与容本不同的批语,尤其是改造的批语有着自己的评点倾向,此倾向与容批不同;钟本的编辑者也是钟本的作伪者,与容本的评点者并不是同一个人;钟本中多出的批语中可能尚有容本批点者的批语。钟本所用的底本可能与现今所见容本不同;图赞中“无知子”此人可确证为叶昼,但是其并非钟本图赞的唯一作者,通过此图赞的署名也并不能证明钟本或者容本为叶昼所评。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350007)】

①曦钟《钟伯敬先生批评水浒忠义传》,《文献》第十五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42-52页。

②[日]佐藤炼太郎《关于李卓吾评〈水浒传〉》(张志合译),《黄淮学刊》1991年第3期。

③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④钟本批语的统计以《古本小说丛刊》第24辑《钟批水浒传》为主,参校《古本小说集成》第2辑《钟伯敬批评忠义水浒传》;容本批语的统计以《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为主,参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⑤钟本批语文字出自《钟批水浒传》,《古本小说丛刊》第24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下同。

⑥容本批语文字出自《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下同。

⑦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一书将批语分作四类并作出统计,但总计有99条比容的多出一条,可参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⑧具体考证可参见刘世德《钟批本〈水浒传〉的刊行年代和版本问题》,《文献》,1989年第2期。

⑨何毅、张普恩《叶昼小说评点的主要倾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6期。

⑩此条在《水浒传会评本》中作“柴太守人红鸾星动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版,第1325页。

⑪乔光辉、何平《“无知子”像赞与〈水浒传〉钟评、李评关系探微》,《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4期。

⑫崔文印《〈四书评〉不是李贽著作的考证》,《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

⑬⑯许自昌《樗斋漫录》卷六,《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1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102-103页。

⑭钱希言《戏瑕》卷三,《续修四库全书》11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89页。

⑮具体可详见崔文印《〈四书评〉不是李贽著作的考证》,《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黄霖《〈水浒全传〉李贽评也属伪托》,《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眉批编辑者总评
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日知录》研究的新材料
——《日知录》陈澧批语辑录
融媒体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研究
试论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之间的关系
踏花归去马蹄香
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财政类期刊的编辑工作
掀起盖头识面目,明确导向巧备考——2018年高考“语言文字与运用”试题总评
以眉批式评语促写作能力提高
美好的早晨
巧用一句话书评串点课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