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5-12-30邹燕青王雪梅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外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邹燕青 王雪梅 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地区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FDI所具有的促进流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在北京市是否得以发挥,以及其具体影响的大小尚无定量研究。因此,本文就FDI对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建议。

FDI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1961)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程度不同,提出了雁阵模型。该理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能有效开发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费农(1966)通过产品周期理论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小岛清(1978)通过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能同时促进两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国内外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Lubitz(1966)对加拿大1951-1962年的季度数据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加拿大增加1美元的外资,则会使其增加3美元的资本形成,说明FDI的引入对其国内投资的影响是正的;Eva(2006)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捷克的影响,发现FDI促进了捷克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何洁(2000)将FDI和我国工业部门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做了更精确的研究,说明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中地区市场规模的大小很重要,而当地的技术水平对FDI的技术溢出有负面影响;黄志勇、许承明(2008)通过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和上海三大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FDI对上海三大产业的影响作用不同。

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纵观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可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到1987年时期,北京外资企业刚起步,由于受政策条件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北京当时成立的外资企业较少,因此发展比较缓慢。1987-1992年为初步发展阶段,这期间,北京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17.88亿美元,尤其在1988年达到了5.03亿美元。在经过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北京市利用外资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1993-2001年),在这期间北京市累计实际利用FDI资金达到151.82亿美元,在1998年冲破了20亿美元。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房地产和信息计算机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北京由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尤其在2004年以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7%以上,2002-2012年之间,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538.19亿美元,为北京市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外商直接投资在北京市三大产业中的分布

近十年以来,第一产业FDI的比重和绝对数量都较小,几乎每年保持在1%以下,在2012年只为733万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产业投资成本大,产品周期长,受天气影响大,风险不可控,因此外商投资少。

北京市第二产业FDI的比重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36.3%降到2012年的13.97%。从数额绝对数看,第二产业FDI金额从2000年的2.67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1.23亿美元。虽然2002-2005年由于中国加入世贸,引入的FDI实际金额相比前两年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在这之后仍然呈现下降的趋势。

与此相对应的第三产业呈持续上升趋势,与第二产业形成了互补。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近几年中,每年保持在80%以上的比重。从数额上看,第三产业从2000年的21.92亿美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80.42亿美元,增加了将近4倍。FDI在第三产业中主要分布于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以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12年,这些行业比重达到55%,其中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逐年下降,而相对的由于政策支持,信息产业的比重增加较快,在2012年达到总比重的19.55%。

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实证研究

(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1.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FDI流入会对国内投资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如果引入的FDI主要投资为国内已经成熟产业,已经存在较多相关企业,而相比国内企业,外企拥有更高的技术,更成熟的管理,产品成本低,因此国内企业会受到挤压,减少市场份额,国内投资会相对减少;但是如果FDI投资在新兴产业,尤其是FDI流向国内企业不敢涉足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收入的产业,它的进入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国内对关联产业的投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H.B.钱纳里和A.M.斯特劳特(1966)提出的“双缺口”模型,FDI还能弥补国内的资金缺口,为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的投资提供资金来源,活跃国内的资本市场。

本文根据Agosin和Mayer的“相对挤入挤出模型”来定量研究北京市FDI对国内资本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总投资主要由国内投资与国外投资两部分构成,公式为:

其中,It表示t时期的总投资,Itd表示t年的国内投资,Itf表示t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投资由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组成,但是间接投资的影响小,因此只算FDI,并取滞后两期。公式为:

国内投资主要受产出、利率以及以前的总投资等因素影响。但是我国的国内投资一般是由政府出资,利率的影响小,因此可以忽略利率带来的影响。所以在此只考虑产出水平以及之前的总投资对当期国内投资的影响,为了研究滞后效应以及避免变量之间的多重贡献,本文对变量取滞后两期。国内投资的公式为:

