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沿海区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2015-12-30柳天恩博士程振锋副教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区际苏南地区苏北

■ 柳天恩 博士 曹 洋 程振锋 副教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邢台 054035)

相关研究概述

当前中国正经历一场大规模区际产业转移浪潮,这波浪潮被学者们称为“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在这次产业转移浪潮中,东南沿海无疑起着“领头雁”的作用。

区际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的过程。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国际层面,另一个是区际层面。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赤松要(1962)提出的雁行理论、弗农(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1978)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这些理论普遍认为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产业发展差距和技术梯度势差,产业遵循从高梯度国家向低梯度国家转移的一般规律。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则对区际产业转移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将空间概念引入区域产业布局,解释了一个存在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运输成本的现实世界,产业为何会出现空间集聚和扩散现象。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由于历史或偶然因素,某产业首先在一个地区集中,之后就会在“累积循环因果链”的作用下自我强化,形成路径依赖。然而,产业集聚并非没有限度,随着中心地区市场拥挤效应和非流动要素(比如土地等)价格上升,部分传统产业会从中心地区向外围地区扩散,而中心地区的产业也会发生转型升级。由于存在路径依赖,产业扩散和转型升级过程缓慢,需要借助外力作用打破均衡,使中心地区产业得到升级,外围地区产业不断发展。

国内关于区际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始于21世纪初。主流观点认为,随着市场拥挤效应显现和要素价格上涨,从东南沿海向内陆腹地的区际产业转移已经开始。陈建军(2002、2007)认为,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内部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产业转移为载体的“集聚-扩散”演化过程,体现为产业以上海为中心逐层向外梯度转移。范剑勇(2004)、范剑勇和李方文(2011)认为制造业在长三角内部的空间调整是激烈的,但从东南沿海向内陆腹地大范围产业转移则出现于2004年以后。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沿海向内陆的产业转移并非想象中的那样顺利,产业转移存在滞缓现象。李娅和伏润民(2010)、李占国和孙久文(2011)认为,目前产业转移的内生临界点尚未到来,加之产业布局存在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要想实现沿海向内陆大规模产业转移,还需要借助外生力量推动。

总而言之,当前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浪潮已经形成,并开始从小地理范围向大地理范围扩展。这种产业的空间扩散转移对于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东南沿海是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领头雁”,产业转移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以其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成功做法,对下一步推动中国更大范围的产业转移,减少产业转移的滞缓和锁定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东南沿海区际产业转移的典型模式

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区域,也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中转站”。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这一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区域。近年来,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普遍面临要素成本上升、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市场拥挤效应显现的困境,亟需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而产业转移正是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尽管东南沿海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内产业发展并不均衡,各种要素资源的空间分布也不平衡。区域间存在的产业梯度和资源禀赋差异为区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地方政府也有动力推动产业首先在省区内的转移。因此,东南沿海的广东省和江苏省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省内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对于内部发展相对均衡的上海和浙江,产业转移则呈现出向周边省市逐步拓展的特征。

(一)广东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模式

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但目前其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制约,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省内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缩小省内区域发展差距,广东省早在2005年就制定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个地级市)将传统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包括广东省除珠三角6个地级市以外的其他15 个地级市)转移,并为此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为召集人,省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厅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省推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处理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2008 年,广东省进一步制定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由此拉开了广东省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序幕。具体做法为:第一,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截至2012 年底,广东省在粤东西北已设立36 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内建成项目1795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18个。珠三角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包括服装、五金、玩具、制鞋、包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陶瓷、水泥、家具、再生金属冶炼产品、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IT、家电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农产品加工等带动能力不足的产业,塑料制品、涂料、油漆等石化下游产业,工艺玩具、音像制品、食品生产等承接地相对成熟或具有较好承接条件的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则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适合发展的产业进行承接,同时注意环境保护,严禁引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产业,促进产业转移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见表1)。第二,推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为此,广东省专门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和协调全省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珠三角地区企业招用本省劳动力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农村劳动力给予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公共服务,对优秀农民工落户城镇采取优惠政策,向优秀农民工提供一定比例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

