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
2015-12-30赵洁,霍明艳,刘坤杰等
承德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
赵洁霍明艳刘坤杰1王天星2赵玲2单伟超丁振江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探讨承德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情况。方法对220名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的方式调查高危人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了解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有关。缺乏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指导。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知识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No.20122171)
通讯作者:丁振江(1963-),男,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研究。
健康相关行为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相互作用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改变高危人群中健康相关行为可以预防和改善冠心脑血管疾病预后〔2〕。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进行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调查,开展积极的人群防治工作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有重要社会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2013年承德市入住我院心内科符合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220例病人的直系亲属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病人一级直系亲属;②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②有听力障碍或交流障碍患者。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为自行设计调查表,专家审定为有效。问卷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血压、体重等11个条目,其中健康状况43个条目,健康相关行为34个条目,健康知识20个条目。所有调查问卷均由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向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和要求,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男 123 例,女97例;年龄30~40岁61例,40~50岁159例。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表1可见,中老年人总体健康知识水平较年轻人高(P<0.05)。健康知识水平男性低于女性(P<0.05)。文化程度低的人总体健康知识水平较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低(P<0.05)。不同民族的对象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地、民族、职业的高危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相关行为比较
分子为已知晓(形成)的条目数之和,分母为总条目之和
1承德市中心医院2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一作者:赵洁(1968-),女,硕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研究。
2.2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相关行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率分别为男60.2%,女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地、不同职业调查对象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长寿的第一号杀手〔3〕。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且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4,5〕。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要远离疾病必须掌握相关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本调查结与心脑血管患者发生情况相同,可能与女性社会压力低于男性,自我保健意识强于男性有关〔6〕。研究发现中年人慢性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7〕,因此40~50岁的人群较30~40岁人群更注重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健康知识主要获取途径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书籍、宣传资料。近年承德市一些社区以“健康大讲堂”形式进行社会化宣传,这可能是本次调查城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高于农村人群的可能原因。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是高发疾病,但可防治。只有对高危人群进行一级预防,根据人群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开展一级预防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医疗重负都具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
1张跃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干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155.
2赵光红,曹青.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38(10):778-80.
3李琼燕,韩蝶霞.海岛不同人群干预前后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1):73-4.
4庄睿,蔡珊珊,喻松霞.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1046-7.
5王媛,郭剑,芦文丽,等.肥胖人群生活行为方式对高血压患病风险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4):462-3.
6孙雯雯,顾清.天津市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1;27(9):1039-40.
7谢慧芳,孙高峰,赵娥,等.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08-10.
〔2014-11-13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