其中,I为投资率,即全社会固定投资/GDP;F为FDI在GDP中的比例;G为GDP增长率,ε表示除以上因素之外的其他项;t、t-1、t-2为t期以及滞后两期的数据。如果公式(4)成立,并且各系数都有效,可以利用相关系数以此反映各变量与国内投资率的相关性:

在(i=1,2…… 5)显著的情况下,能够利用β的大小衡量在一个较长时间内,FDI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内投资存在挤入还是挤出效应。若β=1,表明FDI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个百分点,则国内总投资相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增加1个百分点,FDI对国内投资的投资效应为中性。若β>1,表明FDI相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个百分点,则国内总投资相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即FDI对国内投资有挤入效应。若β<1,表明FDI增加相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个百分点,则国内投资相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少于1个百分点,即FDI对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

本文选取北京市1987-2012年的数据,利用EVIEWS进行测算,得出方程为:

将各系数带入方程中,得出β=21.27941>1,所以从长期看,北京市FDI的流入对国内投资具有很强的挤入作用。FDI的存在弥补了北京市经济所需的资金,带动了北京市相关产业以及配套设施的发展,国内企业面对外企的竞争,不断投入新的设备,进行调整,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新发展。

2 .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来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外企通过产业关联、竞争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等实现对东道国技术的影响。本文利用Feder(1982)的两部门模型来测算北京市FDI对技术水平的影响。北京市的产值主要由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创造而来,这两部门是依赖资本和劳动力创造价值,因此,公式为:

其中,F(K,L)、D(K,L)分别表示由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利用其劳动和资本创造的价值,通过微积分推导,得到动态的Feder模型:

其中,α、β分别表示内资部门的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效率,λ代表FDI的技术效应。虽然北京市FDI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较大,但是它分散在不同行业中,针对其数据搜集很困难,不能进行相关的计量研究。相比之下,北京市的工业数据较完整,对“三资”企业的统计数据齐全,因此本文借鉴学者何洁(2000)使用的方法,利用1988-2012年工业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北京市关于1987年的三资工业企业数据没有相关统计),通过方程(7)建立方程:

其中,Y表示内资部门的总产值,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减去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所得;FK表示外资部门的资本存量,用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资产表示;DK表示内资部门的资本存量,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减去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差表示;DF表示内资部门的劳动投入,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人数与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劳动人数表示。用EVIEWS7.0对方程(8)进行测算,得出:

其中*、**、***分别表示在1%、5%、10%下的显著水平。该回归中R2为0.9201,说明样本拟合度很高,变量对方程很有解释力度。该方程中FDI的系数为正,说明FDI对北京市的工业部门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外资部门资本每增加1%,工业产出会增加0.224%。这有可能是外资资本进入到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国内企业不敢轻易进入,而外企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可以率先在北京市场甚至中国国内站稳,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内资部门的系数大于外资部门系数,表明内资部门的资本对北京市工业部门的影响较大。内资部门的劳动系数并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其就业人数对经济的影响不显著。内资部门的劳动系数为负,这可能是以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经济已经出现其不利之处,需要进行经济的转型。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三大产业的影响

1.变量和模型的选择。本文以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利用库伊克变换后的分布滞后模型(DLM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三大产业的影响。

为消除方程存在的异方差,本文采用对数形式的分布滞后模型进行分析。本文以各产业GDP增加值的对数(LNGDPt)作为被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数量额的对数(LNFDIt)作为解释变量,方程为:

GDPnt表示t期第n产业的产业增加值,FDIt、FDI(t-1)、FDI(t-2)……表示北京第t期以及其后几期的外商实际投资额,β0、β1、β2等表示FDI对相应产业的影响系数,υt表示除FDI以外的因素,即随机扰动项。将方程(9)经过库伊克转换,变为:

本文利用1987-2012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的GDP增加值、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统计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经过计算整理得出。

2.实证分析。根据上述模型,运用EVIEWS7.0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

第一,FDI对第一产业的影响:

