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关系研究
2015-12-30王保军河南省医药学校党委办公室河南开封475003
■ 王保军(河南省医药学校党委办公室 河南开封 475003)
引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工业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指标。CPI反映了居民购买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这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CPI的变动也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是经济决策的依据,是反映经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实际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PI总是在不断地变动。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其反映了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PPI也是经济分析与决策的重要依据。二者作为价格指数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而如果其存在关系,那么其关系问题也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但截止目前我国学者对其关系研究较少。因此在此将利用计量模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系统深入探究二者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产生关系以及波动的原因。
CPI与PPI相关的理论分析
图1为月份数据PPI和CPI的变动与趋势图。从图1可知,二者存在非常类似的趋势。但是PPI的变动已经要先于CPI的变动。从第一个V波浪的起点可以看出,PPI要早于CPI到达波浪的最低点,然后较CPI早达到最高点。从第二V型波浪,PPI要早于CPI达到最低点,然后和CPI同时到达顶点。在第三个V型波浪中,CPI优先达到最低点,也又优先到达最高点。在第四个V型波浪中,PPI又要优先于CPI进行变动,达到最低点和最高点。如果按照具体时间段分析,在2002年2月之前,CPI变动慢于PPI;在2002年3月至2009年10月,PPI慢于CPI变动;在2009年11月至今CPI又慢于PPI变动。月度数量的变动可能较为微观,涉及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可能是PPI引起CPI的变动。但是这种先导性在图形中并不是十分显著。从宏观考虑,PPI和CPI的年度数据关系应该可以清楚反映其大概的趋势,如图2。图2增加了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NPPI)。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图2 的趋势和图1 的趋势变动总体类似,但图2的趋势更为一致。图2中所有的V型波浪都表现为PPI的变动优先于CPI或者和CPI的变动保持一致。因此,年度数据反映出二者的关系更为稳定。图形趋势只能从表象看出二者的关系,但不能从根本上确定与定量分析二者数据存在的关系,因此需要通过计量实证分析来验证。
图1 1997年1月-2015年4月CPI和PPI的趋势图
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单位根检验
本次分析主要为了验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的关系,因此本次实证分析的指标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在此设定有三个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PPI)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NPPI)。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5年至2014年的指标数据。由于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要对指标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实际上变量为指数序列,而所有指数是通过原价格时间序列差分后再核算所得,如此指数时间序列可能是平稳序列。在不差分的条件下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此采用ADF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所有序列都不存在单位根。因此可以进行相关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由于三个指标序列虽然为时间序列数据,但在不差分的情况下都通过单位根检验,因此都是平稳序列,可以进行相关分析。因此分别以NPPI和PPI为自变量,以CPI为因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从表2数据可知,常数项和自变量NPPI的拖尾概率P值都小于0.01,因此结果在1%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因此CPI和NPPI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从表3数据可知,常数项的拖尾概率P值小于5%,因此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自变量PPI的拖尾概率P值小于1%,因此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因此PPI和CPI相关性显著。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存在非常亲密的线性相关关系,不能说明其因果方向,但可以看出二者确实存在不确定的依存关系。自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二者的关系为正向关系。那么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消费价格的变动影响生产价格指数的同方向的变动;二是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动影响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方向变动。根据描述性分析的结果,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动要优先于消费价格的变动,因此二者的关系应该更偏向于后者,即生产价格的变动是引起消费价格变动的原因。
图2 1985-2014年PPI与NPPI、CPI的趋势图
表1 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相关性检验只能验证二者存在线性关系,但是不能明确认定二者影响的方向。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PPI不是引起CPI变化的原因的概率是4.82%,因此结果显著,PPI是引起CPI变化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即CPI是引起PPI变化的原因的结果不显著。所以,生产价格指数是引起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的原因,二者是单向的因果关系。
