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旅游专业经营式实训模式研究

2015-12-30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学校张良斌

新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景区基地实训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学校 张良斌

中职旅游专业经营式实训模式研究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学校 张良斌

经营式实训模式研究立足于中职旅游专业实训实际,指出在目前校内模拟实训和企业实习实训间尚不能有效对接的前提下,建设学校自主经营的专业实践基地,从而构建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和企业实习三大基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革实训教学方式,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等方式,实现旅游专业实训的一体化建设。

旅游专业 经营式 专业实训

传统的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模式主要是依托于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专业模拟实训,借助企业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学校——企业”式的实训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为此,我校针对旅游专业实训工作,积极拓宽基地建设领域,创新专业实训模式,深化专业课程改革。

一、经营式实训模式研究的背景

1.中职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绩显著。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市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大发展,宁波市以旅游专业为骨干专业的几所中职学校相继在校内建立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各中职学校又注重旅游专业教学与行业的对接,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寻求途径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2.中职旅游专业传统实训模式弊端明显。中职旅游专业传统的实训模式往往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企业实习基地来开展专业实习工作,从而为相关旅游企业输送旅游专业毕业生。这种传统的实训模式,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存在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

(1)以学校的企业实训为例。学校的企业实训,主要是将旅游专业全体学生分批、分点送到东钱湖及周边各旅游企业实习,但事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二是企业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实训要求。

(2)以学生的企业实习现状为例。在中职旅游专业的传统实训模式中,旅游专业学生往往是只经过校内的模拟实训或短期的企业实践,就进入到了最后的企业实习与就业阶段。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评价不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操作实际有较大出入;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快速转化为工作能力;学生的职业意识缺乏;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不理想。

因此,我们开始从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角度理性地审视目前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模式开展所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在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之间需要搭建一个新的实训平台,来实现有效的对接,从而让学生能自然地从学校进入企业,由学生角色转变为员工角色,最终实现专业实训自然的过渡和完美的衔接。

二、经营式实训模式的构想

目前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实训的平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在校内建立的以模拟实训为主的校内实训基地;另一类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以实习和就业为主的企业实习基地。

在旅游专业传统的实训模式中,学校建设重点多停留在校内实训基地上,构建的是“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的实训模式。但鉴于企业、学校、学生在利益需求上的不同,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环节的衔接尚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导致两者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不能互相带动,甚至各自“空转”的问题。

经营式实训模式的构想,是针对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尚不能完全对接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学校经营型的实践基地平台,发挥衔接作用,从而拓宽实训领域,深化实训内涵,以实现三大基地的共同运转(见图1)。

图1:“三位一体”专业实训平台

三、经营式实践基地的运营

学校成立自主经营管理旅游企业,构建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借此将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对接在一起,以产生专业实训的联运力,促进专业实训的有效开展。

为此,学校利用地处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地理优势和旅游专业品牌优势,通过与度假区管委会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在2010年9月正式接管东钱湖畔的岳鄂王庙景区,成立了东钱湖旅游学校景区实践基地;在2011年底成功注册湖光山色旅行社,组建学校旅行社实践基地;目前正在计划新建对外营业的旅游度假饭店。学校经营管理的旅游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初步搭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企业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训模式初步构建,并在专业实训过程中发挥了明显效果。

下面以我校自主经营管理的岳鄂王庙景区暨东钱湖旅游学校校外实践基地为例,阐述具体的运作与管理。

1.实训基地的应运而生。此景区在学校经营前,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上几近空白。于是学校抓住时机,组织旅游专业教师多次调研,率先出台了《岳鄂王庙景区经营管理实施方案》,从景区的现状分析、总体开发思路和具体经营管理方案三个方面作了系统分析和规划,最终学校与东钱湖管委会实现合作:由东钱湖管委会出资修缮庙宇建筑和景观照明;学校以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形式,参与景点开发和经营,景区真正成为了学校自主经营管理的实习实践基地,开创了学校旅游专业实习实训的崭新模式。

2.运营团队的专业构建。在基地服务团队的建立与建设上,学校以制度为保障,利用旅游专业师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景区的主人。

学校层面,成立了一支由校长室领衔、实训中心主任负责、旅游教研组全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服务和管理的团队(见图2)。其中在教师专人负责的前提下,旅游组全体教师全面参与,在实训过程中担当着指导老师和实训责任人的角色,这既让专业教师能全面参与到景区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实训指导中,也大大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企业阅历,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学生层面,学校根据景区实际情况,成立了由总经理总负责,由服务宣传部和财务安全部两大部门经理具体负责,由讲解员、卫生员、宣传员、票务员和安全员等分工协作的日常服务与管理团队(见图3),并在实际运营中呈良性发展态势。

图2:教师管理团队结构表

图3:学生服务与管理团队结构表

3.实训操作的常态管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以实训为目的,追求操作过程的常态化,具体实训操作流程包括三大环节(见图4):

图4:实训操作流程的三大环节

4.基地功能的社会辐射。一个创新的基地,搭建的不仅是一个专业教学与实训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社会合作的平台,从而实现基地功能的不断辐射。

小景点不但成了学校教学的大课堂,而且还成了学生和游客了解南宋名将岳飞忠勇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学校每年在岳鄂王庙景区举行盛大的“鹏举杯”十佳导游大赛,大力宣扬了岳庙文化,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立足基地建设,学校不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打造景区文化。相继组织了学生茶艺展示,古筝、二胡等乐器表演,书法和绘画作品展示,学生成人仪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系列活动。同时,学校借助地方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和岳鄂王庙遗产的文化影响力,相继与杭州岳王庙、靖江岳庙等开展“岳文化”的交流研讨;与南宋石刻公园合作开展史氏文化的深度研究;与东钱湖地方文化研究会合作,推进景区文化建设。

四、经营式实训的成效

1.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成绩突出。通过经营式实训的开展,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成效显著,这在导游考证、技能比赛和企业反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反映。其中学生导游考证的合格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全市领先;三年来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中的成绩一直名列全市第一,连续两年获全国旅游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宁波各主要旅行社和景区对旅游专业实习学生的好评率逐年提高。

2.深化了专业课程改革,硕果累累。学校是浙江省课改基地学校,而经营式实训模式的实施,是学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同时以点突破,进而牵之全身,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通过经营实践,学校开发了一系列地方教材,并对旅游专业课程进行了新的规划和调整,将一些实训课堂搬出教室、搬进景区,改善了评价方式,创新了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3.提升了旅游专业品牌,日益响亮。

五、结论与反思

“学校参与景区管理,学生成为景区主人”;“学校注册旅游公司,学生成为企业员工”,这些经营式的实训模式,以学校经营实践基地为实训平台,实现了学生向员工的自然过渡、学校与企业的完美对接,拓展了基地的实训功能,提升了师生的专业能力,打响了学校旅游专业品牌。这正是“学校位于度假区,景点成为大教室,公司成为新课堂,校企融合新平台,服务社会零距离,这个模式有意义”!

猜你喜欢

景区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