在回归中可决系数为0.958624,F=254.8573,值都很大,说明所建模型的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产业GDP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在1%显著水平的DW 检验中,DW>du=1.199,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但是FDI的系数没有通过T的显著性检验,表明FDI对北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影响不显著。λ值比较大,说明FDI的滞后期对第一产业产业增加值有较长的长期影响。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λ值比较大,说明FDI的滞后期对第一产业产业增加值有较长的长期影响。FDI的系数为负数,且很小,说明FDI对北京市第一产业影响小,在第t年,北京FDI每增加1亿元,第一产业产业增加值减少0.0015亿元,第t+1年减少0.0013亿元,第t+2减少0.0012亿元,一直到最后这种影响衰减消失。

第二,FDI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该回归中可决系数为0.99712,F为3808.513,表明方程可以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样本拟合较好;在1%显著水平的DW检验中,DW>du=1.199,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FDI的系数通过T检验,表明FDI对北京市第二产业产值有影响。

经过库伊克变换,整理得到方程: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FDI的系数为正,表明FDI与第二产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系数较大,FDI对北京市第二产业影响明显。λ值比较显著,且比第一产业的大,说明FDI的滞后期对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影响较大。F在第t年,北京FDI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增加0.0222个百分点,第t+1年增加0.0213个百分点,第t+2增加0.0195个百分点,一直到最后这种影响衰减消失。

第三,FDI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该回归中可决系数为0.998967,F为10642.75,表明样本拟合较好,FDI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可以通过此样本进行描述;在1%显著水平的DW 检验中,DW>du=1.199,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FDI的系数通过T检验,表明FDI对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有影响。

经库伊克变换后,得出方程: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FDI的系数为正,且系数较大,表明FDI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北京市第三产业贡献明显,大于第二产业。λ值较大,说明FDI的滞后期值对第三产业产值影响较大。在第t年,北京FDI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增加0.0714个百分点,第t+1年增加0.0655个百分点,第t+2增加0.06个百分点,一直到最后这种影响衰减消失。和前文分析一致,FDI对北京市第三产业的贡献最大。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北京市FDI对其国内资本存在很强的挤入作用,不仅能够刺激国内企业的发展和投资,而且能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和国内高产值产业的发展。同时,北京市FDI对北京市经济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即外资资本增加会促进北京市产值的相应提高。

2.FDI对三大产业的影响中,其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与第一产业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FDI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比较小的原因主要是北京人多地少的限制,农业科技化程度较低以及政府政策的导向。FDI和第二、三产业产值成正相关关系,但是相比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贡献较低。这和北京市的定位有关,北京市的综合条件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政策偏向第三产业发展。

(二)政策建议

1.引导国内企业对产业的合理投资。鼓励外企进入国内弱势产业,尤其是国内企业不敢涉足的高风险、高技术产业,同时要提高相应的门槛阻止外企进入国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以保护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引导国内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并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形成互补,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

2.努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在向外企学习技术的同时,国内企业要学会吸收和消化,和本土实际相结合,学会进行自主研发。国内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提高企业影响力,从而拥有雄厚的实力能提高自身的经营和技术研发能力,最终与外企争夺市场份额。

3.引导外资在三大产业中的合理分配。引导外资流向第一产业,利用北京的人才技术优势,并结合市场的需要,研究有机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增加税收优惠,引进资金。要着力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鼓励发展新型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在引资过程中要做好技术的消化吸收,并进一步创新。

1.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12)

2.黄志勇,许承明.FDI对上海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4)

3.潘素昆.北京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李平生.利用外商投资发展北京现代农业[J].国际经济合作,1999(5)

5.吴华煜.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0(9)

6.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7.任郁芳,冯邦彦.FDI对“长三角”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J].经济前沿,2009,3(2-3)

8.李慧敏.北京和上海FDI经济效应的比较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外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谁是冒牌外商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China uses US$420 bn of FDI in 5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