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财经类高等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养成

2015-12-30博士副教授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处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石家庄050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财经类素质专业

■ 梁 佳 博士 郭 娜 副教授(、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处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石家庄 050000)

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都会用“高素质”来做人才的定语,然而,这里的素质指的是什么似乎并不明确,或者说涵义甚广。过于宽泛的概念往往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高校的素质教育仍然面临三个困惑:第一,高校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什么;第二,以专业教育为特点的高等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否应该具有差异性;第三,如果对素质的差异化培养是需要的,那么这个差异性是什么,又应该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存在。

人才的素质结构与高校的培养责任

从广义上讲,一个人的素质是在先天条件及后天影响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以及能力、行为特征,中小学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素质的最关键时期。

从素质的形成与变化阶段的角度,素质结构由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社会素质三部分组成(见表1)。

所谓基本素质涉及对道德标准的认知及自我定位、对情感的体验及自我丰富、对未知事物学习和探索的意愿、对身体活动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和完善等方面。很显然,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基本素质是伴随着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范围扩大而逐步形成的,必需从小加以引导,在基本素质的养成过程中,中小学教育发挥关键作用。

高校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点不再是基本素质,当然,大学阶段确实是基本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其主要形式应该表现为大学生基于学校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及资源配备的自我修炼,而高校的责任应该定位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对专业素质的理解是:即将在未来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打上专业烙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为高等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特点的,所以,高校最能担当起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重任。

社会素质是指一个人进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和工作后表现出来的处理复杂社会关系、应对各种矛盾及问题的行为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社会素质必然以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为基础,但是社会素质的锻炼与提升也必然将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来实现。虽然高校的属性和特点决定其不可能全部完成社会素质的培养责任,但是其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却是日后构成社会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经类高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内涵

将高等院校定位为专业素质的培养者,会面对一个问题,这个专业的范围如何定义,换句话说就是专业素质的差异细化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过于强调普适性必将模糊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的界限,不利于高校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而若以本科招生专业为依据,就会将素质简单等同于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的初衷不符。因此,比较适宜的专业素质差异化应该建立在目前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个学科分类基础上。挖掘专业运用的特性,提炼专业活动的规律,总结出专业精神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不断强调和强化,这是高校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科学程序。

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财经类院校的核心学科门类,在这两类学科的知识结构中,有很多基础知识是通用的,这两类学科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实践工作往往是相同的或者是有很多交叉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类学科的专业素质具有共同性。综合财经类院校的学科特征、教学重点及培养目标,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专业素质:

(一)对经济的敏感性

所谓对经济的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对各类经济现象的发生和演化保持敏感的态度和能力。这是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不同于其他专业人才的首要特质,只有养成对经济的敏感性,具备较强的洞察力,才有可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时,能够客观分析、准确预判、及时应对,从而比别人更多地把握机会、回避风险。而这也正是社会对财经类人才抱有的希望。

(二)经济学思维方式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是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必须修炼的专业素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浩繁,什么才是基本的思维逻辑?这个问题往往成为学生们穷其学习生涯都未能求解的问题,所以,即便是一些成绩非常优异的毕业生也未必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当前财经类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难题。一个财经类高校的学生若缺乏经济学思维方式,那么他(她)在工作中很有可能有角色错乱的感知,因为他的行为方式与承担的角色以及此角色被赋予的使命不相符。那么什么是经济学思维方式呢?根据经济学理论体系、分析方法以及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将经济学思维方式理解为:以“稀缺”为认识问题的出发点,以“供求”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以成本收益比较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协调”评估结果的标准。这就是财经类人才应该培养并具备的思维逻辑。

表1 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培养主体

(三)系统观

与任何其他专业相比,经济学与管理学培养的人才更需要具有用系统论方法看待事物的素质。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就像一个无数齿轮啮合在一起的巨大机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以市场为纽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系统中的任何领域从事工作,无论工作是多么的专业化、具体化,当需要对工作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必须站在全局角度,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置于经济这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因而系统论的观点都是必需的。在考虑一个决策的影响因素时缺乏系统观往往会造成决策失误。另外,不同专业在对学生系统观的培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正如,一个从事营销管理的人员与一个专心于绘画创作的人对是否具有系统观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专业素质的差别。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经济学和管理学是实践指向非常明显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其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总能够找到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工作的契合点,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财经类高等院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形成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经常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其经济学思维方式得到提高。