(四)脉冲响应分析
PPI和CPI通过单向的格兰杰检验,因此可以建立VAR模型,并基于此建立脉冲响应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给PPI一个正的冲击,CPI能立即受到影响,并表现为较大的值,具体通过图3纵坐标起点位置可以看出,具体大概在4的位置。作用力会慢慢下降,在第三期的时候作用下降为零。因此可以看出,PPI对CPI的作用过程是非常迅速的,CPI对PPI的反应也是非常迅速的,并且维持较长的时间,这可能源于人们对价格的预期估计,当价格上升到一个位置时,人们会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将必须保持高位。此外,因为价格在一段时间保持高位,使得供求在短时间内没办法改变。例如,工厂也要扩大产量,必须增加设备、场地和机器等,这些都不能立即增加从而促进生产。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与实证分析可知,生产价格指数与消费价格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生产价格是引起消费价格变化的原因。二者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上游价格引起下游价格的变化
产品都是生产之后经过流通环节进入消费,因此先生产再消费,价格是从生产传递给消费,而消费再反过来影响生产,因此生产价格为上游价格,反映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初价格,而居民消费价格为下游价格,反映居民最终购买的价格。因此,物价的传导是从上游传递给下游,从而生产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对消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实际上,如果从微观分析,一个产品从出厂价格开始,无论其经过多少环节,出厂价格总是其个环节价格的一部分,然后经过每一个环节因为流通成本的增加价格不断上升。例如如果一个产品进入消费期间经历了两个环节,批发商和零售商,批发商进货的价格即为生产价格,批发商在向零售商卖出时价格必然会加上其运营成本以及其要获得的利润,然后零售商在批发商售出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上其成本和利润形成最终消费价格,对消费者进行售卖。因此每经过一个环节价格总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往上升,因此生产价格永远是最终零售价格的基础部分,消费价格一般都会高于生产价格,而不会低于生产价格。当生产价格发生波动时,由于消费价格的基础部分被动摇,因此整个消费价格也会出现变动。因此从数据与实证分析可知,我国PPI曲线的走势变动整体要优先于CPI的变动。
(二)消费价格的变动并不完全跟随生产价格的变化
生产价格对消费价格具有影响,但消费价格也承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消费价格的变动并不完全跟随生产价格的变化。实证分析验证的是一种简单的因果与相关关系,但在实际中,价格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产品在进行流通的过程中,一般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流通环节的影响。流通的便利性会影响消费价格,一般来说,流通越便利,流通环节的成本低、环节少,生产的产品经过流通后其价格变动的幅度也较少。二是政策的影响。产品从生产之后再到流通阶段也会受到各类政策的影响,例如政府对中间商的直接补贴优惠,政府对销售商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政府对流通环节的加快审批等便民政策以及政府对特殊人群消费的优惠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会影响生产价格到消费价格的传递,政府的管制与支持程度会改变生产价格变动对消费价格的影响,因此消费价格的变动并不会和生产价格完全一致。三是市场供求的影响。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具体表现为生产价格,但商品的价格要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商品的价值(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因此,当产品进入市场后必然会受到市场供求现状和供求预期的影响,从而引起消费价格的变动和生产价格的变动不一致。四是市场投机者的影响。价格除了要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外,在利益的驱动下,也会受到人为的影响。2012年河南大蒜的价格被一些投资者炒作,导致价格远远高于成本。如果投资者是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进行炒作,那么居民消费价格与企业的生产价格就会形成很大的差距。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没有保持统一的变动,而是呈现出大体的一致,而局部呈现不一致。
表2 CPI与NPPI的相关性结果
表3 CPI与PPI的相关性结果
表4 CPI和PPI的格兰杰检验结果
(三)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呈波浪型周期波动
从图1和图2可知,价格指数的曲线呈现波浪型波动,呈现这种周期性波动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周期性。价格波动水平反映经济情况,而经济情况会影响价格的波动性。一般来说一定范围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为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也会保障一定的通货水平。如果经济处于严重紧缩状态,那么价格也会萎缩,因此价格指数一般不能低于100。在我国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我国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都低于100,说明价格水平在不断下降,而这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投资不断萎缩。在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为我国的经济恢复期,经济快速回升,因此价格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在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我国价格又出现了一年多的负增长,指数小于100。价格指数过大也会反映我国经济的不稳定和潜在危机。在2007年6月我国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104.4,并且一直保持较大的上升趋势,直到2009年1月才出现较低的数值。这正好与当时经济危机的萌芽和发展符合,即在2007年中期正好是美国次贷危机、世界金融危机的萌芽时期,2008年末正好是美国次贷危机、世界金融危机缓和时期。实际上在2009年之后经济出现恢复期,高价开始回落,直到2010年经济才开始逐渐恢复,价格秩序恢复至正常状态。实际上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经济总是出现波浪型震动,在出现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膨胀后,就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低速发展和紧缩,因此价格指数反映经济情况,也出现周期性波动。