表1 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重点承接和禁止承接的产业

表2 江苏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一览表

(二)江苏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模式

江苏省的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面临土地、资源、劳动力瓶颈,苏北则恰恰相反。江苏省为推进苏南地区传统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实现南北经济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出台了《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具体做法为: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相互进行结对,由苏北地区在本地设立的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划出一块土地作为区中园,由苏南地区的开发区负责规划、建设、招商和经营管理,苏北地区负责园区内的拆迁安置、基础设施配套、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江苏省政府对共建开发区采取扶持和激励政策。对于区中园内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全部补贴给区中园,用于区中园滚动发展,省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对每个试点开发区区中园以奖代补1000万元,用于园内的基础设施贷款贴息及奖励。省政府采取措施对区中园内用地、用电、融资、员工培训给予政策支持。园区获得的收益由苏南和苏北合作方共享。江苏省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已经建成37个跨区域共建开发区(见表2)。这些共建开发区主要位于苏北地区,通过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建立。一般做法是由苏南和苏北按一定比例出资成立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共建开发区的投资主体,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29 亿元,其中苏南方面投入23 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近八成。为了促进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和根植性,37 个共建开发区都有明确的产业定位。

(三)上海异地工业园区模式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和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样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和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的压力,也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上海采取的做法主要是在市外建立异地工业园区,通过“总部经济、异地生产”模式推进制造业生产环节向外转移,在扩张企业规模、开拓市场范围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产业“空心化”。目前,上海已经在市外建立了20 多个异地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距离上海300公里以内的苏北、浙西、皖江、闽北等地区,其中苏北地区最多,仅在江苏盐城就建立了11 个异地工业园区。这些异地工业园区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大型国有企业自下而上推动建立,如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苏大丰建立的“上海纺织产业园”,宝钢集团在江苏海门建立的“海宝金属工业园”,外高桥集团在江苏启东建立的“外高桥启东产业园”等;二是合作双方建立合资企业共同管理,如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由外联发(外高桥集团全资子公司)和启东滨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按6∶4 的比例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公司治理和招商引资以外联发为主,税收等收益按双方出资比例进行分成;三是总部经济,异地生产,如上海杨浦区在江苏大丰和海安分别建立杨浦(大丰)工业园和杨浦(海安)工业园,采取企业总部及研发、销售部门留在上海杨浦区,大中型企业生产环节转移至大丰,小型企业生产环节转移至海安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一个园区、两个基地”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既避免了上海产业空心化和税收流失,又破解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过高难题,同时也为大丰、海安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东南沿海区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承接地经济发展提速,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广东省和江苏省都存在区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可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广东省主要通过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省内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2012年,广东省在粤东西北设立的36 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6.9 亿元,占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7.4%,是广东省平均增速的3.3倍。粤东西北15个产业承接市中,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增加值增量占比平均达到22%,其中韶关、河源、阳江三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增加值增量占比超过50%,成为当地工业增长的重要载体。在产业转移园的带动下,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超过珠三角和广东省平均水平(见图1)。江苏省也呈现类似特征。2013年,苏北地区新开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2080 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2920.6亿元,同比增长14.6%;苏北实际引资额1758.1 亿元,同比增长19.5%。在南北共建开发区的带动下,2013 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高出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4和4.3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八年超出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

(二)转出地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图1 广东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2006-2013 年经济增速

图2 江苏苏南与苏北地区2006-2013 年经济增速

图3 江苏省苏南地区2005-2013 年产业结构变动

图4 江苏省苏北地区2005-2013 年产业结构变动

图5 上海市2005-2013 年产业结构变动

图6 上海市2005-2013 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江苏省的苏南地区和上海市作为东南沿海最发达的区域,是我国最先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一区域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但产业转移又必然会对转出地产生诸如就业和税收减少等不利影响和产业空心化的风险。为此,在中国“行政区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动力首先推进传统产业向省内或周边地区转移。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推进了苏南地区的传统产业向苏北地区的转移。对产业转出的苏南地区来说,相当于在苏北地区获得了一块“飞地”,突破了传统产业在苏南发展面临的土地和劳动力瓶颈,为苏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了发展空间。通过产业转移,苏南地区实现了“腾笼换鸟”和“退二进三”,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从图3可以看出,从2005 年到2013 年,苏南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从3.0∶59.7∶37.4转变为2.3∶50.3∶47.4。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呈现下降态势,而第三产业则明显上升,表明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实现了高度化发展。与此同时,从图4可以看出,苏北地区在承接苏南制造业转移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第一产业占比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则明显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上海市通过在周边省市建立“异地工业园区”,也有效的推动了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图5显示,上海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1.0∶47.4∶51.6转变为2013 年的0.6∶37.2∶62.2,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产业转移带动下,上海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5年的94967元/人大幅攀升至2013 年的191776 元/人,增长了101.9%(见图6)。上海市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表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地技术和劳动效率提升效应非常明显。