(五)合作意识

这是财经类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的表现在行为上的专业素质。财经领域工作的特性是追求“双赢”、“多赢”的效果,没有孤立的经济现象,也没有孤立的经济管理工作,即便是最具专门性的银行柜员或者是会计等工作,都需要在寻求部门间配合、同事间配合等方面表现出诚意和能力。善于合作是一项综合素质,包括了斡旋、谈判、说服的技巧,积极行动、主动配合的行为以及尽责、担当、分享的精神。财经类高校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专业素质。

财经类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现状

(一)缺乏经济敏感性

本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普通财经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仅将通过各科考试作为学习目标,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很少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甚至对一些经济现象毫不知情,对经济的敏感性相当欠缺。

(二)缺少经济学思维方式

根据以上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界定,这一看似并不复杂的逻辑思维方式,在普通财经类高校的学生中却非常匮乏,主要原因在于,普通财经类高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意识。尽管这些高校早已将启发式教学列入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驾驭课堂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需要时间,这必然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及逻辑推演能力的养成。

(三)系统观有待形成

一些普通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很少将所学各门课程视为学科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将各门不同的课程看做一个独立的体系,在分析某一门课程的具体问题时,很少应用其他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例如,对企业的分析仅立足于企业层面,缺乏对整个行业的中观分析及对经济环境的宏观分析;运用管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就会忽视基本的经济理论;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就不会用管理学的方法等。分析问题片面性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是学生缺乏系统观的表现。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在大学阶段必须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时能否迅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许多财经类高校的毕业生普遍认为大学阶段只学到了一些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方法,没有学到具体知识,致使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不能接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及适应期。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欠缺。而造成这一欠缺的原因则在于:一方面,教学方式、方法偏于传统,实践教学内容偏少;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经济敏感性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很少主动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经济现象联系起来进行解释。

(五)合作意识不强

在目前财经类高校学生的培养中,合作意识的培养已经被提上日程,但是从整体来看,财经类高校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不强,这体现在教学中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及讨论中,一种情况是,某些小组成员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小组分配给的任务,从而影响了整个小组的作业进程和质量;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小组的任务往往由几个主要成员完成,其他成员不关心、不参与。合作意识的缺乏影响了学生在大学阶段各种知识的积累及各种能力的形成,不利于专业素质的养成。

财经类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如何养成

在如何培养财经类人才的专业素质方面,必须首先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学校的培养理念和目标需要由教师来实现,明确教师素质培养主体的使命,赋予教师整合各类资源的权力,通过主客体互动,从观念、知识、行为三个维度促成学生专业素质的循序提升,如图1所示。

(一)观念养成

由无差别的基础教育阶段进入大学的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为零,停留在名词上的认识程度不足以唤起兴趣、爱好,而缺乏兴趣爱好的学习是无法深入的。所以新生期至关重要的是不断强化专业认知和兴趣培养,直至形成明确的专业角色定位,这一过程一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结束。许多财经类高校在大学一年级以开设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基础课程为主,一般不涉及具体专业课程,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许多大学生出现专业困惑、迷茫。因此,这一时期需要通过引导与强制并用的培养方式持续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

图1 财经类高校学生专业素质培养阶段

所谓引导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使其了解专业特性、专业精神,激发其专业学习的兴趣。目前,一些高校在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引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有的高校在入学教育环节加入专业教育的内容,使处于新生期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是什么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有的高校在课余时间通过组织毕业生返校座谈、专业领域名人讲座、大事范例介绍等活动,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还有的高校尝试在新生刚入学就开始实施导师制,将学生平均分配到专业老师的名下,由各个老师根据情况自由采取座谈、交流等随机形式逐渐向学生输导专业知识,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日益明晰。这些引导方式值得各财经类高校相互借鉴并推广。