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经济的现状会反映在价格上,而价格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价格受到生产价格的影响,生产价格是消费价格的基础价格,因此要稳定经济发展,必须合理控制价格水平,保持生产价格的稳定性、合理性。本文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一)维持市场公平公正,严厉打击市场炒作行为以稳定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会对消费价格产生影响,并且影响非常显著,因此生产价格的混乱或波动必然会影响消费价格的波动。如果生产价格大幅度上涨,必然会引起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即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必须加强对生产价格的调控,稳定生产价格水平,避免因为市场价格的不稳定而导致通货膨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要保持生产价格的稳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引导生产者合理入驻市场,充分发挥生产者的积极性,保持供给的稳定性,防止市场供需不平衡引起生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政府宏观调控价格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也不能过度干预市场,因此只有维持供需平衡才能有效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性。二是严厉打击市场投机主义者炒作市场价格赚取暴利的行为。一旦生产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监督部门应该依法采取措施纠正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有关人员依法制裁,给不法分子严厉打击。此外,政府日常也应该对生产价格的定价、售价进行合理监控,保障价格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二)保持一定价格增幅并维持经济稳定,防止经济出现过快或过慢增长
经济的周期和价格的周期具有统一性,生产价格的周期性和消费价格的周期性也具有统一性,实际上经济情况的变动是影响价格的本质因素,因此只有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能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因此只有稳健的财政政策才能有效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货币政策也是影响经济的重要政策,同时也会直接反映在价格水平上,因此货币政策的稳定也会影响价格的稳定性。过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价格下降,过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纸币过多而物价上升。二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即中高速稳定发展阶段,但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经济缺乏创新力,经济的竞争优势不足,经济泡沫的规模依然很大,这些都是影响经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政府必须通过政策才能有效控制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调整经济结构,逐渐消除经济泡沫,提高经济整体的健康程度。
(三)通过资本市场调控价格,维持价格的稳定性
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是相同的,资本市场对价格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总体来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价格市场的稳定。产品的生产具有周期性,短时间无法改变产量,也无法预料未来风险,因此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调节当期价格和未来价格、未来预期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距,因此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有利于维持价格的稳定性。所以,政府需要完善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的产品交易品种,丰富资本市场的内涵,扩大资本市场的使用范围,从而扩大产品价格的调节范围,防范产品价格受到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价格风险,从而保障价格的稳定性。除了期货市场外,汇率市场、股票市场等其他资本市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价格,因此要维持价格的稳定性,必须对此进行监控和调控。整体来说,无论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发展,或者政府政策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生产价格,也会影响消费价格。因此,价格的稳定程度涉及面非常广,其波动情况也会反映出经济面、资本市场和政策的多种问题。所以,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之间,价格与经济面、政策、资本市场等具有复杂的关联性。
1.肖芸.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物价水平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周丽晖.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3.梁润.我国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传导关系变化规律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4(5)
4.蔡玉胜.消费价格:商品价格形成的新基础[J].晋阳学刊,1997(6)
5.邹玲,许丽烨.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1)
6.华志远,廖宏翼.消费价格与生产价格走势分化探析[J].青海金融,2012(12)
7.顾国达,方晨靓.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其非对称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3)
8.蒲春花.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物价水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1