结论及启示

(一)推进产业梯度有序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生命周期有关。任何一个产业部门,都会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来说,其创新能力较强,通常是新兴产业部门的发源地,被称为产业的高梯度地区。与之对应,欠发达地区则往往被称为产业的低梯度地区。随着时间推移,高梯度地区原来的新兴部门逐渐走向成熟,生产的标准化和技术外溢使得低梯度地区也可能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生产技术。此时,对高梯度地区来说,其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要比低梯度地区明显偏高,如果不通过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产业竞争力将会逐步丧失。而对于低梯度地区而言,由于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成熟产业在当地还存在巨大市场需求,这些成熟的产业部门对本地尚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此时,高梯度地区与低梯度地区通过合作,推进成熟产业按梯度势差从高向低转移,可以实现互利双赢。高梯度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为新兴产业部门腾出了发展空间,低梯度地区提高了自身的工业化水平,解决了当地就业和税收收入问题。产业梯度转移从地理空间上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按距离由近及远从高梯度地区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周边地区转移,另一种是蛙跳式向外围广大地区扩散,后一种形式在形态上通常表现为“飞雁”模式。

(二)推进产业集群链式转移

产业集群转移又称产业链式转移,是指一个地区将具有上下游关联的整个产业集群转移至另一个地区。这种产业转移模式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通过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复制,可以形成中间产品市场,增强产业配套能力,降低转移企业的交易成本。在集群内部,大家都比较熟悉,双方存在稳定的信任关系和合作关系,无需花太多精力就可以搜寻到上游的原材料、中间品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销售渠道。二是通过产业集群转移可以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因为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用下不断强化,形成路径依赖,增强集群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通过企业抱团转移,可以增强集群内企业与当地政府谈判筹码,降低因市场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产业集群内部通常有行业协会作为与当地政府交流的平台,使当地政府不敢轻易对集群内部企业实现歧视性的政策。通过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可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相互配套,生产与服务相互配套,增强产业集群转移的根植性,提升产业转移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推进产业互补绿色转移

优势互补是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产业转出地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偏高,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而产业转入地则恰恰相反。双方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上存在互补性,是区际产业转移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但即便双方存在产业上的互补优势,区际产业转移也未必能够顺利推进。这是因为产业转出地普遍担心产业转移会引起税收流失、就业机会减少和产业“空心化”,通常会采取措施阻止企业迁移。因此,要想减少区际产业转移的障碍,还必须建立产业转移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例如,对产业转移园区获得的税收收益留成部分,可以由合作双方按比例分成;产业转出地可以采取“总部经济、异地生产”模式,鼓励企业只转移生产环节,将企业总部和研发部门等留在产业转出地。此外,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也不应不加选择的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该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实行差异化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政策。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制定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避免污染企业异地搬家。产业转移应坚持绿色转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转移道路,将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府搭建产业转移平台

为消除产业转移的粘性因素,政府应出面搭建产业转移合作平台,制定产业转移专项规划,出台产业转移优惠政策,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当然,政府的主要作用只是为产业转移搭建平台,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具体运作要以企业为主导,采取市场化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在区际产业转移中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东南沿海的普遍做法是由政府搭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并出资成立园区投资开发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这种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转移模式,有效的推动了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要素合理流动,避免了政府主导的“拉郎配”,增强了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2.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3.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

4.范剑勇,李方文.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一个综述[J].南方经济,2011(6)

5.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2010(8)

6.李占国,孙久文.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1(1)

猜你喜欢

区际苏南地区苏北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区际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证据之取得与评价
我国区际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研究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苏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