所谓强制则是通过限时安排必读书目及讨论会、必看信息及交流会、必听讲座等形式尽快将学生送入专业学习的轨道。一些高校为增强强制效果,尝试在低年级阶段将这些强制项目列为评选奖学金以及各种评优活动的必要条件,收到了一定效果。今后也可以尝试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制定一种专门针对这些强制项目的特殊学分,使低年级学生逐渐将这些强制性项目视为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由强制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

大约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使学生认同“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身份,培养起关心财经动态的习惯,并开始学习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些观念性的东西和思维习惯将在后续学习中得到持续加强。

(二)知识积累

就专业素质而言,无论是观念还是行为都要以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学生进入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大量接触专业课,到三年级结束是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知识内容及学习方法决定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运用专业技能的个体特征,这一时期强调知识的系统化传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当前财经类院校专业划分很细,这有利于对具体专业知识的精深掌握,能够增强专业技能,但是过于细化的专业以学院建制被分隔开来,妨碍了学生对财经通识的系统化理解和知识体系建构。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学校以实验班的形式尝试为期两年的“知识平台搭建式”教育,有助于学生经济系统观的形成,值得推广。更适宜广泛推行的方法是从系统观出发的“平台知识+专业核心课”的课程体系设计。如果能够由各财经类高校的专家共同论证确定“平台知识”的体系架构并同时加以运用,则有望使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普遍形成明显区别于其他专业类别的系统观专业素质。

尽管学校在课程设计方面不断地进行合理化调整,但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积累,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自主学习的意识有赖于在低年级阶段的“观念养成”。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其自主学习的要求,各财经类高校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学习环境,使各专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及网络资源获取相关知识,尤其是新浪名校公开课、搜狐名校公开课、网易名校公开课已成为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虑到这些公开课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一些高校尝试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将一些课程以网络课堂的形式供全校师生共享,各专业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时间进行选择性学习,而且还可以与任课教师、其他同学实现互动。此外,一些财经类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定期举办学术论坛,相关专业的学生自愿参与,学生们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学习、增长知识,这也不失为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

大学生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知识的渐进式积累,这不仅关乎到下一个学习阶段社会实践的效果,而且关乎到日后具体工作的效率及职业发展。

(三)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是基于经济学思维方式和始于系统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利用专业知识,通过寻求与利益相关群体的合作,有目的地完成一些实验或实践项目。这种训练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和大四学年完成。这是进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是将观念、知识与行为有机结合的实战演习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或寻找实验与实践项目,跟踪指导学生的行为过程,对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对专业素质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形成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保持对专业素质提升的意愿及持续自我修炼。

目前,财经类高校采取的行为训练方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模拟训练,即通过情景设计,模拟现实情况,通过角色设定让学生参与其中,应对并处理各种情况。例如,一些财经类高校建立了一系列模拟实验室以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训练,目前,应用较广泛、建设较成熟的实验室包括模拟股市、ERP沙盘实验室等。这种行为训练方式的效果较好,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了解实际情况,值得继续推广,且在推广的同时要不断拓展模拟实验室建设的种类。

另一类是实地实践,即让学生深入到一些实际部门,从事一些具体工作。实地实践所面对的情况远比模拟训练复杂,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更为全面。许多财经类高校在大学四年级通常采取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方式进行实地实践,但由于学生的联系能力有限,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许多高校通过与一些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效果较好。因此,这种联合方式应继续推广。

为提高行为训练的效果,应将这两类行为训练方式结合在一起,分两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进行模拟训练,第二阶段进行实地实践。

结论

当今的大学在人才素质培养上被赋予了过多的责任,从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诸多困惑。高等教育是终生教育的一个阶段,它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专业教育资源的集中,因此,高校在素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就应该是专业素质的培养者。作为财经类院校,重点要帮助学生培养对经济的敏感性,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学会用系统观分析问题,善于同他人合作,凭借这些优良的专业素质在财经领域取得工作成绩。

1.赵玉珍.财会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

2.段延娥,宁宁.改革高校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7)

3.蔡文娟.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

4.范智广,李铁钢.基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课程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

5.任拥军,蒋有录,查明.论特色专业建设中特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6.郝晓玲.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测评研究[J].新西部,2011(33)

猜你喜欢

财经类素质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